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為何我們今日需要讀清教徒(二)


6. 清教徒能幫助我們過一個實際的生活。李察巴斯德(Richard Baxter)的《基督徒的指引》被稱為「關於聖經輔導的最偉大參考手冊」。一個世紀前所有的輔導都是靠講台上的信息或到會眾家中的探訪及牧養。傳道牧者被視為靈魂的醫生。有趣的是,「心理學」“pyschology”一詞的意思就是「靈魂的研究」。 “Psyche” 的意思就是「靈魂」。但本來是醫治被罪沾污的心靈到現在卻成了醫治「患病的理智」而已。這項工作已經從牧者手上奪過來(他們本是對人的靈魂最為熟悉),交給了輔導員,而他們大部份都是不信上帝的。他們根本不能醫治靈性的疾病。巴斯德的參考手冊顯出他是一個能夠將聖經應用在生活中每一個範疇的天才。巴刻博士稱這本書為所有基督教著作最偉大的一本。

魯益士巴利(Lewis Bayly)的《敬虔的操練》一書是清教徒靈修指引的模範。它的主旨是用聖經來規範人一整日的生活。約翰格士拿博士(Dr. John Gerstner)說這本書說明了清教徒運動的本質。

清教徒相信沒有一個生活的範疇是不需要用聖經來規範的。就是獨處的時間也要作敬虔之用途。拿但業韋紐(Nathanael Ranew)寫了一本很好的著作,名為《增進獨處時間的效益神聖的默想》。這是一書關於基督徒屬靈默想的經典著作。韋紐的前提是當基督徒在獨處之時,他能藉著默想上帝及祂的屬性,使自己屬性有所增益。他說,若然有第十一條誡命,它必會是「不可荒廢時間」。

清教徒寫了許多這類的「指引」。約翰柏斯頓(John Preston)從帖撒羅尼迦前書5:17講了五篇關於禱告的講章,名為「聖徒每天的操練」,並收錄在《清教徒論禱告》一書中。

史普羅(R.C. Sproul)曾替耶利米巴羅士一本書寫過序言,該書名為《一篇關於屬地思想的論文》。這書論及用世界的思想模式來思想,卻不按照上帝的心思來思想之罪惡。

7. 清教徒能幫助我們牧養的事奉。清教徒很善於牧養,但同時他們又是非常注重教義。我在他們著作中得的安慰之多是過於我所能形容的。讓我向你讀出一段文字,是我極為喜愛的一位作者基斯杜化勒所寫的(我寫了一本關於他的書,名為《上帝的奇觀》(A Spectacle Unto God))。我們出版了他第一套作品。這篇文章是從他十五篇關於恩典的講章抽出來的:
    
「不要只看你的罪惡而不看你的恩典,儘管它是如何的微弱。軟弱的基督徒看他們的罪惡 過於看他們的恩典,然而上帝看他們的恩典過於看他們的罪惡及軟弱。聖靈說:「你們也聽過約伯的忍耐」。祂本來可以說:「你們也聽過約伯的不忍耐」。但上帝 以祂子民的好來認識他們,不以他們的惡來認識他們。聖經讚揚喇合接待探 子,卻沒有提及她說謊的罪惡。作得好的就得著讚揚,作得不好的則保持緘默,起碼不會用這些記錄去指控他們。當畫家繪畫亞歷山大臉上的疤痕時,他隨即在疤痕 上畫上亞歷山大的手指來遮蓋它。同樣地,上帝也用祂憐憫的手指遮蓋我們罪惡的疤痕。

噢!事奉這樣的一位主真是何等的佳美,當我們作得好的時候祂會賞賜,當作得不好的時候祂又樂意寬恕及不追討。所以,自以為只有很微小恩典的人,要記著上帝絕不會輕看那微弱的恩典,卻要看重它。祂不會吹滅那將殘的燈火,也不會折斷那壓傷的蘆葦。」

