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禱告改變神心意﹖
相信預定論的學者說﹕「這首詩歌的真理錯誤,因為神永不改變。」也有系統神學老師說﹕「詩是譬喻語言,以搖動神的手,說明禱告的成就,像似神改變心意,無可厚非。」言下之意,同樣主張﹕上帝不會改變心意,上帝永不改變。
這樣,人何必祈求呢﹖
詩篇一百卅九篇16節的確說到﹕「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人的禱詞,是在講預定論嗎﹖華理克在《直奔標竿》的第二課,明顯這樣教導,筆者的教會小組查考該書時,引起極大的混亂。
信徒由此產生的疑惑是很實際的﹕假若上帝早就預定或預知一切,而神所預定或預知的結局,顯然不可能改變,這樣基督徒的禱告有何用﹖不論我們接受加爾文主義的預定論,還是亞米念主義的預知論,信徒在禱告祈求的功課上都很容易氣餒。
教父教導神永不改變
一般而言,信徒的禱告包括敬拜讚美﹑感恩﹑認罪和祈求。前三項不會產生困難,因為不牽涉神是否改變的問題,有疑問的是請願式的禱告。
堅持神永不改變的神學家,傾向於高舉前三項功能,他們往往將禱告定義為與神相交,享受神的同在,強調禱告會使禱告的人或環境改變,或者使代禱的對象改變,但絕對不是神改變。這是歷史上許多教父的觀點﹕
阿奎那(Thomas Aquinas)在他的《神學大全》中追隨俄利根(Origen)的看法,他主張禱告決不能否認神不變的性情,因為神的心意不會改變,也不受任何外在影響所左右。我們不可以帶著某種想法來禱告,認為我們是要來左右神已經決定要展現的行動﹔我們禱告,為使我們可以得到祂已經決定好,正是要藉由我們的禱告而賜下的東西。(見《你不可不知的禱告智慧》,頁64)
禱告會帶來代禱者與代禱對象改變的事實,的確是禱告很重要的正面果效,神也藉著禱告讓信徒與祂同工,成就祂的旨意,但我們仍然必須問一個問題﹕禱告可能影響神嗎﹖禱告會使神改變心意嗎﹖
耶穌教導恆切的祈求
如果我們忠實查考新約關於禱告的教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在禱告議題上,耶穌從未貶低祈求,事實上主禱文充滿祈求,耶穌甚至教導門徒鍥而不捨地祈求﹕
「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加福音十一章9-10節﹑馬太福音七章7-11節)
耶穌更使用兩個比喻,說明恆切祈求的重要。第一段在路加福音十一章5-8節,半夜向鄰居求餅的故事。第二段是路加福音十八章2-5節,不義的官為寡婦申冤的故事。
不論是家主還是法官,顯然都對應到神,我們的神當然是義的,但是如果連地上的主人或不義的法官,都會因祈求者不斷呼求而有所回應,何況我們在天上充滿憐憫和公義的父呢﹖在這兩個比喻中,改變的都是有能力回應的在上者,並非禱告的人或者祈求的內容。
耶穌對於禱告的教導,明顯指向神可能改變心意,以回應信徒的祈求﹗在舊約裡,其實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創世記十八章描述亞伯拉罕為所多瑪﹑蛾摩拉代求,雖然最後並不能挽救這兩座城的命運,但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上帝數度改變。
