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建構靈修學整合的方法論

 

「靈性」或「靈命」(spirituality)可以指一個人因相信耶穌基督的福音而有的新生命,這新生命藉著聖靈的更新,使人得以日漸脫離自我中心,經歷轉化 (transformation)而成長更像基督,並在生活、服事與工作中,因著感悟三一上帝的呼召,積極地回應與敬拜祂,發揮作光作鹽的見證,活出在基督裡的新人性(humanity),並參與祂國度而展現召命。整全(integral)的靈性觀所涵括的,包括群體性、社會性與末世性的多向度。因此,關於方法論的課題,要考慮整全與多向度培育,也要整合靈修理論與實踐行動、傳統延續與當代處境應用。因此有系統且有框架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有清晰的步驟進行靈修反省,也得以進一步在神學反思的基礎上建構靈修神學。

經典處境化

藉著修讀大公教會不同的靈修傳統與研究靈修經典,不單對自己的生命有進一步的反思,也因著加深對其他靈修傳統與群體的認識,對自己的靈修傳統得以有不同角度的對比與反省,得到新的洞察與啟發,以至於生命被感染進而在聖靈光照中被轉化。

將靈修理論與經典詮釋到處境中是一種對話的過程,這過程不是由上而下照單全收的應用方法,也不是一條線由前到後的邏輯步驟,而是一種不斷循環的交錯過程:就是在變化的處境中,能辨識出新的挑戰與需要,並觀察這些需要對教會牧養產生的訴求,因此也思考教會群體在面對挑戰時,所運用的靈修理論與經典的適切性,並觀察、分析與解釋因著運用靈修理論與經典所產生的轉變。一個活潑有生命的群體傳統,需要在改變的處境中,重新詮釋繼往的傳統,並尋求適切的理論和文本以豐富自己的實踐運用,整合新的實踐架構,提出新的應對方案,並繼續在對話中,不斷整合出對過往傳統的新理解,以調整在當代處境的應用。

整合的方法論

A. 第一個範疇是處境評量

意識處境轉變:社會處境因不同的年代產生新的改變,所出現的新需要與挑戰常常影響會眾生命掙扎的產生。不同年代的教會處境,也產生內部領導結構與會眾之間關係動力的改變,若能清楚地評量教會內外處境的轉變焦點,則可以朝建設性的方向,更新固有的運用資源與實踐框架,進而探討與開拓新的資源與解決方案。
檢討應對方式:個人面對社會與教會轉變處境中的需要與挑戰,會因每個人的性別、背景、個性、際遇與人生階段,產生不同的應對方式;而群體所依據的理論與傳統習慣,也會影響個人與群體在新處境中的反應。對於個人或群體應對方法的優缺評估,是產生新方向的開始。

B. 第二個範疇是文本分析

尋找適用文本或理論:在轉變的處境中,探討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說明其適用的理由與強處,包括對傳統中,已經被群體廣泛使用的文本或理論,也包括對其他未被強調文本或理論的探討與分析。藉此分析能夠聚焦討論文本或理論的強弱,從中吸取亮光和啟迪,將之補充在個人與群體的不足之處,針對處境的新需要提出建設性的指導與基礎。
對比相關文本或理論:在分析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時,進一步探討相關的作者觀點,可以視不同年代的作者對同一文本的運用,也可以是不同靈修作者對同一觀點的不同角度,透過對比的方式,反思不同作者的角度與詮釋方法,歸納出對文本或理論的神學反思,總結出基本的神學或理論反思。

C. 第三個範疇是實踐反思

分析與掌握實踐問題:透過調查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在教會的影響,運用問卷調察或是訪談,藉著分析所蒐集的資料,以坦承與求真的態度,評估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的不足與限制,或是優點與潛在可能發展性,掌握個人與群體靈性問題癥結所在,並透過探討、解釋與歸納主要問題之原因所在,進而尋找適合的解決之道。
神學反思與整合理論:將調查出的歸納結果與文本分析所得出的神學反思做對比,以調查結果評量文本與理論的適用性,對文本與理論提出建議與應用上的修正,也以文本分析所歸納的神學反思反省調查結果,這兩種的反思有助於整合出切合新處境的可行理論架構。

