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默想的操練

 
「真正的默想不是心理學的幻覺,乃是神學的恩典。」                --梅頓(Thomas Merton)

  我們的對頭撒但著重三件事:喧囂、匆忙、和擁擠。心理分析家容格(C.G Jung)曾說:「匆忙不是屬乎魔鬼的東西,它本身就是魔鬼」。

1.聖經的見證

  聖經的作者對默想的操練肯定熟悉。默想的意義:聆聽上帝的話語,反省上帝的事工,演習上帝的作為,沈思上帝的律法等等。在每種意義上都強調行為的改變,這種改變是我們與永活的上帝相遇的結果。悔改和順服都是聖經對默想之任何理解的基本特色。(詩一2,六十三6,一一九97、101、102、148;創廿四63;撒上三1~18;王上十九9~18;賽六1~8;耶廿9 )與上帝的心親近的人。上帝對他們說話,不是由於他們有特別的技能,而是由於他們樂意聆聽。

  在一種極其忙碌的事奉中,耶穌習慣「獨自退到野地去」(太四1~11,十四13、23,太十七1~9;可一35,六31;路五16,六12,廿六36~46 )祂找到祂的天父;祂聆聽天父的聲音;祂與天父交通。祂也招呼我們這樣做。

2.聆聽與順從

  基督教的默想,極簡單的說,就是能夠聆聽上帝的聲音以及順從祂的話。這位宇宙偉大之上帝,這位萬有的創造主,渴望與我們團契。時候滿足,祂建立了一種活的團契,在祂與父之間的親密關聯中,耶穌成為我們聆聽和順從的生活之實況的典範。(約五19、30;約十4,十四10)

  耶穌在復活和升天以後繼續行事和施教。這便形成了默想的聖經基 礎,而那奇妙的信息是,耶穌沒有停止行事及說話。歷代聖徒都為這事實作見證。歷代聖徒對這種恆常團契的大喜生活所作的見證,奇妙地彼此一致。假如我們忽略 了那麼親切的邀請,不親自去體驗「耶穌基督的深度」,那真是愚不可及的事。

3.默想之目的

  金碧士說,在默想中,我們「與耶穌之間熟悉的友誼」日漸增長。在默想中所發生的事是,我們製造了情感和靈性上的空間,容許基督在我們心中建造一間內在的聖所。這種內在的團契能改變內在的人格,使我們的欲望和渴想會越來越與祂的方式相配合。

4.東方的默想與基督教的默想的差別

  東方的默想企圖使心中空無一物;基督教的默想則企圖在倒空心胸以後再加以充滿。這兩種觀念有基本的分別。  

東方默想著重與世界分隔的需要。它們強調要喪失個人的特徵而與「宇宙的心」相融和。它們渴望解脫此生的重擔和痛苦,達到涅槃的不費氣力、寧靜不動的福樂境界。東方宗教的最後目標是與世脫離。

  基督教的默想遠超乎分隔的意念。單想到分隔便有一種危險,正如耶穌所說的一個故事,那故事說到一個人倒空了內在的邪惡,但沒有用善良去充滿它。(路十一24~26 )

  分隔是不足夠的,我們還要進一步的去「依附」。與我們周圍的混亂分隔,目的是要與上帝以及其他人類有更豐富的「依附」。

  彭威廉(William Penn) 說:「真正的敬虔不會使人遠離世界,乃是幫助人在其中活得更好,並激動他們努力去把世界『修補』」。

  默想時常會給人提供一種極其實際的見識,默想賦予我們一個更廣 闊、更平衡的角度去正視人生。也許最普通的誤解是把默想看作一種心理操縱的宗教形式。如果你覺得我們住在一個純粹物質世界中,你會看默想是一個好的方法, 去獲得一種前後一致的最初腦波模型。可是,如果你相信我們住在一個由那位無限而具有位格的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中,並且相信那位上帝喜歡我們與祂聯絡交通,那 麼你便會看默想是愛人與被愛者之間的聯繫。

