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聖像畫

 

    聖像畫一直被稱為「天國的窗戶」,除了是東正教、天主教的傳統之外,其實在聖公宗各地的主教座堂中亦同樣放置了類似的聖像畫供信徒默想及祈禱。

    並非所有以宗教人物及事蹟為題材的畫作就是「聖像畫」。傳統上,聖像畫都以高度的象徵手法及具有特定的形式(包括構圖、用色),使信仰中的奧跡化為圖像,並以一種平面的藝術表達出救恩的超性、奧秘和無限所以,聖像畫並不寫實。圖像中的耶穌與聖人的容貎輪廓多不合比例、建築物亦不符合物理原則,而不同時代的事件亦有會出現在同一圖像中。

歷史背景:

 

  聖像畫是基督信仰中的宗教藝術及文化遺產。聖像畫 Icon源自希臘文Eikon,有肖像的意思。

    從大量早期基督徒的地窟墓穴中可見,初代教會的信徒已經利用某些符號如魚、餅、或聖經內容為主題的圖畫來表達信仰。到了四世紀,一種以二維度繪畫方法的耶穌、馬利亞、聖人及救恩事蹟的圖像,漸次取代了早期的符號化圖像。到了692年的會議(Council of Trullo)中,圖像的地位及重要性正式被確立,東方教會的主教亦頒令要以耶穌的人性形象來繪畫他,以表達道成肉身的教義,取代從前羔羊的形象。

    至八世紀,當時的東羅馬李奧大帝由於受到伊斯蘭教及希臘傳統精神主義的影響而引發了搗毀聖像畫的運動。

    公元780年,李奧三世頒布召令破壞聖像畫、禁止教會尊崇聖像;其間,大馬士革的聖若望(St. John of Damascus, 675-749)、主教尼西福(St. Theodord,759-826)竭力解釋聖像禮儀的真正意義與跟偶像崇拜之間的分別……直至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亞大公會議中聲明:「聖像如同十字架及福音書等其他實質的象徵,應在教會中被保存、敬禮。」

    843年的君士坦丁堡會議,與會的主教一致議決「搗毀聖像運動」為異端行為,聖像的地位得到認可。自此,東正教會就以四旬節的第一主日(又稱「正信凱旋主日」)紀念並慶祝聖像畫所代表的正統教義。

 

神學意義:

 

1)    聖像畫是聖傳的一部分。

在教會傳統中,聖經和聖傳(傳統)都是傳遞上主啓示和救恩的途徑,而聖像畫就是聖傳一部分。意思就是:聖經以文字書寫的形式記載了聖言,而聖像畫就是用圖像和色彩的方式,將啓示及救恩的真理表達出來,讓信徒藉此默想與祈禱。

值得注意的是:在東正教的傳統裏,聖像畫不是「畫」出來的,而是「寫」(To write an icon)出來的,反映了東正教教會對聖像畫的理解。

由於聖像畫是聖傳的一部分,所以作畫時不得隨意改動及調整聖像畫的形式:因為他的工作是要反映出教會的思想和精神。因此,聖像畫同時也具備了培育信仰的功能,人可以藉了解和默想聖像畫的內容而對信仰的認識深化了,為基督的教導所「聖化」,漸漸肖似他的樣式,反映上主的榮光。

2) 聖像畫是通往天國的窗戶。

聖像畫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圖像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超性地表現出來,因此它不會是「寫實」的作品。聖像引領人默觀天國的美麗:協助信徒跨越物質的現實,進入圖像中所要表達的神聖意義中。

在聖像畫中,事蹟及其意義並不會被時間、空間限制,乃是完全歸入人類心靈深處和超性的意識之內:聖像畫都以強烈的象徵手法表達圖像中的聖人被聖靈聖化後的形象:

-   眼睛大而有神采:象徵面對上主時的驚嘆和雀躍。

-   前額突出:表示充滿聖靈的力量和智慧。

-   鼻樑直而頸粗:象徵充滿著上主的氣息(聖靈)。

-   嘴部緊閉而細小:強調默觀和祈禱的重要性。

-   耳朵偏大:強調聆聽上主聖言比說話更重要。

    總的來說,聖像畫最重要的是它所表達的真信仰。因此,它是靈性上騰的起點,幫助人與上主相遇,深入自己內心深處:當我們默觀聖像,必須進入它的世界,以悔改更新的心態去了解畫中的深意它將成為通往天國的窗戶,引領我們進入永恒之門。