D. 第四個範疇是行動應用

提出行動方案:靈活地運用實踐反思所整合的理論框架,對會眾給予說明的基礎和成長的藍圖,並針對群體中不同的需要,加以調整而設計出應用的行動方案,例如對教會關懷的應用或是對婚姻家庭的應用等。使牧養與靈修陪伴的實踐,可以適切地幫助群體與個人的生命成長。
行動應用中修正:透過詮釋過程,讓新的理論框架進一步與當前新處境對話相遇,並從實際的交流與反思中,取得果效評估與影響回饋,分辨聖靈在其中的引導與提醒,以至於能對自己所選取的的靈修文本或理論再進行修正,以切合新處境中會眾的新需要。

 

「靈修」要優先看重的事

 

    很多靈恩派人士和越來越多非靈恩的福音派人士,在脫離了那些帶有地域性的狹隘傳統的陰影、融入基督教歷史的廣闊河流中的同時,面臨著矯枉過正的危險,幾乎要把一切打著「靈修」招牌的東西都兼容並蓄進來。當然,關於屬靈生命,我們可以從與我們觀點不同的人那裏學到很多,正如在神學方面一樣。因此我們需要有一些檢驗標準

1.靈修必須和福音放在一起考慮。

    從一個完全無關價值判斷的角度來理解靈修(是一種超自然的經驗,或對這種經驗的研究,諸如此類)可能有些啟發式的、歷史性的價值。但是,從一個公開認信的基督徒的角度看來,這種觀點不僅無用,而且還更糟——這種觀點非常危險。坦白講,如果福音是真實的,那麼到五百億年之後,花時間去默想一片白色中間的一個黑點、同時唱誦禱文,究竟有什麼價值?諸如靈修的本質、想像中的超驗體驗的目的、一位做這體驗之終極源頭的上帝的本質、這位上帝啟示自己的核心所在、以及我們通過何種形式和技巧便能更認識祂(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這類的問題,必須經過福音的檢驗。因為福音是上帝拯救的大能,我們因著相信上帝的兒子才能認識天父;乃是因著十字架和復活,我們這些與上帝隔絕的人,才同我們的造物主、審判者,也是我們救贖主重新和好。

2.基督徒對靈修的反思必須從問題的核心開始。

    在過去20年左右的時間裏,有一種非常可怕的趨勢,那就是我們往往還沒有搞清楚問題的核心,就被吸引到外圍去了。其實,大趨勢是我們越來越關注外圍的一些因素,投入很多熱情、興趣和時間。我的意思不是基督徒不應該思考清楚信仰外圍正在改變的一些議題——我們必須思考這些。但是,如果我們把所有的時間和熱情都傾注於這類跟聖經神學的核心相距甚遠的問題上,比如墮胎、敬拜形式、女性是否可以做牧師、教會管理、協談技巧及最新的社會學報告,或者是哪個婚姻講座的廣告做得最好等,那麼這些外圍問題早晚會威脅到核心——至少是剝奪了我們對核心問題的熱情和精力,也許也會侵蝕我們的神學,或者對我們的下一代造成影響。回頭看看靈修問題吧。如果靈修本身成了我們的目的,遠離核心,而且大部分沒有以聖經或神學的規範去限定它、將它紮根在客觀的福音之中,那麼,對靈修的追求就會退化成為只不過在追求特定的經歷,無論我們對靈修的定義多麼寬泛、模糊。想強調的是,思考靈修問題也好,在這方面有所追求也好,都應該在聖經神學核心的基礎上進行。

3.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對只關注嚴密思想架構的神學形式保持適當的警惕,這樣的神學只強調信心、委身和順服,根本不涉及情感,更不要說培養對於上帝的同在的敏銳了。

    如果上帝的國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17),們就絕不可把它縮減成只剩下公義和思想架構。耶穌賜給祂門徒的聖靈,是屬於應許中之新約的「新」(結三十六章/約三章;珥二章/徒二章):祂不僅叫世人知罪(約十六章),也住在信徒的心裏(羅八9),引導他們(羅八14),與他們的靈同證他們是上帝的兒女(羅八16)。

    在復興的年代,基督徒深知上帝的同在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因此人們帶著聖潔的崇敬活在祂面前,也真實、一貫地承認祂是尊貴的,承認祂的恩典可以改變生命。其實,即便是在普通的年代也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如果認識真神和祂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就是永生(約十七3),我們就必須仔細考察有關上帝的真知識,然後全面地接受這真理。如果所謂的「靈修」聚焦於這種可以改變生命的對上帝的認識,它就反對僅僅依附於傳統認同的某個信經(不論該信經有多正統),那麼我們就應該強調這樣的「靈修」。

4.然而,我們必須謹慎地描述上帝用以培養這種與福音相合的靈修的一切途徑。

唯有上帝賜下生命。是上帝啟示了祂自己,不僅在救贖歷史的偉大工作中,也是藉著祂的聖靈向一切「屬血氣的人」顯明祂自己。而所有屬血氣的人,無論男女(林前二14),都是沒有上帝的聖靈、無法理解上帝的事的。祂向成熟的、以聖經的觀點看待事情的基督徒啟示自己(腓三15)。然而,上帝通常會使用一些途徑來啟示自己,什麼途徑呢?

