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顯示具有 敬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敬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讚 美

 你要時時刻刻的力求能夠讚美──要超越你的一切過錯,超越別人的一切誤會,超越你所有 的失敗,和別人一切魯莽的言行;當失意的感覺臨到你的時候,你當留心──立刻要起來抵擋它,遠離它,制止它,把它交給主,不要理會它,不要再去想它;要快 快樂樂的說話,保持一付爽朗的臉色,不管發生了甚麼事,要安息下來,讓它在主的手裡就好了。無論是大的難處,小的難處,痛切的失意,或輕微的沮喪,都要保 持你的讚美和信心,不要去看那些東西,也不要看你自己,你只要看耶穌就好了。
  假若你天天讚美主,時時刻刻地讚美主,你將不知道會發生多大的事,那是要使你前所閱 歷的一切都失去顏色的。你必常常看見主,將有一個極其驚人的大改變要臨到你這個人──你要以祂自己的道為樂,以祂的願望來代替你那天然人的願望,你也要在 祂面前狂喜,你就要以稱頌、讚美,誇耀祂的聖名了。
  這樣的人,便是那些得勝者的行列。             

         -羅炳森師母

歌唱來到錫安

「在 那裡必有一條大道,稱為聖路,污穢人不得經過,必專為贖民行走,行路的人雖愚昧也不至失迷。在那裡必沒有獅子,猛獸也不登這路,在那裡都遇不見,只有贖民 在那裡行走。並且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嘆息盡都逃避。」(以賽亞書卅五8~10
神藉著耶穌基督為 我們預備了一條通往錫安的大道,錫安是神榮耀的居所,錫安大道的終點是與神完全聯合、與神永遠同住、與神合而為一。這條錫安大道稱為聖路,走在其上的人要 藉著耶穌的寶血洗淨、成聖、稱義,而且要邊走邊歌唱。當神的百姓繼續不斷地歌唱讚美時,獅子不敢靠近他們,猛獸也不敢登上有歌聲的聖路,神的百姓愈歌唱, 愈充滿歡喜快樂。神的百姓藉著歌唱讚美驅逐了憂愁嘆息的烏雲。
有對夫妻,太太是 基督徒,先生只有在太太邀請下偶而去聚會。太太發現先生偷偷在抽煙,一再告訴他抽煙不好,但先生總是不聽。有天太太覺悟到為先生抽煙的事來感謝神,就在此 時,太太發現自己也有不良嗜好──每天要看電視喜劇一小時,在這一小時裡不管她作什麼,眼睛都離不開電視,她為此事認罪悔改,降服在神面前,以後就用這一 小時為先生禱告並歌唱讚美神。不到一個禮拜,先生有一天下班回家,告訴太太說:「我已戒煙且信了主。」
我們的神是最喜樂的神,祂的周圍有千千萬萬的天使把頌讚、尊貴、榮耀都歸給祂。以賽亞書六十18告訴我們錫安的城門是讚美門,我們必須通過讚美門,才能與最喜樂的神永遠同住在錫安。啟示錄廿一23說:「那城內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與神同住的錫安城充滿了榮光,毫無黑暗,因我們的神是最榮耀的神。因此在地上的年日,我們要操練凡事謝恩,為每一件你所遇見的麻煩事來讚美神,使你裡面充滿榮光毫無黑暗,才能與最榮耀的神永遠同住。
  有 一個男士疲於奔命,以求收支平衡,可是他的帳單總是超過他所能支付的,心中充滿憂慮與恐懼,毫無榮光。後來他下決心為每張帳單讚美神,並坐下開支票償付最 緊急的帳單,他說:「主啊!我為這張帳單感謝你!求你祝福我所開出的支票,也祝福受益人。」他突然覺得寄給他帳單的信封及郵票也是要花錢的,所以他也求神 祝福那位賣東西給他的人。不到一個星期,他收到回信說他們誤寄帳單給他,不是他欠他們錢,而是他們欠他錢,信封裡有退回的支票,和另一張結清旳同額支票。 這位男士禱告主,求主給他智慧運用這筆錢,結果發現這兩張支票的總合恰好可以償還另一個舊債。他就把兩張支票寄出,並說:「主啊!祝福這兩張支票和受益 人。」
主來的日子近了,我們不要借錢,不要欠債,過一個簡僕、敬虔、知足的生活。常常歌唱讚美、向主大大張口,主就用祂的榮耀充滿我們,我們可以在信上富足,竭力追求主,裡面屯積天上的財寶──神榮耀的同在,祂是我們唯一的滿足,也是我們唯一所要的。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敬拜與靈修生活的建立

