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福音派的屬靈危機及其前瞻


在克來彭派這個團體的運動後,十九世紀有一連串的復興運動。
 
一八四四年基督青年會(YMCA)開始向青年人傳福音,一八七0年成立青年會。
 
慕迪(DL.Moody)開始用新的佈道方法傳福音。
 
芬尼(Charles Finney)開始發展全市性的福音運動。
 
而散基(Ira Sankey)首先把音樂帶到佈道會,散基寫了不少大家熟悉的聖詩。這個時期亦開始有針對某些群體的傳福音工作。
 
十九世紀末,卜維廉(William Booth)開始了救世軍的工作,其事奉對象特別是窮人。
 
其他亦有宣教工作,兒童工作,和學生福音工作,如牛津、劍橋的學生福音團契的運動。
 
但這個世紀最重要的復興運動,乃是在一八四九年開始,十八個月內整個英國都卷入此運動,後來導致一九四年的大復興。

   
在 這段時期內,企業家的模式慢慢進入教會,基督徒要為上帝做教會大企業家。人亦開始發展一些技術。第一位醒覺要為上帝做教會大企業家的是芬尼,他把一些方法 引進復興運動,如在講道末了的呼召,或是用以跟進的決志卡。現在這些已成蓄意的技巧,乃是從那時逐漸演變到今天所沿用的型式。

    
從整個課程來看基督徒的屬靈觀,在某個階段,某個記號是非常真實的。但到了另一個階段,這個記號已經腐化就不合適了,這就是今天福音派所要面對的問題。企業家這個模式在十九世紀非常真確,但對我們這一代來說,就有很多疑問。

   
根 據一群天主教徒對行政管理的研究,他們畫了一圖表解釋福音機構的建立和沒落。這圖表可以代表教會歷史上某個修會兩世紀的情況。然而現代福音機構的起伏越來 越快,可能一代就能看見其創立和沒落。有些直接參與的人,甚至說可以親眼見到這種情況。你若問最大的問題在那裡?其原因不外乎道德上的自滿,成功最容易迷 惑人,以為成功的人亦是道德完美的聖人。這在任何組織內都是一段危險的階段。

   
陸爾(Jacque Ellol)對這方面作了評估,他在《科技的社會》(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一書中談到人的信仰很輕易就被世俗影響,用科技取代一切。就是在屬靈方面亦有此危機,我們太過注重用各種方法祈禱、默想和查經,而忽略了這些操練的本質。
 
靈修大師默頓對默觀祈禱的見解對近代人影響不小,他似乎把重點放在方法多於目的。祈禱生活的目的乃是與上帝相親相愛,而非解決問題之屬靈的工程師。反關教會的行政圖表與通用汽車公司好像沒有兩樣,教會重組織與程序過於由聖靈之引導,這種心態無形中將信仰世俗化了
 
因此,我們要發展內在生活的紀律,增強愛上帝的意願和決心。這種紀律會幫助我們不斷向上帝開放,在謙卑和精練中接受上帝的塑造,不僅為了接受主的指示,亦為了追求聖潔。今日我們面對很多危機,要在微妙之處取得平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