  這兩種默想的概念是完全相反的。一種是把我們侷限於完全屬人的 經驗中,另一種則是使我們上升,進入神--人之間的相遇。一種是說到潛意識的探索,另一種則是說到「安歇於那位我們所找到的、愛我們、與我們相近、來到我 們中間、吸引我們歸祂的主那裏」。兩者都似乎含有宗教的意味,甚至採用宗教的術語,不過前者至終不能容納屬靈的實體。

5.渴望上帝活潑的聲音
  人類似乎有一種不斷的趨勢,就是讓別人為他們向上帝講話。我們 得到二手的信息便覺滿足。這種方式可以讓我們省了去改變,因為到上帝面前必須改變。這種辦法使我們享有宗教的體面,但不必要求在道德上改變。人們都迷戀於 這種間接的宗教。這就是為甚麼默想對我們有那麼大的威脅。它大膽地號召我們親自到永活上帝的面前。它告訴我們,上帝繼續不斷地說話,並且想對我們說話。

  我們如何能得到渴慕聽祂聲音的心志呢?「這種想要轉向上帝的渴慕是一種恩賜」。尋求和得著那「恩賜」,乃是唯一能推動我們在內在的旅程中繼續前行。而正如阿爾拔(Albert the Great)所說的:「聖徒在默想中對默想對象之愛,乃由上帝的愛所點燃」。

6.聖化想像力

  藉賴想像力,我們最容易隨著思想下降,進入心中。蘇格蘭宣道家衛德(Alexander Whyte )說: 「這是屬上帝的職分,也是基督徒想像力輝煌的服役」。想像力有助於穩定我們的思想,集中我們的注意。有人反對採用想像力是因為覺得它不可靠,甚至擔心它會 被那惡者所利用。另一種採用想像力的擔心是,誠恐人們加以操縱,甚至自己騙自己。這種擔心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我們必須全然靠上帝,我們在尋求按照上帝的思 想去思想,以在祂面前為樂,喜歡祂的真理和法則。

7.默想的準備

  有適當的默想時間嗎?需要在每天抽出部份時間作正式的默想。這種事工涉及整個生命。默想的禱告是一種生活方式。古教父常常說到「聖潔的閒暇」(Otium Sanctum )。它是指生命中一種平衡的感受,雖然經過整天的活動,仍舊能夠保持平靜,又能夠悠閒地抽時間欣賞美,也能夠調整我們自己的步伐。

  默想的「地點」該怎樣呢?找一個安靜不受騷擾的地,不要有電話,能夠看樹木和花草的地方,一個固定的場所。

  默想的「姿勢」當如何呢?最好的辦法是找出一種自己覺得最舒服,又最不會分心的姿勢。不管怎樣做,目的乃是把身體、情感、心意,和靈性的注意,集中於「顯在耶穌基督面上的上帝榮耀」上面(林後四6 )。

8.默想的方式

  所有靈修名家都認為,默想聖經乃是各項默想的核心,其他各種默想方式都藉此而保持正確的看法。聖經的默想集中於把經文主觀化和人格化。以一顆謙卑的心接納對你說的話。潘霍華說:「……正如你不去分析你所愛之人的話,只是按所說的全部接納,照樣,你要接納聖經的話,像馬利亞一樣,存在心裏,反覆思想。就是這樣。這就是默想」。

  一件重要的事是,要抗拒把許多經文膚淺地輕輕掠過的試探。潘霍華勸告我們,花整個星期研究一節或一小段經文。採取一件事蹟,或者一個比喻,或者幾節經文,甚至單一個字,讓它在你心中植根。尋求在生活中體驗這經文。