 有位音樂家說:「沒有正統的、流行的音樂,只有好的與壞的音樂。」教會要如何敬拜才能讓大家都得到滿足呢?我們不應追求某種形式的敬拜,沒有任何一種模式是「絕對正確」的,只有做好與做差、適應與不適應之別。
   談到教會的敬拜,最基本的定義就是讓上帝得到榮耀。那麼最高段的敬拜模式是什麼呢?有本小冊子叫《勞倫斯語錄》,勞倫斯是修道院的廚房工人,每天從早到 晚都在修道院削馬鈴薯,一點也不起眼。然而勞倫斯卻從削馬鈴薯的無聊工作中學會敬拜主,最後還把他敬拜心得寫成《勞倫斯語錄》。因此,最高段的敬拜,就是 在平日的生活裏沒有停息地敬拜,心永遠親近主,生活見證讓神得著榮耀。
   真正的敬拜需要扎根,重點不在於主日崇拜的程序安排,而在於我們能否栽培出信徒敬拜的生命和生活。如此一來,有沒有好的音樂設備就不那麼重要了。當我們 教會人數還少時,我們可以從靈修開始著手,觀念在於個人敬拜的培養。我們可以跳脫傳統晨更的形式,不再祇是讀一大段經文、接著就禱告等等。個人靈修是專注 地敬拜,個人、夫妻一起或偕同家人都來敬拜,會是比較好的靈修方式。那麼,如何來建構這樣的靈修呢?
  如果我們教會現在人數不多,我們可以鎖定3個 人為目標,帶領他們敬拜靈修。三到六個月,當他們熟習怎麼敬拜靈修後,就讓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再去帶領其他人操練敬拜靈修,讓敬拜靈修人數以倍增成長。這是 教會最能夠扎根的工作,趁教會還小時將根深扎,否則教會大了,就只有開訓練班一途,而訓練班的果效卻不見得大,因為訓練結束人就散了,不易產生果效。

