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顯示具有 默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默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9月18日 星期六

秋思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雖然靠近冬天
離開春天很遠
但是看到結實累累
上帝的祝福滿滿
年紀雖然越來越大
雖然大去已招手
也不如年輕有幹勁
但是心中所累積的
卻是上帝的豐盛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雖然靠近冬天
離開春天很遠
但是看到結實累累
上帝的賜福滿滿

年紀雖然越來越大
雖然大去已招手
也不如年輕有幹勁
但是心中所累積的
卻是上帝的豐盛

(Source: favouritetimeoftheyear, via christchoseme)

耶穌基督能救我們脫離低潮

 

Depression:
You're worthless.
Jesus:
You are worth the world to me.
Depression:
No body cares about you.
Jesus:
I love you so much I died and lived for you.
Depression:
The world would be better without you.
Jesus:
The world would be lesser without you.
Depression:
You're always going to be alone.
Jesus:
I will never leave your side.
好好思考這些話語, 我們將會感受到耶穌基督是多麼愛我們!
Depression:
You're worthless.
Jesus:
You are worth the world to me.
Depression:
No body cares about you.
Jesus:
I love you so much I died and lived for you.
Depression:
The world would be better without you.
Jesus:
The world would be lesser without you.
Depression:
You're always going to be alone.
Jesus:
I will never leave your side.
好好思考這些話語, 我們將會感受到耶穌基督是多麼愛我們!
Depression:
You're worthless.
Jesus:
You are worth the world to me.
Depression:
No body cares about you.
Jesus:
I love you so much I died and lived for you.
Depression:
The world would be better without you.
Jesus:
The world would be lesser without you.
Depression:
You're always going to be alone.
Jesus:
I will never leave your side.
好好思考這些話語, 我們將會感受到耶穌基督是多麼愛我們!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關於默想之進一步研究




  默想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聽見上帝。默想是聆聽、感受、留心基督的生命和光輝。這正是我們信仰的核心。討上帝喜悅的生命不是一套宗教責任,它是聆聽他的聲音以及順從他的話。默想把通過這種生活方式的門打開。高賽德(Jean-Pierre de Caussade)寫著說:"還剩下一項責任。那就是專心一意注視所揀選的主人,而且繼續不斷地聆聽,好叫我們能夠瞭解、聽見,並且立即順從他的旨意。"

  默想是一種較消極的操練。其特色是反思多過研究,聆聽多過思想,釋放多過緊握。在默想的操練中,主要不是我們有所行動,而是敞開我們自己,讓對方在我們身上有所動作。我們邀請聖靈來到,在我們心中運行--教導、潔淨、安慰、責備我們。我們也讓基督強烈的光芒圍繞我們,保證我們脫離任何非出於上帝的影響。

  由於有人要求,我不妨清楚說明,我對於星際旅行或者任何其他十分奇特的默想方式完全沒有興趣,也沒有經歷過。那也許反映我自己的成見,不過,依我看來,這種方式與聖經的見證難有共鳴。在這類的默想中,我找到極少的倫理內容,也極少關心道德的更新。我對亞伯拉罕、摩西和以利亞所知悉的聆聽有興趣多了。 這種聆聽帶出了一種對獨一真神的徹底順服。

  現在用《約翰福音》 6章的做簡短默想,作為默想聖經的方法之一個範例。希望這樣做會鼓勵大家在這方面廣泛而深入地加以吸納,因為這實在是基督教的默想中最中心而且最重要的方式。

  這是一個熟悉的故事--耶穌給五千人吃飽。開始時,你可以想像你自己是那位把他的午餐,或者他父母的午餐獻給耶穌的男童:不管如何,把你自己置身於實際的境地。依循羅約拉的忠告,當你慢慢地讀這段經文時,試行運用你所有的感官。試行觀看這故事--青草、小山、群眾的面孔。試行聆聽這故事--潺潺的水聲、孩子的喧聲、主耶穌的聲音。試行觸摸這故事--你衣裳的纖維,地土的堅硬,你手上的粗繭。最後,試行用你的情感去感受--對奉獻你的午餐猶豫不決,對食物倍增的神蹟感到震驚,對上帝豐盛的預備滿心歡喜。起初這種默想方式可能要把經文閱讀幾次。