我們又可以從他一些未曾出版的講章中看他怎樣論到上帝赦免為罪痛悔的人:

「困窘的良心啊!拿著這話作你的安慰吧:當你在一個四處無人的角落,只有你和上帝在 一起,你認為世上無人像你一樣罪大惡極,就讓這話作你的安慰:無論你的罪有多大,基督的苦難及滿足比它們更大。「基督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紅海淹沒 法老及他所有的軍隊就像淹沒一個人一般的從容。基督之血也像紅海一樣淹沒 所有敵軍那些又大又多的罪就如淹沒一個細小的情慾。或許你需要為悔罪而灑更多的淚,但基督卻不需要為贖罪而流更多的血,因為藉著祂到面前來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

使徒在羅馬書五章中的誇勝,其意思是那能使我們滅亡的罪及不上基督拯救我們的恩賜, 因為你的罪不過是被造之物的罪行,而基督之滿足卻是上帝自己的滿足。你的罪不過是有限的受造物的罪,基督的受苦卻是一位無限的中保之痛苦。我們常有一個試 探,就是我們在處理會眾問題的時候常將它們看為純粹肉體或純粹靈性的事 件。其實問題很少是這樣的。然而,清教徒願意將每一個情況仔細分析,決不會尋求一些容易甚至是過份簡化的答案去解決複雜的問題。

我們時常想得著快捷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罪卻令到問題複雜化,對不?我們不能只對我們的會眾說:「拿著這兩節經文回去,明早打電話給我吧」,這樣做只會對他們有害。羅拔哈利斯(Robert Harris)在他二十四篇講論山上八福的講章中,仔細地將謙卑及憤怒的處理方法作出區分。你會發現,若你能夠明白這些講章的內容,是因為清教徒時常在發表意見前先問問題。真希望我們能多效法他們的做法!

「憤怒可分為兩類:合理及可批准的。若一人發的是義怒,有合理的原因不高興,他就不 應被阻止到上帝面前禱告。相反,這人必須祈求上帝潔淨他的憤怒,使他天然的怒氣轉化為屬靈的怒氣。若他的憤怒是無根據及不合理的,他也可以禱告。如何禱 告?他需要在禱告中認罪及為它哀傷,又為它向上帝訴苦並懇求上帝加力去抵制它。若 然他定意抱著怨恨、憎惡、報復的心態,他就根本不在禱告的狀態。若他真是要祈禱,他一早已得了知先在詩篇66:18的 回應了:「我若心裏注重罪孽,主必不聽。」這樣就叫他看到,一個人心裏所想的會影響他的禱告。但若有人發現自己魯莽地動了怒氣,願意自我反省及約束,又為 自己的罪惡感到難過及厭惡,然後求上帝幫助及醫治,我們毫無地問地相信他確能進到上帝的面前,好像一位病人來到醫生跟前求醫治一樣。

問題:但我怎樣發怒才是合宜?向我朋友發怒時要留意甚麼?

答案一:我會從兩個方面回答。首先,消極地,我們不可()因為合理的事向別人發怒,因為這是魔鬼的憤怒;()因為一些中性的事發怒,因為上帝准許我們作這些事時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空間;()因為別人一些天然的或不可避免的缺點發怒。若我們因這些事向別人發怒,就是忘記我們自己也是人。

第二,積極地,我們只可為罪發怒,而那些罪是頑固的、固意的及藐視性的;就如他固意地不受規律約束,也不接受人勸告。我們只可以為這些罪發怒,因為藐視是惹上帝怒氣的一種罪,如之前我們說過。」

正如你們所看到,這些區分不但是很重要,而且在處理我們的靈性問題時更是必需的。我們若能倣效他們的榜樣就好了。現在讓我用基斯杜化勒的勸導來澄清一些人以為這些古老的清教徒是硬著心腸、自命不凡、死守規條及冷峻陰鬱的錯謬觀念。這篇講章的經文是在路加福音11:28,論述聽了上帝的道又遵守之人的福氣:

「但你會說:「若只有那些聽了上帝的道又去遵守的人才有福氣,那麼這些有福的人如何 找得著呢?因為世上活著的人有誰能夠完全遵守及活出他們所聽見的?我聽過很多被斥責而我卻無法仰制的罪惡。我聽過很多催促我們履行而我卻履行不來的責任。 我聽過很多勸勉我們去運用而我卻運用不到的恩典。既然沒有一個人能遵守他 所聽見的,那麼人怎能得著上帝的賜福?」

回答:若然你是活在行為之約(covenant of works)下,你永遠也不會蒙上帝賜福,因為你永不能完全地遵守你所聽見的,而這正是行為之約所要求的,它要求每一個人個別地及完全地遵守所有律法。但有一件令你安慰的事你該知道,就是你現在是在恩典之約(covenant of grace)下,這約不需要你完全地遵守上帝的律法,它只需要你誠懇地遵守;這約接受人願作的心。噢!請你記著,你不是在行為之約下,乃是在恩典之約下,它接受基督為你受苦及所作的(若你是基督徒)當如你個人作的一樣。

雖然基督真的曾對那年青人說過:「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19:17), 但你要知道基督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祂知道那青年人抱有法利賽主義的心態及他認為救恩是靠善行而得著的。但假若基督向我們每一個人說:「你若遵守我每一條 誡命,就可以進入天國;若你犯了任何一條誡命,就永不得進入天國」,願上帝憐憫我們!我們全都要永遠滅亡了。但基督卻是說:「信而得救。」所信的事是指應 許,不是指行為(4:16)。所以安保斯(Ambrose)經常這樣說:「讓我們盼望因著信心而得赦免,不是因著還債而得赦免。」

簡言之,你該盡力叫你的良心遵從你所聽到的,為你無法滿足上帝的律法而悲傷,為你不 能作得更好一點而哀慟;接著上帝就會說:「雖然你不能完全遵守我的律法,但我的兒子已經為你遵守了。我接受祂的順服作為你的順服,祂的義作為你的義。」 噢!這是何等的恩典及憐憫呢!無論有多少令人灰心沮喪的事壓著你,這話也足以 使你心靈歡呼鼓舞!為著你的安慰,讓我再一次告訴你,若你用誠懇的心竭力遵行你所聽到的,上帝會接受你所作的如同你已經完全遵行你所聽的一樣。若你心裏真 的渴望聽從上帝的旨意及遵守祂的誡命,上帝會視這心意如同你真實地作了一樣。

聖經中有一段很值得我們注意的話:「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來11:17。實際上亞伯拉罕並沒有如經文所說獻上他的兒子,但因為亞伯拉罕的心真是想著要這樣做,他心裏真是渴望及決意聽從上帝的命令,所以聖經就說是他作了!你這跟隨亞伯拉罕之腳蹤及效法他信心亞伯拉罕的兒女啊!讓這真理成為你的安慰,就是你心裏的渴望及立志會被上帝算為你真實作了的。若你渴望禱告得更好、聽得更好及行得更多的話,上帝就會看你是真實作到了一樣。

在恩典的約中,基督的義及基督作成的滿足抵消了上帝公正的審判。擔保人受了懲罰,負債者得以脫身。「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53:6, 5。使徒約翰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裏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約壹2:1-2。所以在行為之約中失落了的罪人可以找到救助他們的恩典。在恩典的約中,上帝接受願作的心。祂在這約中不再為著每一件罪而嚴厲地抵制罪人,使他們離開祂的恩惠,相反的,「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詩103:13。意思就是,上帝會憐憫那些相信祂的約、努力遵行祂旨意、逃往祂那裏要得赦免及接納的恩典、為他們的罪悔改及承諾聽從上帝話而行的人。因為在這約中有赦免及憐憫留給那些痛悔的罪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