  敬拜步驟
  一、轉移心境,朝見上帝
  我們所要的果效是建造人和倍增。我們可以參考以賽亞的模式,以賽亞說:「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這是靈修敬拜的第一步驟─轉移心境朝見上帝,從烏西亞王的寶座轉移到上帝的寶座,這也是主日崇拜之所以要默禱奏樂的原因。
  每天早晨醒來,轉移你的心境來到上帝寶座面前;若你晚上比較有精神,無妨,就晚上敬拜,找一段時間暫時擱下手邊的事,單單地朝見上帝。
   主日崇拜,來到主的面前,要訓練的不是默禱奏樂,而是幫助大家轉移心境、朝見上帝的方法。如果二胡能讓你轉移心境,就使用二胡;若禮儀能達到心境轉移, 就用禮儀。在儀式開始之前,可以給大家一段靜默的時間,幫助人轉移心境、朝見上帝。錫安堂的儀式就讓人有一段長足的時間,感覺自己來到上帝面前。
  二、全人投入,頌讚上帝
   接著,以賽亞看見撒拉弗侍立在上帝面前,「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 地。」這就代表全人的投入,因為在上帝面前我不需要看見自己的臉,不以為自己尊榮,所以把臉和腳都遮起來,只是展翅飛翔,發出讚嘆的聲音。因此,第二步驟 便是全人投入,頌讚上帝。如果詩歌和詩篇能幫助我頌讚,我就用詩歌和詩篇來頌讚上帝,甚至我本身就能頌讚上帝了。
   有時候,藉著詩篇的話語,我們很容易頌讚上帝。但是,難道沒有我們自己想表達的話嗎?比方說,我們看見一個人精神很好,會稱讚他容光煥發,這就是自己發 乎內心的感想。我們當然也可以對上帝說出由衷的感恩,依自己經歷神的經驗,發出內心的讚嘆─想一想神在這段時間裏怎麼憐憫我、幫助我、引領我,我有什麼話 要對神說?簡單的一句:「主啊,你真好!」比「我的心啊,你要頌讚耶和華。」會更深入而且真實。
  頌讚神的時候,我不只看見自己身為小教會的牧師,還要看見24位長老把自己的冠冕摘下來放到主的面前,我和眾聖徒一起頌讚上帝,聖徒相通,讓人感受到敬拜時並非只有個人,而是和宇宙中所有願意敬拜上帝的生靈一起頌讚、敬拜神,榮耀不在我個人,而且我將全人投入,頌讚上帝。
  三、潔淨自己,親近上帝
   我敬拜上帝,我看見上帝的尊榮和聖潔,從上帝的寶座看著自己,感到自己「禍哉!」可是神的恩典馬上臨到,祂不需要再派天使拿著火把來潔淨你的唇,耶穌死 在十字架上已經赦免我們的罪,所以潔淨自己,再到上帝面前親近祂。當我們這樣親近祂時,要打開我們的心和耳,安靜地聆聽祂要對我們說什麼,若神沒有特別的 指示,我們就讀聖經,聖靈的感動絕對不會超過聖經,因為神的話不會突然反悔,神要我們知道的,一定都包含在聖經裏。
  四、專注傾心,靜聽上帝
  研讀聖經需要專注傾心、靜聽神的話,向以賽亞聆聽上帝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了?
  五、靈敏回應,順服上帝
  敬拜也要像以賽亞一樣回應神:「我在這裏,請差遣我。」我們每天都必須這樣回應神。
  以上是靈修敬拜的六道基本步驟,以下則是如何貫徹步驟的作法:
   耶穌說,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若我所帶領的人剛信主不久,新手上路,似乎什麼都不懂,但我認為他一心歸向主、很有潛能;或者,我在一個沒有教會的鄉村 佈道,而我只帶了一個人信耶穌,那麼我會打鐵趁熱,趁他剛信主,明天就開始帶他靈修,他會以為全世界的基督徒都是這樣過生活的;若我不趁早帶他靈修,那麼 他坐在教會的椅子上作基督徒,坐久了就很難起身來靈修了,因為他會以為全世界的基督徒都不太靈修。
   我如何帶他靈修呢?我可以請他跟著我對他自己說:「我的心啊,我的靈啊,你要在誠實和真理中用全副心靈來敬拜上帝。」對自己的心說話,或用自己的心對自 己說話,就是對上帝的敬拜。然後再回應上帝:「高坐寶座的上帝啊,我在誠實中用全副心靈敬拜你。」我就用兩句話來幫助自己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神。
  再來,我希望能轉移心境、朝見上帝,所以我對自己說:「我的心啊,我的靈啊,你要放下世上的一切,單單地朝見上帝。」真心地對上帝說話,這樣會是好的敬拜。
  為了要全人投入、頌讚上帝,我可以選擇一首詩歌,以新歌頌揚第九首為例:「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盡情地用詩歌來敬拜神。
  詩歌完畢之後,我要潔淨自己、親近上帝,所以我向神說:「聖潔的上帝啊,我是個罪人,請你赦免我的罪污,潔淨我的心思意念、言語和行為。」向神認罪後,再對神說:「神啊!謝謝你接納我,我渴慕親近你,我要投靠在你懷中。」
  我還要專注傾心、靜聽上帝,我對神說:「信實的上帝啊,僕人靜聽!」我便開始默想今天的經文,雅各書第四章第八節:「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
  接著我要靈敏回應、順服上帝,我對神說:「神啊,我要每日親近你、時時親近你。」並對自己說:「我的心啊,我的靈啊,你要時時想起上帝、時時親近祂。」