舊約的神常改變心意
申命記卅二章記錄了一段成功的代求,當神因為金牛犢事件大發烈怒,要將百姓滅絕,改由摩西的後裔成為一國,摩西懇求神考量祂的名譽可能因此受損,於是神接受摩西的意見,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祂的百姓。這段故事,好似上帝事先並不知道摩西的反應,最後,上帝接受了摩西的建言。
上面兩個例子很明顯有所改變的是神。以色列百姓尚未悔改,神就因著摩西的代求而改變心意。當然,神的本質沒有改變,祂最終的旨意也沒有改變,這些正是摩西懇切代求的根據。
舊約裡充滿神後悔的經文,神曾經因著尼尼微全城悔改,而改變毀滅該城的計劃。聖經所呈現的上帝,慈悲憐憫,祂樂意回應信徒的回轉和呼求。
從舊約到新約,我們確實可以獲得一個結論,就是禱告的確可以影響神,牽動祂樂意回應的心。當然,任何蒙神應允的禱告,必然合乎祂美善的旨意,上帝也說過祂不聽罪人禱告。禱告者的靈性與動機,攸關禱告是否能被成全。
這樣,神永不改變的教義是否錯了呢﹖
不變的是神的本質
神的本質永不改變。神是愛,神是聖潔﹑公義﹑信實,這些本質不會改變,神在永世裡的大計劃和美善的旨意也不會改變。但是,如果我們容許神可以改變心意,改變局部的計劃,那祂是否還是全知﹑全能的神呢﹖
我們是否可以說﹕神因著對人的愛,自己限制了祂的無所不知和無所不能﹖只有這樣,歷史才可能是開放的﹔也惟有在開放的歷史下,恆切的祈求才有意義。否則,人類不過是照著上帝劇本演出的傀儡,不可能擁有真正的自由意志。
筆者很高興在最新出版的禱告書上,讀到類似的教導。史丹利‧葛倫斯(Stanley J. Grenz)在他的《你不可不知的禱告智慧》(Prayer: Cry for the Kingdom)寫道﹕「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是開放的。不是所有的事都是預定好的。」(頁66)他更引用宣教士瓊斯(E. Stanley Jones)教導這個原則﹕
因為在禱告中,你調整自己的方向,使其與神的旨意和能力一致,而祂能夠透過你成就別無他法可做成的事情。因為這是個開放的宇宙,在其中有些事情保有開放性,端賴我們要不要做這些事情。如果我們不做,這些事情就永遠不會成就。所以神讓某些事情向禱告者開放─除非我們禱告,否則永遠不會成就。(頁69)
歷史是開放的嗎﹖
歷史是開放的,至少局部是開放,這樣的教導,顯然不符合加爾文派的預定論,甚至超出亞米念派所謂神的預定基於神的預知。
假設有一位教會的姊妹,面對兩個主內的追求者,不知如何選擇,於是她在禱告中切切尋求上帝的指引。如果上帝早就預先看見結局,這位姊妹最終嫁給與她個性極為不合的弟兄,她的婚姻以悲劇收場。請問﹕在這個虛擬的案例中,這位姊妹事先虔誠的禱告,能夠發揮什麼作用呢﹖上帝能為她做什麼﹖
按照傳統神論上帝永不改變的教義,上帝面對這位姊妹的祈求,根本什麼事都不能做。也就是說,如果宇宙的一切是封閉的,如果上帝早就預定了一切,或者起碼也預知一切細節,這樣,上帝是不是會被自己封閉的系統捆綁住,動彈不得﹖當然不是,上帝的旨意就是在基督裡都是"是"! 在我們尚未禱告以前就預備好,藉由祂的權能,使我們透過禱告完成祂的旨意!