  然後,在你的想像中,細心觀察群眾離開,而耶穌往山上去。只有你單獨留下。你坐在一塊岩石上俯瞰湖水,重新經歷那天的事蹟。你變得寧靜,不久以後,耶 穌回來,坐在你附近的一塊岩石上。有一段時間,你們兩人都默不作聲,也許遠眺湖水,靜靜欣賞同在一起的樂趣。不久以後,主轉身向著你,發出這個問題:" 可以為你做什麼?"然後,你告訴他你心中所想--你的需要,你的恐懼,你的希望。假如哭泣或其他情感湧現,不要阻攔它們。

  當你完結以後,你安靜片刻。然後你轉身面對主,問他說:"我能為你做什麼?"然後你靜靜地以禱告的心態聆聽。不需要什麼指示,因為你覺得與基督同在便 已滿足。假如真有什麼話臨到你,便要以最認真的態度去接受。通常都會是一些極其實際的指示,而這些指示又是關乎一些似乎十分瑣碎的事,因為上帝想我們在我 們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中活出我們的靈性來。而我時常發覺,它們乃是十分美妙的生活上的說話。當然,我在這裡分享的只是一個例子--我肯定上帝會給你許多其 他方法去進入聖經的生活中。

  除此以外,要背誦經節。藉著記誦經文,聖經的見證在我們內心深深紮根,令我們幾乎在不自覺中,塑造及調整我們的世界觀。此外,當我們實行這小小的操練時,上帝也能夠在任何時刻,甚至在睡眠中,藉著聖經的話教導我們。記誦經節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去加強我們對聖經的默想。

默想的方式




  歷代基督徒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方法,教導我們如何去聆聽上帝,如何與創造天地的主溝通,又如何去體驗對這個世界永遠愛護的主。他們的經驗所累積的智慧,對我們這班像他們一樣,尋求與上帝密切相交,對上帝保持忠誠的人會有極大的幫助。

  所有靈修名家都認為,默想聖經(Meditatio Scripturarum)乃是各項默想的核心,其他各種默想方式都藉此而保持正確的看法。雖然聖經的研究集中於釋經,但聖經的默想則集中於把經文主觀化 和人格化。寫成文字的道成為對你說的活的道。這時所注意的不是技術性的研究或分析,甚至不是收集資料與人分享。把一切趨於傲慢的傾向棄置一邊,以一顆謙卑的心接納對你說的話。我常發覺,在這特別的時刻,跪下乃是最適當的。

    潘霍華說:"……正如你不去分析你所愛之人的話,只是按所說的全部接納,照樣,你要接納聖經的話,像馬利亞一樣,存在心裡,反覆思想。就是這樣,這就是默想。"

    當潘霍華在芬根華(finkenwalde)設立神學院時,每一個人 每一天都有一個半小時靜默思想聖經。

  一件重要的事是,要抗拒把許多經文膚淺地輕輕掠過的試探。我們的匆促反映我們內在的情況,而需要更新的正是我們內在的情況。潘霍華勸告我們,花整個星 期研究一節或一小段經文!因此,我的建議是,你採取一件事蹟,或者一個比喻,或者幾節經文,甚至單一個字,讓它在你心中植根。尋求在生活中體驗這經文。

    記住羅約拉(Ignatius of Loyola)所鼓勵的,把我們一切的感官都應用到我們的課業上--聞一聞海洋的氣味。在海岸上聽一聽海水輕拍海岸的聲音。看一看擁擠的人群。試行感受你 頭上的陽光以及你肚中的飢餓。嘗一嘗空氣中的鹽分。摸一摸你外衣的邊緣。在這一點上衛德勸告我們:"……真正的基督教想像力,永不會讓耶穌基督在我們眼前 消失……你打開新約聖經……藉著你的想像力,在那一刻你便立即成為基督的一位門徒,俯伏在他的腳前。"

  假定我們要默想耶穌那令人驚愕的宣言:"我留下平安給你們"( 14:27)。我們的任務主要不是要研究這經文本身所介入的實際情況。我們沉思這個真理,就是他如今把他的平安充滿我們。我們的心,我們的思想,以及我們的靈性都醒覺,注意他湧進我們裡面的平安。我們感受到一切恐懼的情緒都安定下來,都給"剛強、仁愛、謹守"(提後 1:7) 所勝過。我們不是詳細分析那平安,而是進入那平安。我們給耶穌的平安所包圍,所吸納,所收聚。這類經驗令人興奮之處是,完全忘記了自我。我們不再擔心我們 怎能使我們自己更平安,因為我們專心注意在我們心內傳授平安那件事。我們不再辛辛苦苦地想出辦法表現得平靜,因為平安的行動從我們內在自自然然地湧流出來。