  靈修操練
  按照以上的步驟來行,靈修的生活一定能被建立起來。
  再來,我可以進入禱告的帶領,用主禱文為基礎,懇切禱告、祈求上帝,讓對方練習自己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一開始我會用造句的方式,讓對方說出自己心裏禱告悔改的話,每天都可以這樣操練。
  操練禱告之後,在豐富他的讀經部分,讓對方進入學習導讀的步驟,要把守導讀四原則:「快、短、真、新」,並提供參考的例子。
  帶領導讀之後,就開始默想的階段訓練,默想神的話。默想的原則是「安靜默想、靜中得力」。安靜也需要操練,用各種方法讓自己安靜下來(靜),靜下來才能住在神的話語裏(中),默想神的話之後將心得寫下(得),最後背誦和應用(力)。
  靈敏回應上帝的話就是要「謹守遵行」,可以讓對方思考幾個問題:有什麼真理我必須順服?有什麼命令我應當遵守?有什麼榜樣我可以學習?有什麼警告我應當注意?有什麼應許我應當抓住?
  到最後,按著以上的原則,我們可以讓整個靈修過程制式化,形成一列跑道,讓信徒順著跑道走,把人帶領起來。
  帶領人是長期的,絕非三天兩夜可以完成,掌握原則、持之以恆,一定可以建立起信徒敬拜和靈修的生活。

  敬拜可以活潑且富彈性
  讓我們提醒自己敬拜是什麼:
   敬拜的定義是讓上帝得著榮耀。敬拜是讓上帝得榮耀的一種生活;敬拜是用心靈和誠實頌讚上帝的態度;敬拜是對上帝的回應,回應你的喜樂、感恩、領受、懼 怕、悔改、敬畏、決志、順服等;敬拜是一種行動,以靜默、談話、禮儀、唱詩、禱告等;敬拜是聚會,不只是模式。敬拜不全都是歡樂的,有時候敬拜是生命的獻 祭宣告。
  敬拜也可以有彈性地模式化,在不受傳統教會形式的綑綁下,讓我們教會的敬拜活潑起來。比如,每週或每個月擇定一個方向或一項主題,整個禮拜或整個月都用頌讚,大家共同分享一首詩歌的經驗;到了下個禮拜,每個人分享痛苦的經驗,彼此互相禱告,求得醫治。
  牧師講道可以就一個主題並掌握一定的期間來分享,不需一年52週就準備52種題目。例如,我曾經運用「耶穌與現代人」的講題講了半年,讓人熟悉一個道理。
   目前許多教會,如錫安堂,常運用「默想型敬拜」,天主教有「避靜」,聖公會、路德宗的禮儀型敬拜,或三天的默想營,都是很好的敬拜。還有本色化的敬拜, 特別在節期,會運用上本土的、本色化的樂器來加入敬拜的內容裏。原住民有原住民本色化的敬拜方式,都能幫助肢體們敬拜的需求。
  小教會能揮灑的空間很大,自主性也最高,敬拜可以很活潑、很豐富、很彈性,帶動信徒們的精神,主日崇拜時就不會有人「釣魚」,人們也不會再對主日崇拜有氣氛沈悶的印象。
  釋放型敬拜一定要掌握靈的釋放的原則;複合型敬拜則是所有敬拜的集錦,是我所認為最好的教會敬拜之路,最能幫助弟兄姊妹去參加各種特會時適應各種敬拜,不會限在一個框架的印象裏。
  願主賜褔你的教會!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在家中的敬拜-家庭祭壇


家是上帝所賜的,也是上帝施行衪美好旨意的地方。

基督徒的家庭不只是以基督為主,更是一個以敬拜為中心的地點。在城市中,每人在忙碌吵鬧和追求物質享受,基督家庭更應該在家中建立祭壇,讓家中成員來敬拜。

聖經多處記載家中長輩帶領家中成員敬拜上帝。梛亞為家人敬拜和感謝上帝的拯救(8:20-22),因此上帝繼續祝福整家人(9:1)。亞伯拉罕帶著家人在伯特利地敬拜上帝(12:1-4)。約書亞帶著家人,立志事奉耶和華(24:15)。以利加拿每年帶著家人到聖殿去敬拜(撒上1:1-5)。約伯按著家中成員的數目獻祭給上帝(1:5)。耶穌的父母帶著孩子一起上聖殿守節敬拜(2:41)。猶太人家中主人常有帶領家中成員一起敬拜的習慣。今日的基督徒家庭更加要學習在家中建立祭壇。

操練:

1.  計劃和學習在家中設立家庭祭壇。可以利用家中客廳來敬拜。計劃每月一次或每季最少一次。

2.  與家人一起,也可以約相熟的弟兄姐妹(只限數位),敬拜。

3. 敬拜必須有唱詩、讀經、分享、禱告。也為家人的需要代求。家庭祭壇也是個人分享和饒恕的地方。主席必須控制這點,不可讓情緒和埋恕可為攔阻。不只要把感謝的祭帶到家庭祭壇,也要從分享中認識上帝在這家的旨意和計劃。 