正是在這一點上, 福音派人士需要重整他們的傳統。現在人們都在談論聖禮、貧窮、靜默等靈修方式。的確,在貧窮的時候,上帝對祂的子民來說會顯得尤其真實。的確,共同慶祝主的晚餐是一個自我省查、認罪、饒恕和在聖靈裏喜樂的好時機。恩典會透過各種途徑降下。但是,恩典最重要的途徑,也許也是在最近關於靈修的出版物中完全沒有提到的恩典之道,就是上帝的話語。

當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祂這樣禱告:「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約十七17)。除了真理的道,沒有任何東西能使人成聖。上帝的話語帶來亮光。智慧人與愚拙人的區別、義人和惡人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持續默想神的律法(詩一篇)。我不否認,有些查經課程實在是毫無生命力,也毫無信心,僅僅流於形式,跟聖餐禮一樣,有時只是招損,而不是令人受益(林前十一17起)。但是,在聖經中極力強調,我們需要理解、反復咀嚼、不斷默想、宣告其中的真理、背誦(「藏在心裏」)、閱讀、及聆聽上帝的話,到一個地步,我們若忽略,只會招損。就是因為這個緣故,福音派傳統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一直強調專注於上帝的話語的靈修。

在這個框架下, 適當運用其他的「技巧」可能是有些價值的。如果捨己僅僅是為了蒙上帝喜悅,或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我們通常把這種感覺錯當做屬靈),那就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如果我們因上帝藉著祂兒子的死向我們顯明最大的捨己,於是以捨己的方式向祂表示感恩和信靠,並且這也幫助我們更專注於上帝的話語、更加順服且在其中喜樂,那麼這種捨己的操練當然是好的,會幫助我們的屬靈生命成長。我們可以通過這種以上帝的話語為核心的檢測方式,對現在大部分可供使用的「技巧」做一個評估,比如寫靈修日記、花時間安靜退修、督責/禱告小組,等等。

5. 最後,這種以上帝的話語為核心的反思,會讓我們重新回到一個事實,那就是,靈修學是一個神學架構,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

我們需要根據在聖經裏找到的一切來修改我們的架構。如果「靈修」是通過聖靈才能認識上帝,那麼真正的靈修體驗就必須與「何謂擁有聖靈」息息相關。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一切靠著上帝的恩典、藉著相信耶穌基督而領受救恩的人,都是擁有聖靈的人(羅八9),且是「屬靈的」(林前二1415)。但是接下來,我們就需要「靠聖靈而活」(道德和倫理層面。聖靈同時也是加給信徒力量,使信徒能夠為耶穌作見證的那一位(約十五2627;徒四8等)——靈修學還包含宣講的層面。聖靈是憑據(arrabōn),是所應許的產業的預嘗和保證——靈修學也包含著末世論的層面,教會好比新娘,與聖靈一同高喊:「主耶穌啊!我願你來!」(啟二十二章)。我們可以繼續下去,只要在上帝的話語的掌管下,在任何一個靈修學架構中加入各種層面的內涵,用聖經來糾正我們和我們的體驗,這樣,我們就能享受在耶穌基督裏賜給我們的各樣豐盛的產業,同時也就不會甘願追隨時尚,隨波逐流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一條充滿生命的靈修之路,讓人類存在的每個方面,無論是個人的還是集體的,都降服於上帝的話語的管束之下,也都意識到我們因著上帝的恩典、為著祂的榮耀而活在上帝的同在中。我們應當呼求上帝,盼望我們所有關於靈修體驗的表達都是真正屬靈的。

 

「靈修」要注意的事情

1. 靈修是一個神學概念?