  時常要謹記,我們不是以消極的旁觀者的身份進入這故事中,而是積極的參與者。我們也要謹記,基督確實與我們同在,教導我們、醫治我們、饒恕我們。衛德 宣言說:"用聖潔的油膏抹你的想像力,你再次打開你的新約。有時你是稅吏,有時你是浪子……有時你是抹大拉的馬利亞,有時你又是廊上的彼得……直到你的全部新約,都成為你自我的描述。"

  另一種默想的方式乃是中古時代的冥想派稱為"集中思想",以及貴格派時常稱為"集中下來"(Centring down)的方式。那是一個安靜的時刻,進入再造的肅靜中,使我們零零碎碎的思想集中起來。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幫助你"集中思想",簡稱為"掌心向下,掌心向上"。開始時手掌向下,象徵你願意把你所關懷的一切交付上帝。在心中你禱告說:"主啊,我將我對約翰的怒氣交給你。我放下今天早上要去見牙醫的恐懼。我也放下這個月不夠錢付賬的擔心。我還把找來找去都找不到人今晚替我看孩子的煩 惱交在你手中。"

    無論你心中有什麼負擔和關懷,只說:"掌心向下",把它放下。你甚至可能在你手中感受到某種釋放的感覺。經過幾次交付的動作以後,把你的手心向上,象徵你渴望從主那裡領受。也許你會默默地禱告:"主啊,我想從你那裡領受你屬上帝的愛去愛約翰,你的平安去見牙醫,你的忍耐,你的喜樂。"無論你需要什麼,你說:"掌心向上"。已經這樣集中下來,便把餘下的片刻消磨在完全的靜默中。不要祈求什麼。讓主與你的靈相交,讓主愛你。如果有一些印象或者指 示來到,那很好;即或不然,仍舊很好。

  第三種冥想的禱告是默想宇宙萬物。請注意,這不是幼稚的泛神論,而是一種莊嚴的獨一神論,意即宇宙萬物的創造主,藉著他所創造的世界,向我們顯示他的榮耀。諸天確實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確實傳揚他的手段( 19:1)。恩德曉勸告說:"……用第一種默想形式開始,古代神秘主義者有時稱它為'在他的受造物中發現上帝。'"

  所以,請注意受造秩序。注視樹木,真正的注視它們。拿一朵花,讓它的美麗和均整沉浸在你的思想和心中。聆聽雀鳥的啁噍--它們是上帝的使者。審視在地上爬行的小動物。這些當然都是微不足道的行動,不過,如果我們安靜聆聽,上帝有時會藉這些簡單的方法,深切地臨近。

  還有第四種默想方式,這種方式在某幾方面與剛才所說的默想完全相反。它是默想我們這個時代的事件,尋求領悟它們的意義。我們有一種屬靈的義務,就是要 洞察事件和政治壓力的內在意義。其目的不是要獲得權力,乃是要獲得先知的明見。梅頓說:"一個人如果已經默想過基督的受苦,可是沒有默想過希特勒那慘無人 道的猶太人集中營,那麼他還未完全進入我們這個時代的基督教經驗中。"
 
  要完成這種默想方式,最好的辦法是,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然而你一定不要給那些荒謬的政治八股和宣傳所控制。實際上,報紙通常都過於膚淺也過於歪曲,因此不能給我們太多的幫助。我們最好還是把我們這個時代的事件帶到上帝的面前,求他賜下先知的明見,去體會出這些事件會引導我們到什麼地步。抑有進 者,我們應該祈求他的引領,叫我們知道在這個腐敗和黑暗的世界中,我們自己當做些什麼去達成為光為鹽的責任。

  如果在開始的時候,你的默想對你似乎沒有什麼意義,不要灰心。你是在學習一種藝術,而你對這種藝術並未受過訓練。我們的文化也不鼓勵我們去發展這些技術。你是逆流而上。不過,請放心,你的任務是極有價值的。

  此外,還有其他方面的默想的操練是值得考慮的。然而,默想不是一個單獨的動作,也不能像造成一張椅子那樣達到完全。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當你探測它內在的深度的時候,你會繼續不斷地學習和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