個人及集體的敬拜


崇拜(Worship)乃是人轉向上帝,信賴和崇拜衪。崇拜,在舊約聖經原意含有向上望向那位至高者。在新約,使用「來到」或「進前去」,形容崇拜者好像一位帶著祭物的人進到祭壇(像徵去到上帝面前)去的動作(16:9;34:32;9:5;10:3-4;來4:3; 7:19,25; 10:1,22; 11:6; 12:18,22)

神學說明崇拜是一種內心的經驗,(但是建基於客觀的啟示),是人對上帝啟示的回應。一個人要明白崇拜的意義,自身必須是崇拜者。

敬拜上帝的史實:

亞伯和該隱以獻祭來敬拜上帝。(4:1-8)
以挪士時代的人,求告主名。(4:26)
挪亞獻祭敬拜。(9:20-22)
亞伯蘭築壇來敬拜。(12:7)
亞伯拉罕的僕人向主低頭下拜。(14:26)
雅各築壇(33:20),即使年老也在床上敬拜上帝。(47:31)
以色列人向主低頭下拜(4:31),建立會幕,成為他們敬拜上帝的中心(40:17-38)
   所羅門王時代聖殿代替了會幕。被擄時代之後,選民重建他們的聖殿(6:16-22)
新約時代,希律王修建聖殿,猶太人也在各地建造會堂,這些地方,都是他們敬拜上帝的場所。
以賽亞第六章,啟示錄第四、五章,記載天上敬拜的景像,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因為地上敬拜的樣式,必須以以上的樣式為準則。

敬拜的過程:

聖經中所形容的敬拜常含有以下過程:
    1.  趨前(Approaching),敬拜是一種趨前的動作。敬畏和仰慕催促人趨向上帝。
    2.  認識(knowing),在宣告中表達出來。是對會眾的宣告和呼召,使來敬拜者一起向上帝表示敬拜的心意。
    3. 期待(longing),敬拜者帶有一種期待和盼望的心意,能達成更大的願望。這種期待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是藉著那些敬拜的禮儀。
    4.  頌讚(adoration),因為上帝的偉大威嚴,以及對上帝的感恩,於是以語言,或以音樂,將內心的歡樂洋溢出來。
    5.  祈求(praying),敬拜不只是祈求,而是加上謙卑仰賴恩賜的主。祈求不是索取,也不是領受,而是堅定的心志對上帝完全信靠。
    6.  獻呈(offering),敬拜是一種奉獻給上帝的動作。舊約的人帶著祭物來,新約信徒以口中的頌讚,以行善,以捐輸為祭(13:15-16)
    7.  更新(Renewal),在敬拜中,人自覺罪愆,需要上帝的赦免與更新的恩典。

敬拜的原則:

      1. 上帝是唯一敬拜的對象。(4:10-11)
      2. 依照上帝的啟示的事奉敬拜,必蒙上帝悅。(12:28)
      3. 敬拜上帝須用心靈(上帝所賜給人的靈)和誠實(原文,「真實」,就是所認識的真神)(4:23;2:20)

敬拜的內容:

      頌讚(4:10-11;5:11-14)
      祈禱(代下6:18-22)
      宣讀(提前4:13)
      歌唱、歡呼、感謝、跪拜( 95:1-6)
      奏樂(代上25:4-6)
      奉獻(代上29:14)
      默想(48:9;119:15)
  下列三項有時也包括在內:
      禁食(2:37;13:1-3)
      教導(提前4:13)
      聖餐(林前11:17-29)

敬拜的範圍:

      個人私自的敬拜,或在家中,或在退修營地。
      主日禮拜。
      聖餐(記念主的聚會)
      祈禱會、禁食祈禱會。
      家庭敬拜會。

操練:
     1. 在主日禮拜時,學習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
     2. 改變參加主日禮拜的觀念,把重點放在敬拜上;
     3. 參加禮拜之前,要準備身心,不可忙於世事;
     4. 自己以身作則,也幫助教會內的弟兄姊妹,明白敬拜的意義和重要。
     5. 學習和計劃個人私自的敬拜。
     6. 有家庭者,學習在家庭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