  時常要謹記,我們不是以消極的旁觀者的身分進入這故事中,而是積極的參與者。我們也要謹記,基督確實與我們同在,教導我們、醫治我們、饒恕我們。衛德宣告說:「用聖潔的油膏抹你的想像力,你再次打開你的新約。有時你是稅吏,有時你是浪子……有時你是抹大拉的馬利亞,有時你又是廊上的彼得……直到你的全部新約,都成為你自我的描述」。

  另一種默想的禱告是默想宇宙萬物。意即宇宙萬物的創造主,藉著祂所創造的世界,向我們顯示祂的榮耀。

  第三種默想方式,它是默想我們這個時代的事件,尋求領悟它們的意義。我們有一種屬靈的義務,就是要洞察事件和政治壓力的內在意義。其目的不是要獲得權力,乃是要獲得先知的明見。要完成這種默想方式,最好的辦法是,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

9.進一步研究

  默想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聽見上帝。默想是聆聽、感受、留心基督的生命和光輝。這正是我們信仰的核心。討上帝喜悅的生命不是一套宗教責任;它是聆聽祂的聲音以及順從祂的話。默想把通到這種生活方式的門打開。高賽德(Jean-Pierre de Caussade )寫著說:「還剩下一項責任。那就是專心一意注視所揀選的主人,而且繼續不斷地聆聽,好叫我們能夠了解、聽見,並且立即順從祂的旨意。」

  默想其特色是反思多過研究,聆聽多過思想,釋放多過緊握。在默想的操練中,我們邀請聖靈來到,在我們心中運行--教導、潔淨、安慰、責備我們。

默想的光輝。出廿四15~18
默想的友誼。出卅三11
默想的恐懼。出廿18~19
默想的目標。詩一1~3
默想的安慰。王上十九9~18
默想的識見。徒十9~20
默想的狂喜。林後十二1~4

屬靈的操練:釋放之門

  「我把一生當作過客,朝永恆前進。我本是按上帝的形像造的,但那形象被貶低了,因此需要受教,才懂得如何去默想、崇拜,和思維。」--坎特伯利大主教:坷垠(Donald Coggan)

  我們這個時代的禍因是淺薄。今天最迫切的需要,乃是有深度的人。喜樂是一切操練的主調;操練之目的是要把人從那令人窒息的自私自利和恐懼的奴役中釋放出來。屬靈的操練基本的條件是對上帝有渴慕的心。(詩四十二1~2)

  內心渴想進入深處,去探索那屬靈練的世界的人,立即面臨兩種困難,第一是哲學上的:人們對達到物質以外境界的能力大有懷疑。並且對非物質的世界懷有成見。第二個難題是實踐方面的:我們簡直不曉得如何去探索內在的生命。

  不過,懂得操練的技巧,並不意味著我們在實行這操練。屬靈的操練乃是一種內在的和靈性的實體,要達到靈性生命的真實境界,內心的態度比技巧重要得多。蒙上帝悅納的生命不是去完成一連串的宗教責任。我們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去經歷一種與上帝親密聯絡交通的生命。

1.   積習的奴役

  習慣上我們認為罪乃是個人對上帝不順服的行為。但保羅在羅馬書中時常把罪當作折磨人類的一種情況(參羅三9~18)。罪,作為一種情況,藉著「身上的肢體」顯明出來;那就是身體的積習(羅七5以下)。沒有一種奴役能與積習的奴役相比。

    運用意志力在對付根深蒂固的罪的積習上永不能成功。「當你在精神上抗拒任何不良的或不受歡迎的情況時,你便賦予它更多的力量--它便會使用那力量去對抗你,你便會按那抵抗力的程度,耗盡你自己的資源」。

  憑藉意志,人們能夠暫時有好的表現,可是遲早在不經意中,「閒話」會漏了出來,把內心真實的情況顯露無遺。意志力不能抵抗閒話和漫不經心的片刻。意志跟律法一樣,有同樣的不足之處--它只能對付外表的東西。它不足以帶來所需要的內心的改變。

