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1年9月11日 星期六

禁食的需要

 

上帝的工作,不是人研究的成果,也不是在會議室計畫的結晶,而是禁食禱告的時候,得上帝的指示。

 

當人的力量和智慧停止的時候,上帝的大能就開始運作。正如聖經所說的﹕“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

 

我們要知道,建造上帝的殿,與照人意建設商店不同。要記得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這仍然是今天建造上帝工作的原則。今天誠然是科技長進的時代。但這一切人的智慧和力量,不足以達致今世的平安福樂,和靈裡的永遠盼望。認識人的極限,催迫我們尋求上帝。看看罪惡何等猖行,魔鬼加緊的工作,上帝家荒涼,道德衰落。正因如此,“耶和華說﹕‘雖然如此,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我’。”(珥二﹕12)

 

我們最需要的,是聖靈的大能澆灌,空前的大復興。

快樂歌

 


  1. 快樂,快樂,我們崇拜,榮耀慈愛大主宰;
    心靈開啟在主面前,如同花朵向日開。
    愁霧疑雲,罪惡憂驚,懇求救主盡除清,
    萬福之源,永樂之主,求賜光明滿我靈。
  2. 環繞主座萬物同歡,天地反映主榮光;
    天使,星宿繞主歌唱,不住崇拜永頌揚;
    四野森林,低谷高山,青翠草原及海洋,
    清歌小鳥,輕注流泉,喚醒我們同歡唱。
  3. 主願給與,主喜赦罪,永受祝頌永施恩;
    主是生活喜樂源頭,賜人安息海般深;
    神是父親,基督是兄,愛中生活皆主民;
    求教我們相愛相親,同享人生大歡欣。
  4. 晨星引起偉大歌聲,普世萬民都響應;
    天父慈愛統治我們,弟兄友愛繫人群;
    一同前進,歌唱不停,忠勇爭戰勝利軍;
    歡欣樂曲,導向光明,同唱凱歌慶永生。

引自http://www.mbcsfv.org/chinese/library/hymncampanions/084.html

 

*****************************

 

    我喜歡大調之聖詩,讓人有勇敢向前與光明之感覺。尤其在這段心中感傷的日子,懇求主的恩光照耀,『愁霧疑雲,罪惡憂驚,懇求救主盡除清,萬福之源,永樂之主,求賜光明滿我靈。』

 

 

日落之那邊

 


日落之那邊
Beyond The Sunset

日落之那邊,賜福之早晨,在天堂樂境,與主相親;
Beyond the sunset, O blissful morning, when with our Saviour heaven’s begun.
勞碌盡完畢,榮耀之黎明,日落之那邊,永遠歡欣。
Earth’s toiling ended, O glorious dawning, beyond the sunset when day is done.
日落之那邊,雲霧盡消去,無風暴威脅,無憂無慮;
Beyond the sunset, no clouds will gather, no storms will threaten, no fears annoy.
榮耀快樂日,永遠快樂日,日落之那邊,歡樂不息。
O day of gladness, O day unending, beyond the sunset eternal joy.

日落之那邊,主親手引領,到父寶座前,見父榮面;
Beyond the sunset, a hand will guide me, to God the Father whom I adore.
同在榮耀中,主伸手相迎,美麗的那邊,直到萬年。
His glorious presence, His words of welcome, will be my portion on that fair shore.
日落之那邊,故人樂團圓,親愛者久別,歡喜相見;
Beyond the sunset, O glad reunion, with our dear loved ones who’ve gone before.
在天家美地,不再有別離,日落之那邊,歡樂永遠!
In that fair homeland we’ll know no parting, beyond the sunset forever more.

 

http://www.mbcsfv.org/chinese/library/hymncampanions/154.html

************************

        “死亡不是光的滅絕,而是燈的熄滅,因為黎明已經來到.”

        這是蔣夫人曾說的一句話: "夕陽西沉,夜幕漸深,黎明也不遠了.到那日,你和所愛的人將再相見,永不分離."