    假如我們要通過聖經中討論靈修的經文,來直接探討靈修的好壞,或有關靈修學的任何特殊的研究,那麼,我們幾乎什麼都找不到,因為就著「靈修」一詞而言,聖經根本沒有使用它。

    甚至可以說,「靈修」都算不上是一個神學概念,因為神學概念中包含哪些因素,通常是人們普遍達成一致的。例如,三位一體的教義也是一個神學概念。有人相信它,也有人否認。我們可以用很多種方式來說明這個概念,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把這個概念和基督徒的神學觀及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若要清楚地界定三位一體的概念,或是堅持某些細微的部分,爭論可能會非常激烈,而且會非常複雜,這個教義的本質對於那些有見識、和公開認信、能思考的人來說是無可爭議的,特別是其基本的神學要素。換言之,人們無論在三位一體教義上有何爭議,所有陣營都知道在爭些什麼。與此相反,「靈修」是一個人言人殊的綜合神學概念。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弄清楚,一位作家在提倡或採用特定的「靈修」概念時,在這個概念中摻入什麼要素,又剔除了什麼要素。這通常是很少明言的。讀者要不斷地努力,去推斷作者前設的神學基礎是什麼。

2. 由於構成這些人言人殊之靈修定義基礎的神學體系之間存在衝突,要在探討靈修這一主題的作品中找到真正一致的定義就幾乎不可能了。

例如, 耶魯大學伯克利神學院的「安南靈命成長中心」(Annand Center for Spiritual Growth at the Berkeley Divinity School at Yale University)的小冊子上寫著,他們的董事會中有極力主張宗教混合主義的人,有自由派更正教徒,有天主教徒,也有一位印度的吠陀教靈修大師。他們的老師中包括本地聖公會的靈恩派信徒(Episcopalian charismatics)。問題是,世界各大宗教對靈修的理解不同,我們需要仔細界定這些不同。單單從在「靈修」背後這許多分歧的神學概念看來,就意味著「靈修」這個詞的含義會退化到僅僅是「一種超自然體驗」而已,而且每個人會把自己對「超自然」的理解摻入其中。這裏存在一個前設,就是假定一切超自然的體驗都是好的,不管這個所謂的超自然是由什麼組成的。靈修突然變成了「特洛伊木馬」,把最極端的宗教多元主義帶進了一個打著基督教旗號的帝國。

    從基督徒的角度來看,敬拜不僅是動詞,更是一個及物動詞,而且,最重要的正是它的直接受詞。我們敬拜上帝,就是主耶穌基督的父神而其他的所有敬拜都是不同形式的偶像崇拜,無論在這些異教徒的敬拜中存有多少普遍恩典,令他們得以一瞥屬靈的世界的面貌。換句話說,從新約聖經的角度來看,並不是所有超自然的體驗都可以被稱為「屬靈體驗」,無論人們是從心理學角度理解這種體驗,還是認為這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進入了屬靈世界。簡而言之,並非所有的靈修都是屬靈的。

3. 靈修可能會退化為一種技巧

    人們通過一些特定的操練方式來尋求對超自然存在的親密體驗,比如研習、禁食、禱告、捨己等,無論他們怎麼理解這個超自然存在。這樣,我們必須提出兩個問題:

(1) 這些技巧在多大程度上是無關價值判斷(value-neutral)的?

(2)這些技巧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移植過來的呢?

    這兩個問題並不簡單,很難給出一個通論的回答。但是,要想出幾個例子來說明不同的問題是很容易的。下面我們看四個例子。

例一: 對於受過教育的印度教徒而言,靈修(指靈修的技巧與操練)是要仔細閱讀《吠陀經》(Vedas)和印度教其他經典。那麼,福音派基督徒可以把這種方式移植過來嗎?閱讀神聖的典籍,或那些被認為神聖的典籍,不就是一種無關價值判斷的方法嗎?

    作為基督徒,我會這樣回應:從某種程度上說,基督教可以很好地把印度教的這種方式移植過來。當然,我們讀的東西是很不一樣的,我們的聖經和他們的經典大相徑庭。儘管如此,我們肯定也希望基督徒的靈修是跟慎思明辨地閱讀聖經緊密相連的。所以我們可以說這種做法,這種技巧是可以移植的。但是,我們真正移植的,究竟是什麼呢?如果我們移植的是「閱讀被接納為聖典的文本」這種方式,那麼儘管這種實踐方式可以移植,但我們仍不能說它本身是無關價值判斷的。因為有很多經典都被人們奉為聖典,但在我看來那些根本就不是聖典,包括《摩門經》和《薄伽梵歌》(Bhagavad-Gita)。因此,我不認為閱讀某種被認為是聖典的文本本身是件好事。我甚至不認為這種行為是無關價值判斷的。我只能說這種閱讀的藝術在操作方面是無關價值判斷的,但這其實等於什麼也沒說。

例二:我們再來看看瑜伽中的呼吸(吐納)和集中注意力的練習。這些方法能夠恰如其分地被基督教採納嗎?它們是無關價值判斷的嗎?