2.屬靈操練開啟門戶
  
內在的義乃是從上帝而來的禮物,要以親切的態度去接納。我們裏面所需要的改變是上帝的工作,不是我們的工作。所要求的是內在的事工,只有上帝才能從裏面施行祂的作為。我們不能達到或者賺得這種上帝國的義;那是所賜下的一種恩典。
  
人的努力是不夠的,義是從上帝而來的一種恩賜,不過令人高興的是, 有些事是我們能夠做到的。我們不須陷於進退兩難的境地:或者盡力工作,或者袖手旁觀。上帝己經賜給我們靈性生命的「操練」,作為接納祂的恩賜之媒介。這些 「操練」容許我們把自己擺在上帝面前,叫祂能夠改變我們。

  在道德神學上有一種說法:「美德不難。」只有上帝恩惠的作為接 管了我們的內心,把我們生命中的積習改變了,這話才是真的。我們所作的不過是接納一件禮物,屬神的愛己經進入我們的內心,接管我們的習慣模式。在不經意的 時刻,從我們生命的內在聖所中自然地流露「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22~23)

3.死亡之道:把操練變為律法

  我們的生命必須到達一個地步,我們要把那需要控制別人的永恆重擔放下。控制別人的欲望比任何一件事都會更加引導我們把屬靈的操練變為律法。當我們真誠相信內在的改變是上帝的作為,不是我們的作為時,我們便能放下我們迫切要改正他人的熱心。

  我們的世界極需真正改變了的人。托爾斯泰有一種深入的觀察,他說:「每個人都想改變人類,但沒有人想到改變自己」。

4.屬靈操練的陷阱:
   
1)第一個陷阱是,企圖把各項操練變為律法。沒有甚麼比律法主義更能窒息心靈,使之不能與上帝同行的。各項操練都是對生命的深入感悟,而不是為了控制生命而定的規律。
  
2)第二個陷阱是,不了解各項操練的社會涵義。這些操練號召人在一個被      罪惡敗壞的世界中過順服的生活。它號召我們從事和平,呼籲公義,與貧苦和被剝削了應有的權利之人站在一起。
  
3)第三個陷阱是,把各項操練本身看作具有善良價值的東西。這些操把我們放在上帝面前;它們不會使我們在上帝眼中有何精緻的優點。
  
4)第四個類似的陷阱是,把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各項操練上,而不是集中在基督身上。
  
5)第五個陷阱就是傾向於把某操練孤立起來,高舉它過於其他操練,甚至忽視其他的操練。
  
6)第六個陷阱是,認為這十幾種操練,已把上帝施恩的媒介或方法說盡了。
  
7)第七個陷阱是最危險的。那就是只研究這些操練而不加以體驗。

5.進一步研究

渴望進深。詩四十二篇
受制於根深蒂固的積習。詩五十一篇
受制於根深蒂固的積習。羅七13~25
外表公義的破產。腓三1~16
身體各部所犯的罪。箴六16~19
身體各部所犯的罪。羅六5~14
屬靈操練的勝利。弗六10~20  

基本靈修法


   
靈命的成長沒有捷徑,必須有正確和長期的靈修生活操練。每個信徒皆必須學習靈修,由基本的方法作起。以下是介紹基本靈修法,可分為四個主要的步驟。

一、靈修時間

  敬虔靈修是一種操練靈命的方法,講究有規律性的練習。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就是好規律。

  固定的時間:最好每天有固定的時間靈修,不管是在早上或是晚上。每個人的皆有自己的時間空間來安排靈修。有人選擇在早上,因為這是一天的開始,讓主的話先指導,也是最精神清醒的時刻。有人選擇晚上,因為可以安靜下來。

  固定的地點:習慣的地點使人容易記得這件事,不管是在私人的房間或是交通工具上,辦公室或是附近公園皆可。只要是可以提供人安靜下來的地方。

  安靜的環境:如果無法找到安靜的地點,就必須習慣在熱鬧中安靜自己。

二、選擇經文和細心閱讀

  可以按著聖經的次秩或是靈修工具書所指示的經文來選擇靈修經文。

  接下來,讀經前安靜禱告,然後細讀該段經文。如果是使用靈修工具書,也細心的閱讀書中的內容。

三、對著該段經文默想:默想可遁以下步驟進行

  a.經文主要的教訓/信息是什麼?

  b.有什麼是關於上帝(父-子-聖靈)的真理?

  c.有什麼是關於基督徒生活的指導?有什麼是當效法/當避免的教導?

