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經院哲學的興起


   
十二世紀中葉歐洲教會內興起了一股新風,就是經院哲學,經院學派是為了知識的研究而學習聖經。熙篤會的一個特點就是攻擊經院哲學,他們認為這種哲學對教會不利。而修院神學與經院哲學的衝突點,乃是到底聖經知識是否只為了知識自己?抑或是為了幫助人愛上帝的媒介?1141年,教會為此爭論不已。其近因乃在十二世紀初時,歐洲開始了非教會辦的學校,先在巴黎,後在牛津。那些在邏輯學或辯論學表現出色的學者,開始引介新的學習方式。巴黎的學者亞比拉(Peter Abelard)和另外一位學者自誇,他們可以不用傳統的修院釋經法研究聖經。正因那時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再次打進西方人的思想界,所以人認為敬虔的生活不是神學家必要的條件。

   
首先看到這個危險的神學家,可能是克勒福的伯納德(Bernard Of Clairvaux)的朋友桑迪雅裡的威廉(William of StThierry)。 威廉與亞比拉原是同學,他看出亞比拉在學術上的進展,正是我們所謂的靈命的倒退。亞比拉曾與一修女發生不道德的行為,這位修女帶著孩子住在修院。此事令教 會蒙羞匪淺。亞比拉是一個自信十足,精明能幹的人。他願為所提出的學說辯論,所以威廉建議伯納德與他進行辯論。亞比拉提議在法國中部一個地方舉行公開的辯 論,如中古的武士比武一般,他們邀請了法國所有的主教和皇帝出席。亞比拉身為出色的邏輯學家,自誇他可以在此場辯論中取勝,故此建議伯納德先發言。
 
伯 納德知道亞比拉可能會贏,所以在不想開始這場比賽的情況下,以祈禱的心,並且在朋友的幫助下,提出十四點。他求上帝的靈幫助他為主辯護。他的演說非常有 力,連他自己都覺得被說服了,他訴諸上帝的真理,並指出應該如何學習上帝的話語;他認為任何研究、學習的目的都在於愛上帝的緣故。亞比拉沒有 作出任何回應,就承認自己失敗了。他感到無比羞傀,十八個月後與世長辭。
 
但歷史卻十分諷刺地指出,真正勝出的是亞比拉,而非伯納德。因為從那時候開始,西方的思想已經假定追求知識單為追求知識,而非為了愛上帝的緣故。熙篤會學者金拉克立克(Jean Leclercq)在一九六四年出版了一本書《愛學問與愛上帝》(The Love of Learning and Desireof God)此書屬於伯納德的傳統,對修院神學有新的見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