從某種程度上說, 呼吸練習(吐納)完完全全是無關價值判斷的,有些人為了預備順產也會學習與此類似的呼吸方法。但是,在進行特定的呼吸練習(吐納)的同時,還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一片白色之中的一個黑點上,同時要唱誦禱文,以達到一種與自我分離的境界、一種更高層次的「靈性」水平,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基督教能在多大程度上採納這種方法?我想只能採納一點點,至少不會採納那些禱文,那種將注意力集中在一片白色中的一個黑點之上的默想方法就更甭提了。我想,採取某種呼吸和放鬆練習,幫助過於緊張的人放鬆下來,這並沒有什麼可反對的。而且,如果放鬆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專注在默想聖經和禱告上,我想這應該被列為基督徒靈性成長的一種技巧。我們頂多只能說,這是一種技巧,預備人們進入那可以稱得上是基督教的屬靈操練,但這操練本身並不就是靈修。但那已經離題相當遠了。

例三: 想一想主的晚餐——聖餐。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參加聖餐禮,總是好事吧?如果有任何屬靈操練不是無關價值判斷的,那麼肯定就是這個吧,不是嗎?但是,這個方式可以被移植嗎?

對這個問題的答案, 再次讓我們體認到,事情並非如我們期望的那麼簡單。聖餐禮中任何重要的部分,肯定都不可能被移植到其他宗教系統裏面去。的確,其他一些宗教也有吃飯的儀式,但是跟聖餐有關的一切,都和其他宗教的用餐儀式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僅僅是吃飯,那可能是無關價值判斷的,但是聖餐可不僅僅是吃飯。

甚至連真正的信徒參加聖餐禮,都不見得一定是好事。保羅用「是的⋯⋯但是」,來回答哥林多教會中的很多問題:「我說男不近女倒好。但要免淫亂的事,男子當各有自己的妻子。」(林前七12)。「我們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麼⋯⋯但人不都有這等知識」(林前八47)諸如此類。然而,關於主的晚餐,保羅這樣寫道:「我現今吩咐你們的話,不是稱讚你們;因為你們聚會不是受益,乃是招損」(林前十一17)。之所以會這樣,並不是因為慶祝主的晚餐這件事有任何本質的邪惡,而是因為會眾變得自私、罔顧他人,人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罪,也沒有認罪。所以我們知道,聖餐這種屬靈操練的方式並不是無關價值判斷的(從本質上來說它肯定是好的),也不可移植,卻可以完全變成一件壞事,不是它的本質改變,而是參與的會眾中有未認的罪。

例四:再來想想中世紀修士所發的各種各樣的捨己誓言吧。這些方式可以被移植嗎?它們本身是否並無好壞之分,所以我們可以從中世紀天主教那裏借鑒一二?

當然,我們這代人也可以做一些律己的操練。我們記得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九章2427節中的決心,也為自己的懶散感到羞愧。但是,已婚信徒不應該起誓守貞,除非是在一段有限的時間裏,經配偶同意,為要專心禱告方可(林前七5)。守貞誓言對獨身的人來說可能是好的,但是如果只是為了抑制情欲,這種努力是會令人灰心的(林前七9)。在這個享樂主義至上的放蕩的世代,自願守貧或過某種程度的貧窮生活的誓言可能是全然可敬的,但是同樣可能助長驕傲或高舉功德神學。守靜的誓言又如何呢?在這個喧囂的、過度表達的世代,少許安靜可能是非常好的。但是這也會帶來問題,比方說,我們實在很難把梅頓(Thomas Merton)所發的特拉比斯特派(Trappist)修士的守靜誓言,和他對「神的母親」馬利亞的深刻委身拆分開來看待。那麼,鞭打自己又如何?神通過祂兒子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賜下恩典的自由,如果我們牢牢抓住這自由,這種自我鞭打在我們的思想體系裏又怎能有立足之地?從本質上來說,這種方式豈不是和中世紀對精英人士達至完全的思想緊密相關,是平常的基督徒不能做的?

簡而言之,我們無法認為所有的靈修方法都是沒問題的,都是不需要加以警惕的,儘管這些都只不過是一些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