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預苦期至復活期的之功能


    基督教會向普世宣揚的核心信息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難捨身,被埋葬後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復活後四十日升天。一般教會都會在基督受難日和復活節主日舉行崇拜聚會以作記念和慶祝。事實上,在教會歷史裡,復活節前的四十天(不包括這中間的六個主日),被稱為預苦期或大齋期(Lent;下稱預苦期;Lent 原意 '春天',此有 '再生''復甦''新生命' 之意),以供教會幫助信徒預備好迎接這兩個重要的節日;而在復活主日後,又有為期四十九天的復活期,讓教會教導信徒關於主復活和升天的意義,以迎接聖靈降臨主日。在預苦期裡,我們藉著靈修、默想等屬靈操練,記念耶穌基督為著我們每一個罪人的緣故,昂然進入受難之中,以致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思想祂十字架上的大恩大愛。

    預苦期中涵蓋有六個主日,首主日是重述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接受魔鬼的試探。耶穌用聖經的話勝過了牠,顯明上帝話語的權能和真實。所以,在期中的各主日,崇拜宣讀的經文,尤其是福音書,都集中在耶穌的教訓,信徒應加以學效去捨己事奉上帝;並要相信耶穌所說的話:祂是賜生命的主;在受難後第三天必會復活。為配合聖經的教訓,教會可以鼓勵信徒在預苦期多禱告,操練禁食、認罪、克己和服事人。在進入聖週前的主日,教會可以舉行棕枝主日或受難主日,重溫耶穌謙和地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在夾道歡迎君王的歌聲中昂首赴那正等待祂的「死亡約會」。

    預苦期的設立,最初是給予準備在復活節受洗的人,及曾經被教會逐離而又希望重返教會的人一段安靜默想期,在此期間他們要靜思己過、禁食、克己、禱告等等。到了現代,預苦期的本意仍在,只是不再單單強調罪孽和苦楚,而是藉著禁食、悔罪等操練,一方面操練自己的靈性,體會與基督一同受苦,感受上帝對人的愛、寬恕和恩典;另一方面是藉著饑餓與貧乏的親身經歷,體會貧乏者的苦楚,將省下來原本花在吃喝玩樂的金錢,用來幫助饑餓貧困的人。

    既然預苦期的克己、禁食、靜思己過等,不再是強調苦楚,也不是要求信徒面帶愁容,禁絕一切慶典。但要注意的是要著重節儉簡樸、凡事節制、勤讀聖經、恆切祈禱,互相提醒簡樸度日,而不需要刻意迴避與人同樂。上帝看重的不是人刻意的外在行為表現,而是人內在的心思意念。

    聖週的星期四是設立聖餐日或濯足日,記念耶穌在最後晚餐中為門徒洗腳,頒布彼此相愛的新命令。星期五就是受難日,教會的聚會是重述或重演耶穌受難的事跡,讓信徒對主耶穌的救贖恩情永誌不忘,並深思圖報。聖週中的星期六,是守候主的復活,信徒可安靜祈禱、讀經、唱詩,教會也可以舉行具備這些內容的聚會。

    復活節主日,不用說,是慶賀基督從死裡復活。在祂復活與升天的四十天中間,教會在崇拜中教導信徒有關復活的真理,包括:

    基督勝死復生,顯明上帝的大能,勝過死亡的權勢,打通了往永生的路;信徒與復活的主聯合,就不再死;(弗一20;林前十五55-57;啟一17-18;羅六4-10。)

    主耶穌是初熟之果,信徒會跟隨祂復活,並有永生的盼望和確據;復活的生命是改變;復活的身體不再朽壞(林前十五20-23;彼前一3;林前十五51-54;)

    教導信徒明白,上帝在永恆旨意中的應許已逐步實現,復活的主既已擁有天地間一切的權柄,信徒只要緊守遵行主的教訓,堅忍地生活,見證和實踐主所交付的工作,必定能在完成主的託付時得享永生。(路二十四44-49;太二十八18-20;)

     教會更不應該忽略耶穌升天的真理。主耶穌在復活至升天的四十日時間,肯定為建立門徒的生命和奠定教會的基礎做了很多工夫。祂升天有很多重要的目的,升天後亦有很重要的事要做。下列各點是信徒需要清楚明白的真理:

