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我的僕人,
我所揀選、
所親愛、
心裏所喜悅的,
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
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馬太福音 12:18
天父,謝謝祢差遣祢的的愛子耶穌,和平的君。
謝謝祢 如此顧念我們,也謝謝祢應許要賜給我們祢的平安。
請用祢的平安 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 。
祢知道我們心中的重擔,那些令我們憂慮、擔心或害怕的事情。
主啊,求祢幫助我們 堅心倚賴祢 ,和祢的靈。
謝謝祢應許要為我們帶來生命和平安 。
主啊,我們必安然躺臥睡覺,因為 祢使我安然居住。
阿們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看哪!我的僕人,
我所揀選、
所親愛、
心裏所喜悅的,
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
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馬太福音 12:18
天父,謝謝祢差遣祢的的愛子耶穌,和平的君。
謝謝祢 如此顧念我們,也謝謝祢應許要賜給我們祢的平安。
請用祢的平安 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 。
祢知道我們心中的重擔,那些令我們憂慮、擔心或害怕的事情。
主啊,求祢幫助我們 堅心倚賴祢 ,和祢的靈。
謝謝祢應許要為我們帶來生命和平安 。
主啊,我們必安然躺臥睡覺,因為 祢使我安然居住。
阿們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想像一下,在一個繁星滿天、寂靜安寧的夜晚,你站在原野上,周圍都是羊群。忽然間, 衆天使出現在你面前並告訴你,經過四百年的等待,世界的盼望已經降臨了,這個嬰孩名叫以馬内利,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待降期有四個星期來反思耶穌的誕生為世界帶來的盼望、平安、喜樂與愛。
上帝啊,在邁入十二月之際,我們要停下來,
回想祢在我們的生命、家庭和社區中的作為。
我們要讚美祢,因為祢是拯救我們的上帝。
祢是「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
我們要感謝祢,因為我們的指望在於祢,而不在於人、事、物。
正因為我們的指望在於祢,我們深信祢必會實現祢對我們的應許。
求祢今天提醒我們什麽才是最重要的,使我們的心專注在祢身上,
並幫助我們看到,即使在我們等候時,祢也在動工。
今年聖誕期間,求祢吸引我們更親近祢,
並預備我們的心來迎接祢的應許的實現。
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上帝愛世人,
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
叫一切信他的,
不致滅亡,
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 3:16
主啊,感謝祢這麼愛我們,甚至在我們還沒愛祢之前,
祢就已經將祢的兒子賜給了我們。
感謝祢邀請我們進入祢的家庭。
我們既然因著信心而成了弟兄姐妹,
求祢幫助我們以聯絡全德的愛心彼此相愛。
天父啊,幫助我們以祢的眼光看待每個人。
幫助我們以祢的愛去愛他們,即使他們沒有用愛來回應我們。
求祢指教我們如何持續不斷地憑祢的愛行事;
祢的愛是完全的,能把懼怕除去。
主啊,我們愛祢。
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 2:10-11)
待降期的第三週之主題是「喜樂」: 充滿頌讚的「確據」,相信上帝掌管一切,而且萬事互相效力,叫我們得益處,也使祂得榮耀。
用一段時間默想上帝的良善,然後用這篇禱文來幫助你將心思專注在耶穌身上:
天父啊,
感謝祢透過耶穌的降生把喜樂帶進這個世界。
也感謝祢成為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
主啊,有時候要過滿有喜樂的生活相當不容易,尤其在艱難或忙碌的時期。
懇求祢在這週潔淨我們的心,提醒我們祢掌管一切。
幫助我們即或落在百般試煉中,仍能以為是大喜樂,因為我們知道祢正在進行一項美麗和永恆的創造。
當我們定睛仰望,並將心投注在祢身上時,求祢再次以力量、勇氣和盼望充滿我們的靈。
主啊,祢永遠配得頌讚,我們要敬拜祢!
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韋斯敏斯特基督教靈修字典定義:「基督徒的靈修指一種能鼓舞人生、觸摸現實的態度、信念、生活方式等等,包括靈、魂、體在內,非僅只是內在的生命。其目的在於實行基督的兩大誡命:愛上帝、愛人,實際上我們愛的對象應包括受造萬物,最真實的基督教靈修包括人及大自然在內。」
因此侯特在《基督教靈修神學簡史》定義靈修時提到 :「基督徒的靈修絕不僅止於內省、以求心安理得,應包括人與上帝,與自我、與他人、與受造的四重關係的整合。靈修的起點是基督的靈內住在信徒裡,靈修乃是做門徒的一種方式。」
因此,靈修學不只是學習如何進深與上帝的關係,更是「天、人、物、我」全方位的全人關係。在與「他人」關係層面的靈修學,帶著社會與倫理學的向度,許多靈修大師並不乏對世事針貶之社會公義的關懷。而靈修學與「自己」的關係,帶著心理學的面向,近年教牧關懷明顯重視這一塊,結合屬靈操練和心理諮商的趨勢。盧雲神父的靈修作品,更是這方面的代表,幫助人認識自己、認識上帝。至於四個方面當中與「大地、受造萬物」的關係,因著全球生態的惡化,對基督徒的靈性成長確實是個提醒,思考如何從大自然靈修,體會上帝對世界完整的救贖。教會在對萬物的面向,始終較隱晦,甚至常被窄化成單純福音大使命。
20 世紀在基督教界才興起的靈修學,其實是我們失落的信仰遺珠,使我們重拾眾聖徒遺留的寶貴產業,讓我們重新體會基督豐盛的愛,是多麼長闊高深,遠超過於我們的時代偏見、宗派與信仰背景所體認的。這或許也算是種幸運,使得在歷史末端的我們,得以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遙望新耶路撒冷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