癌症患者的祈禱 (選自台灣長老教會總會編輯之每日祈禱)
經文:詩篇41:3-4
41:3 他們患病的時候,上主要醫治他們;
他要恢復他們的健康。
41:4 我曾祈求說:上主啊,我得罪了你;
求你憐憫、醫治我。
金句: 上主啊,我得罪了祢;求祢憐憫、醫治我。~詩41:4
親愛的主,當我被告知並證實所罹患的是癌症時,難免心裏一陣慌亂。感謝祢及時讓我感受到祢的同在,並賜下難以言喻的平安,心情遂漸漸舒緩恢復平靜,因此沒有太多的淚水。也感謝祢讓我擁有親人、好友,適時給予深切的關懷與代禱。我們的身體是上帝的殿,但數十年來我卻漫不經心地一再忽視祢發出的警訊,請祢原諒我的無知和愚鈍。請原諒我,無所不知的主。在病床上我第一次深深體會聖靈未出聲、同情的嘆息,也因為有祢滿溢的愛,讓我擁有無所不在的主可以倚靠,而不懼怕病魔的侵襲。在不可預期的未來歲月,如果祢願意,求祢讓我學習順服的功課,並請移去我背負多年的重擔 ( 病因
)。無所不能的主啊!請祢替我背負,我深知,祢是願意的,主啊!我深知。全能的主,雖然至今我仍不明白祢藉著如此重疾要告訴我什麼?但我相信,凡是都有祢美有的旨意,如果這樣的警訊,能讓祢的眾子女更懂得保護、照顧自己的身體,就是祢的殿,我已無所求。奉主耶穌的名,獻上我的感謝與祈求。
祈禱
慈悲的上帝,我們讚美祢的聖名,因為我們在______兄姊身上經驗祢大能的拯救。在疏離的孤單中陪伴她
( 他 );在病痛失控中領受祢的醫治;在試探的操練中祢為他開道路;在恐懼不安中享受祢的安息。因為她 ( 他
),我們在次看見祢看顧我們的生命,知道祢總不撇棄我們,使我們落於敵人的羞辱中。主啊!謝謝祢。然而,我們要再次地懇求,求祢讓我們就靠著信心,來面對祢為我們預備的道路,一條恢復元氣的道路、一條化學治療的道路、一條我們以代禱扶持信望愛的道路。願耶穌基督我的主,祢加添______兄姊,享用祢的勇氣得著祢的榮耀,享用祢的信心得著堅強的力量,享用祢的忍耐得著喜悅,享用祢復活的能力,救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進入祢為信靠的人所預備,在光明的國度所保留的福澤。醫治的主,靠著祢的聖名,我們確信祢同在,阿們。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東正教之靈修
東方教會(東正教)的神學特別強調三位一體,而基督徒的靈性是按著神聖化(theosis)的路向發展,也就是說人是處於成為上帝的過程之中。
當時最著名的靈修方法是耶穌禱文。耶穌禱文的基本概念是不斷禱告。心的內心必須專一向上帝,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這種習慣。這種禱告是一種短促而不斷誦念的公式,按自己的呼吸或心跳的節奏進行。經過一般時期的學習後,禱告便不需刻意而能自然地重複,因此有時又被稱為「心的禱告」。
耶穌禱文由四種元素組成:
一. 對耶穌全名的禱告熱愛,例如開始時念「主耶穌基督啊,求你開恩憐憫我。」
二. 呼求上帝的憐憫,同時強烈地感覺痛悔(compunction)和哀慟(penthos)。
三. 不斷重複操練。
四. 尋求內心的寧靜或內在的靜止(hesuchia)。
圖像:天堂之窗
肉眼可見的東西,或是聖物,或是聖人,演變成為東正教的靈修神學象徵。東正教認為圖像的存在可追溯使徒的時代,從起初便是基督教信息的一部分。認為圖像及藝術可以幫助人對上帝的敬拜。也認為實物可以是上帝與人相會之處。
當時指說圖像中的像可視為是望進永恆的窗子,敬拜者可藉此與永恆有分。東正教的靈性觀一直藉著在圖像前點燃蠟燭及香,並親吻圖像,表達對耶穌,對衪母親、對所有聖徒、家庭及個人敬拜都包括此一程序。許多東正教家庭都擁有一個有圖像的敬拜中心。
現代稱使用圖像的敬拜為用「右腦」禱告,是一種「不可言喻觀」的方式。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每日靈修讀經之步驟
祈求聖靈幫助:聖經是由聖靈所感動而寫成的,祂是作者,因此祂能光照我們的心思,使我們更清晰地明白上帝的話語。
聆聽上帝的話語:上帝願意藉著祂的話語啟示祂自己。祂的話能帶給我們安慰、盼望、勸誡、方向、應許等等。因此,我們要側耳傾聽祂今天所要對我們說的話。首先大聲朗讀選定的經文三遍。以謙卑受教的心傾聽上帝的話語,承認接受聖經的權威虔誠地讀,會使人全神貫注於上帝的話語。透過頌讀和默想上帝的話語來認識上帝,關於聖父、聖子和聖靈不同的屬性。然後,藉著反覆思想上帝的話,思考祂的應許和要求,同時思考如何認罪、悔改以及如何付諸實際行動。
做具體實際的應用:單單默想而不加以應用,就像一棵不結果子的樹。所以你要把靈修心得及該完成的事項筆記下來,這樣不明白的就會變成更清楚,而你的禱告內容也會變得更具體。
你今日的禱告:祈求上帝幫助你遵行今日所領受的靈糧。
分享你所體驗的話語:把你在生活中應用經文的結果,在工作的職場、細胞小組聚會或家庭生活中使用,和人彼此分享,透過分享時間,能使你和鄰舍之關係在主的愛中更親近。
每日靈修讀經法
靈修法要作得好,也要有步驟:
1.設定靈修時間及地點
敬虔靈修是一種操練靈命的方法,講究有規律性的練習。
固定的時間:最好每天有固定的時間靈修讀經,不管是在早上或是晚上。
固定的地點:習慣的地點使人記得這件事,不管是在私人的房間甚至是在交通工具上。
安靜的環境:如果無法找到安靜的地點,就必須習慣在熱鬧中安靜自己。
2.選擇經文和細心閱讀
可以按著聖經的次秩或是靈修工具書所指示的經文來選擇靈修經文。
接下來讀經前安靜禱告,然後細讀該段經文。
3.對著該段經文默想:默想可循以下步驟進行。
a.經文主要的教訓/信息是什麼?