    耶穌升天是回到祂本來的地方,就證明祂是父所差來的;(約七33

    在那裡,祂要為信徒預備地方,日後回來接信徒到祂那裡去;(約十四2-3

    耶穌在門徒的面前整個人升天去,是證明了復活生命是不朽壞的;(林前十五50-53

    主升天去,是要得榮耀,建立上帝永恆的國度,永遠統管萬國(太二十五31;啟十一15

     耶穌回到父上帝那裡,坐在父權能的右邊,等候仇敵作祂的腳凳(路二十二69;可十四62;詩一一零1

     主升天去,門徒才會肯承接主的工作,在地上廣傳福音,建立上帝的國度;(約十四12;十七18;二十21;徒一8

    主升天去,是要差聖靈來,賜信徒能力和勇氣,做主所差派的工作;(約十六7;徒一5, 8

    主升天去是帶著戰利品榮歸,並分賞給信徒用以建立地上的國度(弗四8

    基督要升天,才能充滿萬有;祂既無所不在,就能與每一個信徒同在,並賜祂們能力和豐富的恩典去做祂所吩咐的工作;(弗四10;太二十八18-20

    祂現今在父的右邊為信徒不住的代求,表明祂的全知和關懷。(約十六23-24;來七24-25

    耶穌升天後第十日,聖靈降臨在使徒身上,使他們得著勇氣和恩賜,傳道、建立教會;教會遂告誕生,並以驚人的速度擴展,成為上帝在地上設立的國度。



從復活節前之預苦期的靈修經歷轉化


    這四十天的復活節前之預苦靈修,最適合去默想基督的生平,這的確會幫助我們在復活節當日,較能進入那「榮耀的盼望」中。

    什麼是靈修?富勒神學院靈修學教授魏勒( Dallas Willard)曾用這樣一個比喻:靈修就是「經歷生命的轉化力量」(Transforming Power),如同燈泡中的鎢絲,在通上電流後發出光來。在物理上,這完全是兩種形質現象。只要一斷電,燈泡中的鎢絲只是條黑色的金屬細線,與那可見不可摸的刺眼光芒一點都沒有關連。燈泡有發光的潛能,但若沒有電流的流通,它永遠不會自己亮起來。基督徒的靈修,就像接上燈座,按下開關的燈泡,讓基督的靈運行流通,心靈便產生連心理學都解釋不了的改變,由冷漠、剛硬,變成溫暖、有光、有熱、有愛。

經歷生命轉化的時節

    復活節的前後是一個「體會上帝奇妙的生命轉化能力」的好時節節期在人類文化中具有社群的塑造和心靈的指引功能。就像聖誕節和新年,在已經十分世俗化的西方,仍是一個象徵團聚和愛的歡慶時刻。復活節期更是有之前四十天的預苦期(Lent) 和之後五十天迎接聖靈降臨節的兩種不同靈修內涵與重點。

預苦期,自西元第六世紀後,便是由復活節往前推算四十天(扣除其中的主日)的一個宗教節期,第一天的靈修傳統稱為「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這四十天的復活節前之預苦靈修,最適合去默想基督的生平,特別是受難週,更是集中在耶穌的榮耀進入耶路撒冷,至走上各各他道路,一直到在復活主日的復活。即使我們不拘泥在四十天的形式上,若能用幾天禁食來進入預苦節期的基督受苦精神,的確會幫助我們在復活節的當日,真的較能進入那「榮耀的盼望」中,這原是基督的生命透過十字架的奧秘所顯的大能。

注視十架、擁抱苦難

道成肉身的人子耶穌基督,最深的奧秘在當祂走下夾道歡呼的耶路撒冷街道,並以另一種極端的罪犯身分受羞辱、痛苦致死。一週之內前後兩種遊街,都是耶穌表明祂作王的方式,也是祂重返天上與造物之主一同作王之榮耀的必經之路。這是基督徒面對苦難、人生無常與死亡之難題,也是和其他宗教、哲學區分的界線。

我們不去解釋苦難,因為如同為何有邪惡存在,那是從神學上來討論都無法有合邏輯答案的難題。不過索忍尼辛的體會值得借鏡,他咀嚼苦難的意義並觀察事實,發現無辜之人的下場最慘。在西伯利亞殘酷的集中營裡,他找不出自己被囚的意義,那些被射殺、燒死,受比他更慘無人道待遇的人,使他明白日光之下,劊子手享亨通,義人卻受苦不會有令人滿意的答案。他終於「接受」苦難的存在,從那時起他發現苦難的答案──我們存活的目的,不在飛黃騰達,而是靈性的拓展。

苦難使人不再活在世界之王的虛謊與應許當中,基督徒該明白耶穌一直宣示的:祂的國度不等同地上的一切,因為祂的國度大過、涵蓋地上的一切。地上的王事實上在祂的復活中,已經被決定是失敗了,所以祂已經「勝過」死亡與苦難,但祂沒有「跳過」死亡與苦難。因此祂的門徒也不被應許可以繞過去、省略這部分而與祂一同進入榮耀。與主一同進入榮耀的路是跟隨祂的每一步,正如保羅所說的:「有可信的話說: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祂同活;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如祂一同作王;我們若不認祂,祂也必不認我們;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後二1113)

結語

基督徒的靈修是經歷與主同行,以至於使自己的潛能完全被上帝的靈激發出來。我們的生命若與基督的靈隔絕,那麼便註定與這世界一同在黑暗、混亂與虛謊之中,但是若與祂連結,就如同約翰福音所說的,祂的光將透過我們照進這世界顯明一切。

難怪耶穌一再提醒,不要讓自己在斗底下,要在高處照明一切。也許我們不一定喜歡點亮之後要看見的一切,因此不想被放得太高,對這世界看得太完全、太清楚。但這似乎是我們存在這黑暗世界的意義,所以基督徒,走進上帝的話語與生命裡,讓你能發出光與熱,叫這世界看見那在我們裡面的基督和世界的盼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