       


   

與主同在(Still, Still with Thee)


 

小鳥啼明,白日初回黑障開,

晨光破曙,主仍與我同在;

美勝清晨,麗勝白晝的光彩,

即此寸心,長覺與主同在。

 

與主同在,玄妙神奇蔭影中,

靜對自然,體會造化之工;

與主同在,莊嚴虔誠契合中,

朝露晶瑩,此中天趣無窮。

 

勞苦工完,靈魂疲乏睡意生,

雙眼倦揚,還自仰望天庭;

在主恩中,宵眠甘美而安寧,

更甘美者,醒來主仍相親。

 

最後一天,正當那榮耀清晨,

我靈初醒,不見塵世黑陰,

片刻之間,領略光明美萬分,

我心樂悉,永遠與主相親。

 

引自: http://www.mbcsfv.org/chinese/library/hymncampanions/106.html

 

********************

 

    “與主同在”是基督徒生命之所以美好之原因!

 

    相信美圓如第三段歌詞所說︰

 

勞苦工完,靈魂疲乏睡意生,

雙眼倦揚,還自仰望天庭;

在主恩中,宵眠甘美而安寧,

更甘美者,醒來主仍相親。

 

    而我們都有美好之盼望,如第四段歌詞所說︰

 

最後一天,正當那榮耀清晨,

我靈初醒,不見塵世黑陰,

片刻之間,領略光明美萬分,

我心樂悉,永遠與主相親。

 

    當然我們在世的經歷如前兩段歌詞所說︰

 

小鳥啼明,白日初回黑障開,

晨光破曙,主仍與我同在;

美勝清晨,麗勝白晝的光彩,

即此寸心,長覺與主同在。

 

與主同在,玄妙神奇蔭影中,

靜對自然,體會造化之工;

與主同在,莊嚴虔誠契合中,

朝露晶瑩,此中天趣無窮。

 

    是的,當我們面對人生之各樣問題,不要忘記祂是“以馬內利”的主,祂是道成肉身與人同住的上帝,藉由聖靈內住,伴我們同行!

 

 

禱告的能力

 

祈克果 (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 說:“禱告不會改變上帝,卻改變禱告的人。”


  又說:“在這世界之外,有一個‘亞幾米得’力點:是那小小內室裏真實禱告者的誠心祈求,可以舉起世界,轉移它的軌跡。”


  他這話反應古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兼發明家亞幾米得 (Archimedes, 287-212 B.C.) 的豪語:“給我一個立點,我可以轉移世界。”

但願基督徒有這樣的壯志豪情;不過,我們必須先有立場,有信心,肯禱告。

[求主賜負擔]

 

  今天的教會,如果還有轉移世界軌跡的負擔,必須認識用人力推動的努力無效,放棄自己的辦法,回到內室。我們必須承認,用人為的方法,屬地的智慧,絕對沒有可能改變世界的現狀,把世界拉出混亂的深淵,推進到正確的軌道。


  愛因思坦 (Albert Einstien, 1879-1955) 晚年,在主持“進深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有天傍晚,他正在普林斯敦大學校園散步的時候,一個當時在作研究的學者遇到他,向他請教在核子能以外,還有甚麼新的能源好探研。愛因思坦站住,鄭重的說:“祈禱的能力!”


  我們所需要的,就是相信上帝的能力,藉著禱告,尋求上帝的面和祂的能力,發現祂的能力。禱告的能力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達到極遠的地方;超越時間的限制,功效延至久遠。甚至可以說:沒有禱告的教會事工,是無意義的浪費!


  我們的世界,已經走到了末路。我們的方法,也是到了盡頭。我們人類的科技進步,可以升上太空;但我們的道德,卻每天創立新的低點。

[迷失的世代]

 

  蘇魯金 (Pitirim A. Sorokin, 1889-1968) 稱今代追求物質文化的人,是“文明的野蠻人”。用簡單的話說,正像是群狼爭食,忘記了上帝,忘記了道德,哪能有甚麼盼望!


  一百多年前,憤世嫉俗的美國哲學家楚儒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稱他當世的人,是一群貪婪瞎眼的草原豚鼠。這很難說是恭維的話,但不幸卻恰切的表達今天人類的情形:看不見屬天的盼望,只知爭逐現世的利益。


  主耶穌眼中當世的人,卻是不同:

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太九:36-38)

  主憐憫人,吩咐門徒“當求”,首要的是禱告。因此,教會的責任,也更為重大。站在二十一世紀的門口,我們可以看見復興的雲朵已經升起,像銅一樣的天要開了,滋潤大大地的雨,即將傾降。全世界現在每天都有將近二十萬人,得救歸入主的國度。上帝在聽祂兒女的禱告;我們須要有更多禱告的人,更多的禱告。


