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強調在上帝面前預備心靈,他們深深體會培育愛上帝之心的重要。到了十七世紀,許多人著書談論這方面的操練,最具代表的是約拿單‧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的《論宗教情操》(Treaties Concerning Religious Affection)此書在一七一四年出版。它震撼力很強,造就不少古今信徒。愛德華滋綜合了清教徒的教導,列述十二種恩典之愛的特徵,恩典之愛乃上帝所賜禮讚上帝的恩典,學習操練這些類型的情感可以幫助重整我們的生活。
下面略略提幾種恩典之愛:
首
先是要渴慕上帝的榮耀。愛德華滋和加爾文一樣極其重視敬畏上帝,體會上帝的高超和卓越,還有一點是平衡的生活。基督徒生活的特徵就是對稱、和諧。我們若安
於上帝那表面看來似乎矛盾的真理,接受它,才能維持和諧的主活。愛德華滋用了半本書的篇幅解釋一種恩典之愛的流露,即我們應當是切實實踐的基督徒,將對上
帝之渴慕和敬虔體現於對鄰舍之愛,這是一種博愛的表現,將仁慈之心付諸於行動。當人與上帝親密、深入相交時,並非僅為與上帝親密,而是將博愛落實在生活
中。
《論宗教情操》是在對宗教非常熱 誠的時代寫的,當時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教會經歷大復興,人人追求敬虔,愛德華滋寫此書就是為了教導人何謂真正的敬虔。
清教徒在教牧方面的另一個主題是在上帝面前記帳。十七世紀商業主義開始興起。法利佛(John Flavel)提 出一個理論︰人若從商,就要記帳;人若航海當船長,就要有航海日記;人若行醫,就要保存個案記錄。任何一種專業都當有與其專業相稱的記錄,基督徒在上帝面 前的生活亦當明確有記錄。雖然十七世紀的歷史沒有留下多少當代人的日記,但此理論的邏輯,的確導致十七世紀後期的人有寫日記的習慣,貴格會的信徒尤其擅長 寫日記;如約翰烏門(John Woolman),喬治範士(George Foxe)等。
今日,我們可以利用部落格寫作來記錄我們的信仰歷程,如同當年之清教徒,這對我們的信仰成長,很有幫助。
清教徒的牧養對沮喪的心靈有其美善的安慰之道。李察司布斯(Richard Sibbs)和多馬布克斯(Thomas Brooks)是十七世紀最出色的作家。你在失意或沮喪之際,不妨看看司布斯的《壓傷的蘆葦和將殘的燈火》(Abruised Reeds and Smoking Flax)。先知曾向我們保證,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熄滅,司布斯也是這樣安慰人。此外,多馬古德恩(Thomas Goodwin)亦寫了一本書,談到在黑暗中行的上帝的兒女。這些都是教牧安慰人的經典之作。清教徒還認為基督徒乃道德戰場上的精兵,他們也重視基督徒為朝聖者的記號。
清教徒的著作真是一豐富的資源,有待我們去發掘。
清教徒在教牧方面的另一個主題是在上帝面前記帳。十七世紀商業主義開始興起。法利佛(John Flavel)提 出一個理論︰人若從商,就要記帳;人若航海當船長,就要有航海日記;人若行醫,就要保存個案記錄。任何一種專業都當有與其專業相稱的記錄,基督徒在上帝面 前的生活亦當明確有記錄。雖然十七世紀的歷史沒有留下多少當代人的日記,但此理論的邏輯,的確導致十七世紀後期的人有寫日記的習慣,貴格會的信徒尤其擅長 寫日記;如約翰烏門(John Woolman),喬治範士(George Foxe)等。
今日,我們可以利用部落格寫作來記錄我們的信仰歷程,如同當年之清教徒,這對我們的信仰成長,很有幫助。
清教徒的牧養對沮喪的心靈有其美善的安慰之道。李察司布斯(Richard Sibbs)和多馬布克斯(Thomas Brooks)是十七世紀最出色的作家。你在失意或沮喪之際,不妨看看司布斯的《壓傷的蘆葦和將殘的燈火》(Abruised Reeds and Smoking Flax)。先知曾向我們保證,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熄滅,司布斯也是這樣安慰人。此外,多馬古德恩(Thomas Goodwin)亦寫了一本書,談到在黑暗中行的上帝的兒女。這些都是教牧安慰人的經典之作。清教徒還認為基督徒乃道德戰場上的精兵,他們也重視基督徒為朝聖者的記號。
清教徒的著作真是一豐富的資源,有待我們去發掘。
清 教徒運動是最認真過敬虔生活的一個運動,遠超過修院制度之外所有的運動。今日基督徒最大的需要,乃是以同樣認真的態度過敬虔的生活,思想如何建立這種生活 方式的架構,以致我們不再向往其他的生活方式︰換句話說,清教徒對我們的挑戰,是要求我們認真地過敬虔的生活,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已經為我們走出了 一條路。那些跟隨他們腳蹤的人都結出了美好的果子,如美國最出色的思想家愛德華滋,英國最出色的佈道家司布真,和近代最出色的平信徒鐘馬田醫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