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修院生活之根源


   
修院生活的根源來自馬太福音十九章廿一節。他們將這節聖經與耶穌基督在曠野受試探的經文連在一起,因此,修士許的三個願亦象徵基督三次抗拒撒但的引誘。
 
沙漠乃魔鬼引誘人之地︰沙漠沒有可以引誘人的物質,但是我們還是會受物質、佔有慾的引誘。因為環境雖然有所改變,但心靈依舊。
 
修士的第一個願是貧窮願,這個願從耶穌所受的第一個試探——叫石頭變麵包——引伸而出。基督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貧窮願表達甘願接納、依賴上帝的應許和供應。

   
第二個願是貞潔願。這與耶穌基督的第二個試探——從殿頂跳下有何關係呢?修士是這樣解釋的,耶穌基督在這裡受的試探是自愛,感到自己的重要,靠自己能作到某些事。「貞潔願」表明人拒絕自愛,深信沒有任何一種愛可以取代、超越上帝的愛。是後來獨身願才與貞潔願連上線。起初,貞潔願的重點並非獨身,乃是讓上帝超然的 愛來管理我們;獨身只不過是表達這種意願的一種方式而已。要真正落實貞潔願,乃要捨去自己。

   
耶穌基督所受的第三個試探是向撒但低頭,從它得國。修士們把服從願與此試探連在一起,表明願意順服在上帝的主權之下,拒絕臣服任何其他次等的上帝或權勢。因此,修院的院長代表上帝的權威,每位修士都要服從。「修士」來自希臘文「單一」(Monos),意思是將心獨一無二專獻給上帝,將個人的生命完全毫無保留的歸於上帝,除了上帝之外,不接受任何統治者的管理,這就是所謂的真正表裡一致。

   
四 世紀的沙漠修士們的衣著開始有了改變,他們穿的修士袍其實是古代孩童的衣著。不錯,這正是修士的一個記號,他們把自己當小孩子看,他們是上帝的孩子,是天 國裡的一群孩子。這一點在教會歷史是為人所共知的,這是四世紀教會一個相當極端的記號,這種敬虔生活的模式在教會歷史上可說是空前的,是其他模式無法超越 的。

   
在公元一五二一年時,馬丁路德寫了《反修院主義》(Against Monesticism)這本書,從此他積極從事廢除修院制度的行動。雖然他本身為奧古斯丁修道團的修士,但對修院制度非常失望。為了表達他對此制度之不滿,他買下一座舊修院作私人住宅;他亦娶了前修女凱蒂(Kate)為妻,他們所過的生活完全與修道主義背道而馳。他以上帝的呼召取代修院的呼召。我們福音派的信徒承襲了他這一系列行動的後果。理論上來說,神召論(Doctrine of Vocation)是個不錯的教義,可惜在專業化的今天逐漸世俗化,完全喪失了度敬虔生活的原意。

   
十七世紀敬虔主義的領袖多斯提根(Tersteegen),他是路德宗的信徒,他大聲疾呼破除修院制度的悲劇,他看出專職事奉的教義不足抗抵世俗化的壓力。今天我們福音派人士面對一個極大的挑戰,即我們不知如何取代修院主義在上帝面前過敬虔的生活。事實上,我們的心比我們所想像的更世俗化。

   
另 一方面,毫無疑問的是修院主義將二元論的觀念帶進教會,把平信徒和專職的神職人員分開。這是一個沒有聖經根據的錯誤,就是前面提及的三個願亦沒有清楚的聖 經根據。雖然四世紀的羅馬法律強化了這三願的本質,但是他們還是沒有聖經的根據。這一點要歸究奧古斯丁,身為羅馬人,他以羅馬法律的角度來用「許願」這個 字。這個字在拉丁文指的是一個 法律上的合約,這種合約在上帝恩典的福音下是不許可的。由此我們看到修院主義的兩個弱點。以上是沙漠生活方式演變成修院主義的過程。一方面我們要強調他們的動機,但另一方面,我們亦要智慧地學習歷史給我們的教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