  例如:默想必須根據經文的資料,路9:10-27:餵飽五千人。
  主要教訓:耶穌藉著餵飽五千人讓當時的人及門徒認識他是基督。
  關於上帝的真理:上帝是一位慈悲的牧者,在靈命甚至肉身上餵飽多人。
  生活指導:門徒承認自己的缺乏和不足,願意來到主面前請求主的幫助。

四、藉著默想所得資料來禱告及激勵自己遵行

  例如:我是否願意常常向主說「我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呢」或是專靠自己的力量去成事。  

  我是否時常吃剩而浪費主在食物上的供應呢?是否「把剩下零碎收拾起來」。

   
以上只是建議一個基本的靈修方法,信徒可以由這基本作起,然後才慢慢發展或找到一個適應自己的靈修方法。

靈性復興的元素和本質


復興的元素
 
今天上帝在我們教會裏施行的復興工作會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在這裏必須小心,因為不同教會有不同的背景與需要,因此籠統的結論很容易變得不著邊際。目前一些號稱為教會帶來新生命的運動提出許多復興的方法,我們不是反對這些說法。我們的目的是要列出一些適用於任何時地的復興元素。以下的提議是根據當代神學家巴刻(J.I.Packer)所著《生命的重整》的論點:

一、重視聖經權威
 
即是意識到聖經教訓是上帝的真理,相信聖經上的 訓誡、警告與提醒、應許與安慰等今天依然是上帝對人類的心意。聖經重新被尊為上帝的話,而不被那新派神學思想弄瞎心眼、違反真理的理論隨意忽略聖經的部份 教導,又愛斷章取義,因此消滅聖靈的感動。任何復興改革總以上帝的召喚開始,脫離主觀和屬靈上的軟弱無能,叫人重新謙卑學習聖經上有關恩典與敬虔的真正教 導,讓人知道這就是得著生活力量的秘訣。
 
二、以認真的態度去看永恆的事
 
天堂與地獄再次成為講道、思想和談話的內容。今生是為將來的永世而活,而腓立比獄卒的那個問題:「我當怎樣做才可以得救?」 將再次被視為人生的基本問題。本世紀絕大部分年間,教會各宗派,不論是自由主義的還是保守的,一直只顧今世的事,以致一般信徒都不思想永恆的問題,反而佔 據基督徒思想的是社會政治、文化、體育運動及賺錢等問題,不是如何積聚財寶在天上。復興改革能帶來轉變:不是令基督退出這些活動範圍,而是根本地改變他們 的觀點,使他們凡事都以上帝的榮耀和永恆價值為首要關注。
 
三、熱切愛慕上帝
 
這愛慕之情超越任何宗教興趣或宗教情感的栽培。人與上帝的關係被視為世上最重要的事情。信徒根據聖經真理,領略到那既是永恆的救主與審判官,又永遠看顧我們的上帝是何等偉大、可畏;這種新的覺醒,除去信徒心中一切僅把上帝視為有用的朋友的低思想。
 
四、喜愛聖潔
 
這是由於信徒自覺罪孽深重,深深痛悔,同時因蒙 上帝赦免、藉耶穌基督的寶血得以潔淨而深表感恩,深切渴望討上帝喜悅。二十世紀信徒不重視聖潔的生活,常作出道德上的妥協、恣意放縱自己、愛奢華、違背承 諾,已令基督徒的道德標準,一如他們周圍世界的道德標準,似乎每況愈下。今日好像甚少信徒會費心思去反省自己的罪; 這種情形實在可怕。
 