3) 聖像畫邀請我們祈禱、成聖。

聖像畫並不是供人觀賞的。它所展現的是一個內在和諧統一、寧靜的世界;東正教的靈修傳統強調心靈的靜謐祥和。圖像正可以幫助人更容易進入這種狀態,融入畫像所表達的事件之中,學習聖人的榜樣,活出上主的教導與啓示,在成聖的路上不斷邁進。

4) (東正教)聖像畫是一項「聖事」。

東正教再三強調:尊敬聖像並不等於崇拜偶像,因為聖像絶不代表或取代上主,而只是人透過這有形的圖像去尊崇無形的創造主,並參與他的救贖大工。同時,上主亦願意透過這標記接觸我們,並賜予救恩。

5) (東正教)聖像畫與禮儀密不可分。

「禮儀」就是「在地若天」,預嘗天國的筵席。在東正教中,圖像有其特別重要的地位。它象徵著聖徒的臨在、諸聖(聖徒)相通;亦顯示了在基督之內,我們每一個都是聖徒的同胞、是主內一家。

    東正教禮堂中的聖像屏風可算是教堂中一大特色:在祭台前左右兩邊,一般都會掛上聖母抱嬰及基督全能者兩幅圖像,分別標誌著救恩的開始(基督降生)及救恩的完成(基督再來);而在祭台上舉行的感恩祭,正是此時此刻上主救恩工程在現世中進行。

 

東正教靈修

     東正教之靈修東正教的聖像默觀, 聖像畫 ,

東正教的聖像默觀

 

    東正教的教堂裡,大部分繪有精緻的聖經故事、人物、天使長等聖像畫。而東正教的信徒不會以聖像畫當作一個藝術品來欣賞,與此同時,作為一位繪製聖像畫的畫師,也不會當自己是一位藝術家,他們的名字是鮮為人知。對東正教會來說,繪製聖像畫的人與那些用言語或寫作傳遞教會傳統的人是沒有分別的,都是為求深化信徒的信仰生命。故此,對於繪製者的屬靈質素是有要求的,就好像要求那些宣講上帝信息的人一樣,要達到相當程度的操練。所以,聖像繪製者擁有雙重的身份,他們不單是畫師,同時也是一位修士。

    對東正教信徒而言,聖像可幫助他們深入個人的祈禱或集體崇拜的生活中,是他們敬拜及靈修的必需元素。當他們默觀聖像的時候,聖像猶如一扇的窗戶,將他們引往天堂,也可以透過它來理解神性實體。以聖像作為靈修的對象,不是崇拜畫像本身,而是尊崇聖像所指向的父上帝或耶穌基督而已。

    然而,基督新教的靈修相對地傾向頭腦和理性化,強調遵行聖經原則和教導作為靈命提昇的途徑,缺少靜觀默想所帶來超越時空的體驗。新教徒的靈修都是以讀經、禱告作為主要的部份,甚至習慣向上帝說話才算是禱告,與東正教的聖像寧謐、休止的靈修操練剛剛相反。

    從東正教的默觀聖像,再一次提醒今日生活在繁華都市的我們這一群信徒:除了讀經和禱告作為我們的靈修操練之外,寧謐和休止也應成為我們時刻的靈命操練,尤其當我們渴望能進入祥和、寧靜的屬靈境界,體驗三位一體的上主的奧秘和豐富時,讓我們能透過靜觀默想,引領我們進到上主的榮耀與基督融和契合。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真平安——不因看見自己的不完全而失去我們的平安

 

  在所受的苦中有一些很微妙的事,或許連你也很難以理解。因為,即使你確信你所最關切的乃是上帝的榮耀,然而你最深處的老我仍會不斷地惹起許多困擾。

    我對問題的看法是:我想你是真正願意在你的生命中榮耀上帝,但是卻認為這要藉自己愈來愈完全來達成;即使在這樣的事上,你仍想著個人的價值。所以,如果你要從發現自己的不完全中,真正受益,我願建議你兩件事情。

    首先,絕不要在上帝面前自以為義;第二,不要定自己的罪。相反的,何不安然地將你的不完全擺在上帝面前?如果當時有些事你不能明白祂的旨意,只要簡單地告訴祂,你願在凡事上順從祂的旨意,然後行在平安中。因為你必須瞭解,平安是上帝在每一種情況下向你所定的旨意。事實上,當一個人悔改歸向上帝時,他必會經歷到一種良心的平安。

    每一滴悔罪的眼淚都必滿了平安、充溢舒慰。請記得那曾令你喜悅的美妙話語——主不是在喧囂和混亂之中,而是在安靜微小的聲音中(王上十九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