  在現今的世代裏,教會如果想要為主見證,為主發光,必須回到內室,向主呼求。只有從主面前的兩棵橄欖樹,流出金色的油來,才可以使金燈台發出光來;不是燈殘油盡的可憐景況,而是發光輝煌,並且建成聖殿(亞四:14)。


  那古老的智慧到今天仍然適用,因為是萬軍之耶和華說:

“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
  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2021年9月5日 星期日

基督教的寂靜派與敬虔派

 

    基督教寂靜主義(Quietism)是十七世紀在法國發起的宗教運動,初始者為西班牙神父莫理諾(Miguel de Molinos, 1628-1696),其主旨在於追求達到與神契合,完全被上帝充滿;所經由的途徑,為消滅自己的意志,以處於絕對被動狀態,使犯罪成為不可能。為此要在上帝的面前完全安息,反對外面活動,時常有發自內心的祈禱,注重純潔的信與愛。不過,這類教導理論上似屬靈,在實行上,把靈,魂,體極端分開,則出了問題。1687年,莫理諾被教廷拘審,罪名是因他教導異端,因其聲稱即使其涉及性的放縱,僅為肉體的被動行為,不負道德責任,可諉過於魔鬼,內心亦屬清潔無辜。莫理諾面對各項指控,起初還頗多辯解,後則持緘默,被判入獄瘐死。所收為證據的信約有兩萬件,表示其牽涉範圍之廣,內蘊不便深究,則作為案檔。不過,這神秘主義的教導,頗似早期教會的諾斯替派(Gnosticism),其同路人沒有就此消失腳蹤。

 

    蓋恩夫人(Mam. Jeanne-Marie Bouvier de La Motte Guyon, 1648-1717)年十六時,嫁於雅各蓋恩爵士(Jacques Guyon, Seigneur du Chesnoy),二十八歲早寡。她從早年即傾心於寂靜主義,寡居後,離開了孩子,由教士拉空(Fr. Francois Lacombe)伴同,遊行歐洲瑞士等地,近五年(1681-86)。拉空於1687年被判繫獄至死。寂靜主義被禁,蓋恩夫人也短期入獄;因得法王路易十四的第二位王后關說,及芬乃倫大主教的着力為其辯解,獲釋出獄,並與王族中人有交往。1703年,她到了Loire河谷的文化古城Blois;當年的少女貞德(Joan of Arc),在那裏起兵,抗擊英軍解奧梁之圍。蓋恩夫人則在那裏靜居,度過其生命中最後的十年,留下著作達四十五卷,包括最為普及的簡易祈禱法。

 

    芬乃倫(Francois de Salignac de La Mothe Fenelon, 1651-1715)出身貴族門第,曾開女子教育之先河,主持女子學校。被選為法國學會,及大主教,備受人尊敬,任王子師傅。1688年,與蓋恩夫人為友,尋求內心屬靈生活。芬乃倫是寂靜主義的支持者,反對強迫加於信仰,曾經屢次為蓋恩夫人辯護,以至失歡於庇護他的權貴,並被教皇貶斥。

 

    寂靜主義在於其寂靜得名,而沒有沙漠教父的屬靈深度,也不甚着重苦修;其明顯的缺點是不多注重聖經,缺乏系統了解;其跟從者每有近似諾斯替派的驕傲,容易高舉亮光。其衍生的嚴重錯誤,是嫁給基督的教訓,其實只要稍微查考,就知道聖經中從未有此類教導,絕不曾說到個人嫁基隨基,而是教會集體的為基督新婦,還是要將來婚娶,絕不同於佛教以為名。此說影響羅馬教及更正教的部分女信徒,產生性自戀的變態傾向,從默想尋求心理安慰與精神寄託,並使人以寂靜為屬靈。不幸,近年華人信徒中,竟產生委身之說,取代奉獻,隱沒活祭的意義。有人稱其精神狀態近於另一法國人所創枯依主義(Emile Coue, 1857-1926),其脈絡有待詳查。

 

    寂靜主義對於教會,發生真正的積極影響不多;容易與此名稱混淆的敬虔主義,是另一回事。寂靜者可能不是壞人,也可能是死人,為善作好的是稱義的好人,正如基督耶穌所說的:好樹結好果子

 

    聖經說: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各書1:27

 

    敬虔派則與寂靜派不同。產生於宗教改革之後,不認同基督徒以君主之信仰為信仰,也不滿足於形式的改革和教階教制,而重個人信仰。

 