五、關心教會
 
基督徒會聖經的角去看教會,以教會為上帝的計劃的中心與焦點,也明白到上帝藉著教會顯明祂拯救罪人、使人成聖的智慧(3:1-12)。 他們深切關注教會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教出現任何形式的不忠、放縱情慾、謬誤的教義、形式主義、混亂或錯誤思想,他們都感到憂傷,必為此事禱告。上帝在祂的 教會裏應受尊崇,不應聖名受損,而教會應該堅定不移,對抗俗世洪流,為救主作見證。上述是普世基督徒在宗教改革時期所關心的事情,在這些時刻,聖徒能夠忍 受任何磨難、甘願冒一切危險,務使教會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六、願意改變
 
不論是由罪到義、從倦怠轉為熱心、傳統模式給新方法取代、或從被動到主動,總之是任何有需要作出的改變。信徒聚在一起讚美上帝、禱告、互相鼓勵,為傳揚基督真道齊心努力。他們彷彿長睡後醒來。他們都奇怪何以自己能夠這麼長時期身心困倦、態度冷漠、表現閒散。
 
復興的本質
 
上帝的復興改革作可以總結為以下四點:

一、改革是上帝親自給人的信息
 
這是撒迦利亞從上帝那裏領受的信息。撒迦利亞書首幾章滿是更新、復興的異象,這些異象觸發加爾文如此說:「這信息完全適用於我們的時代。」
 
同樣,我們也可以把它應用到現今的二十世記末葉。撒迦利亞寫道:「所以耶和華如此說:現今我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憐憫。我的殿必重建在其中,...你要再宣告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的城邑,必再豐盛發達。耶和華必再安慰錫安,揀選耶路撒冷。」(1:16-17)
 
這是外在的改革,是從上帝而來的。不過隨之而來的,如撒迦利亞所說,主也帶來內在的更新。「錫安城啊,應當歡樂歌唱,因為我來要住在你中間。這是耶和華說的。」(2:10)
 
這種從上帝而來的異象帶來教會的改革。
 
二、改革是耶穌的工作
 
啟示錄二至三章所描繪的更新,是耶穌從寶座下來 親近祂的子民,更新他們,使他們能夠勝過他們無法承受的壓力。今天我們需要這樣的更新。我們實在知道得太清楚,罪惡、世俗化思想、謬誤與愚行已經滲透進教 會。教會變得腐敗,需要淨化。屬靈的亮光微弱昏暗。世人道德日益墮落,教會已失去影響力,無法力挽狂瀾。這跟十六世紀多麼不同啊!主耶穌必須一次又一次來 到我們中間,提高道德標準,對抗如洪水般泛濫的罪惡。
 
三、改革是上帝的子民經常要承擔的任務
 
我們不能使靈命復甦,但可以在基督到來改革祂的教會之前為祂作好準備:我們可以遠離謬誤與罪惡,從而為主預備道路,清除路障,鋪平大路,讓上帝暢育無阻地進入我們生命之中。
 
四、改革總以悔改開始
 
即放棄錯誤的行徑,以新的方式尋求上帝。基督在啟示錄的信中向信徒所說的話已清楚表明這點,而舊約時代的屬靈運動事蹟也同樣反映出這個事實。

聖經中的四種關係


這時我們將探討構成靈性的四種基本關係:人與上帝、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其他受造物。
 
一、人與上帝:聖經要求我們歡迎上帝的愛,並要愛上帝
   
有人問耶穌什麼是最大的誡命,他引述申命記6:4-5(12:28-31)說最大的誡命是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聖經中還有許多有關上帝的教導,此誡命卻為最基本的靈命要素。我們應當傾全人之力來愛上帝。
  