b.有什麼是關於上帝(父-子-聖靈)的真理?
c.有什麼是關於基督徒生活的指導?什麼是當效法/當避免的教導?
例如:默想必須根據經文的資料,路9:10-17:餵飽五千人。
主要教訓:耶穌藉著餵飽五千人讓當時的人及門徒認識他是基督。
關於上帝的真理:上帝是一位慈悲的牧者,在靈命甚至肉身上餵飽多人。
生活指導:門徒承認自己的缺乏和不足,願意來到主面前請求主的幫助。
4.藉著默想所得的資料來禱告及激勵自己遵行。
例如:我是否願意常常向主說「我只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或是專靠自己的力量去成事?
我是否時常吃剩及浪費主在食物上的供應呢?是否「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呢?
靈火繼焚燒
真自由
雖然我信主是在循理會, 屬衛斯理體系之信仰, 較不接受預定論之觀點.
後來接觸長老教會和信義會之信仰, 覺得"預定論"對信仰之持守有很大之幫助, 因為我們得救是上帝在我們身上所做成之工, 祂就必保守到底, 讓我有一份安全穩妥之確據.
因此偏向接受"預定論", 當然加爾文的"預定論"還有一個前題:上帝的主權!
上帝賜予人自由, 是要人來用此自由承認並順服"上帝的主權", 不是用來悖逆上帝.
亞當夏娃因誤用自由悖逆上帝, 使人失去信靠與順服之自由, 成為"罪"之奴僕.
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作為就是敗壞"罪"的轄制, 使我們重獲自由可以信靠與順服上帝!
所以有人稱基督賜給我們的自由是: 不自由的自由. 因為我們不能像世人隨從情慾而活, 要順從聖靈而活, 似乎沒有自由, 卻是真正的自由!
禁食之原因
薛福伯之禱詞
愛的奉獻
麥麵餅和酒 都是謙卑的愛情
愛沒有原因
它們都是天主奧秘的行動
祂的愛與人類密不可分 跨越永恆
麥麵餅和酒 都是愛情的謙卑
愛沒有原因
它們都是天主捨己的行動
祂的愛與人類片刻不離 燦爛輝煌
雖然我想描述天主的愛情
雖然我想寫下天主的愛情
經歷時卻使我啞口無言
卻陷於無助 筆折紙散
雖然我想描述天主的愛情
雖然我想寫下天主的愛情
天主的謙卑與愛情
卻不可言喻 不可言喻
依格那丟•羅耀拉的《神操》— 原則與基礎以及第一週
依格那丟•羅耀拉的《神操》— 前言
重生
主阿! 離開我這個罪人
貼近主的心
敬虔生命的活出
(一)首先是由於人認識我們的救主耶穌的愛的榜樣,並願意在生活中跟隨祂的榜樣(提二11-14)。
耶穌提出好撒瑪利亞人的例子(路十32-35),就是要說明耶穌所注重的敬虔生命是一種怎樣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