    敬虔主義的先驅亞諾德(Johann Arndt, 1555-1621),為路德宗教會神學家,以為僅隨從正統信仰還不夠,必須有純正的基督徒生活,品德聖潔和義行,效法基督,並與上帝團契同行。十七世紀歐洲,出版流行最廣的著作,是他的真基督教四書Four Books on True Christianity),極受羅馬教與更正教的共同推重,影響深遠。

 

    亞謨司(William Ames, 1576-1633)就讀於劍橋大學,因注重嚴格的敬虔生活而不見容,逃亡荷蘭,教導敬虔神學,所以被稱為荷蘭敬虔派。

 

    德國敬虔運動,在斯賓耐(Philipp Jakob Spener, 1635-1705)領導下建立並發展。斯賓耐的思想初受亞諾德影響,繼而融會英國清教徒教牧貝克斯特(Richard Baxter),在法蘭克福開始敬虔派聚會(Collegia Pietatis),鼓勵基督徒追求屬靈長進,禱告,讀經,砥礪品德,並藉其著作與路德宗教牧交通。1686年,斯賓耐並膺任宮廷教牧。不過,敬虔運動的發展,注重品德,指斥罪惡,特別是宮廷的腐化生活,引起部分宗教人的嫉妒反對,更因其指責當權者的不當行為,只得晚年移居柏林。這與作三一頌Doxology)的肯恩主教(Thomas Ken, 1637-1711)相似,不見容於不同道者。

 

    1694年,普魯士選侯建立新浩邑大學(University of Halle),依循敬虔主義宗旨。弗蘭奇(August Hermann Francke, 1663-1727)是斯賓耐有遠見與才具的追隨者,經其推介主持校務,擴展頗有規模,造就了不少門徒。

 

    辛森道夫伯爵(Nikolaus Ludwig Count von Zinzendorf, 1700-1760)是這所大學的傑出校友。像提摩太一樣,他的曾祖母,是斯賓耐忠誠的擁護者之一;他受教於弗蘭奇門下;他的妻子Erdmuthe Dorothea of Reuss-Ebersdorf與他志同道合,是敬虔派的信徒,且熱衷於聖詩創作。辛森道夫繼承了部分祖母的產業,在其領地上,收容捷克和莫拉維的難民,建立教會,後來稱為莫拉維弟兄會(Moravian Brethren)。這小小的團體,竟發展而成為世界性的宣教差會,到荷蘭,西印度諸島等地,遠及美洲印地安人中宣道,辛森道夫自己曾親冒海上風濤之險,前往美洲,為宣教事業,幾乎傾家蕩產,於世界宣教史留下甚深的印記。

 

    青年的約翰.衛斯理牧師(John Wesley, 1703-1791),於1735年,往美洲殖民地喬治亞宣道。航行中,遇到風浪。約翰內心不能平靜;而同舟的莫拉維亞弟兄們,竟然安詳的面對可能的死亡,留給他印象很深。到達喬治亞後,雖然忠心事奉,結果卻於1737年,無功黯然而歸。到達倫敦,遇到莫拉維差會的弟兄鮑勒(Peter Bohler),告訴他因信稱義的單純信心。在愛德門街(Aldersgate Street1738年五月二十四日的聚會中,約翰經歷奇妙的轉變,並與他的弟弟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 1707-1788),成為蒙上帝使用的器皿,共同發起英國的大復興,即循理宗運動,史家認為此使英國免於法國大革命暴民亂政的血腥事件。衛斯理兄弟牛津大學的晚期學友喬治.威特腓(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不僅在英國先驅戶外佈道,更數度橫渡大西洋,促成美洲殖民地的屬靈大覺醒。

 

    另一敬虔運動的公誼會(Society of Friends,或稱Quakers),為英國的福克斯(George Fox, 1624-1691)所創始。他目睹宗教及政治的黑暗,人民品德低落,因此提倡注重內裏生命,順從裏面亮光引導,主張不分性別,階級,倡種族平等,因此反對歧視和奴役,信徒有誠信生活見證,和愛心服務,並反對戰爭,惜不充分重視聖經。美國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州即為公誼會領袖威廉.佩恩(William Penn, 1644-1718)所創。公誼會不注重聚會的儀式,但其影響世界,遠超過其人數比例。

 

    冰冷的教條,僵化的禮儀,自然不是真正基督教。基督徒的目標,是敬愛上帝,效法基督,遠世俗,愛世人,是行十字架窄路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