但是,上帝是誰?上帝是用祂的大愛創造並救贖我們的那一位。上帝對以色列的愛是溫柔、嫉妒,有時憤怒、有時喜樂的。上帝取肉身成為人,承受辱罵,甚至被殺,為要使人自罪惡、魔鬼、死亡下得到自由。對上帝的描述可以用「上帝是愛」來表達。
 
什麼是靈性?靈修便是歡迎上帝介入我們生命之中,容許這愛來改變我們的習慣、感受及思想,因而得以向先愛我們的上帝作出愛的回應。
 
  可以說靈修的基礎是上帝觀,包括理智及感情上對上帝的觀點。理智上,由我們對上帝本性的觀點,產生出神學信條。感情上,由我們對上帝的觀點,產生出喜怒哀樂的禱告。
 
  聖經提供對上帝基本的認識。可是人在某些層 面能夠認識上帝,有些層面卻超越人的理解能力,二者間的關係十分微妙。一如上帝與摩西的關係一樣:「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摩西 轉到營裏去,惟有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出33:1120
 
  以賽亞承認上帝是奧祕的,但同時也宣稱人是能夠認識上帝的:「你豈不曾知道嗎?你豈不曾聽見嗎?永在的上帝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無法測度。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40:28-29)
 
  聖經中記載對上帝的禱詞,同樣表達出上帝的 可知與不可知的微妙關係。聖經教導人要禱告,也記載禱告的實例。上帝是人可以傾訴的對象,上帝也主動向人說話。聖經中有許多不同形式的禱告,顯示全能的上 帝悅納禱告,並無形式規限。摩西及亞伯拉罕以上帝為友,有時與上帝爭論,甚至討價還價。約伯大膽地質問上帝。詩篇中有悲苦的哀歌,也有喜樂的頌讚。耶穌在 禱告中感謝上帝、求醫治、順服上帝的旨意。他在十字架上被離棄時也向上帝呼求。保羅曾被提至第三重天,卻無法將所見的講出來。這些都顯示上帝是可知的,同 時也是不可知的。這種張力彰顯在後來靈修的歷史中、被稱為上帝的「充分言喻性」(Kataphatic)及「不可言喻性」(Apophatic)
 
  舊約顯示上帝帶領以色列人離開為奴之家,與以色列整個及其中的每個人的立約,啟示十誡,藉先知的口向人說話,但上帝同時也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55:)
 
就上帝可以言喻的層面而言,祂是世界的創造者(創1-2等)、以色列的釋放者(出1-15)、萬民的審判官(詩90:六),凡信祂的人的救主(詩27)。上帝是至聖者(賽6)。 除了這些普世性的層面外,還有一些較為個人性化的層面。上帝是朋友、父親、母親、丈夫。此外,聖經也用一些非人類的層面來形容上帝,例如母熊、母鷹、獅 子、岩石、堡壘、火。有關上帝的象喻都無法盡述上帝的本性,卻是人認識上帝所不可或缺的,但上帝也並非上述象喻中的任何一種,祂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上 帝的位格、聖潔、又真又活的特性,對猶太人及基督徒而言十分寶貴。
 
  新約宣告上帝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我們 不應當視舊約的上帝為憤怒的,新約的上帝則彰顯憐憫,因為新舊兩約都同時顯示上帝的公義及憐憫。新約卻宣告上帝對人的愛大到一個地步,以至上帝降卑成為人 的樣式,成為拿撒勒人耶穌,印證了創世記第一章受造之物為美好的宣告,也印證了人類及文化的價值。因為人雖然受到罪惡的污染,卻進入人類一個特定的時空之 中。
 
  耶穌形容上帝為尋找失羊的牧羊人,尋找失錢 的婦人,以及尋找浪子的天父。他稱上帝為「阿爸父」,是亞蘭文中幼童稱呼父親的用語,近似我們的「爸爸」。可見耶穌在世生活一直保持與上帝親密的關係,他 向上帝禱告,順服上帝,這些都成為門徒的榜樣。他同時也呼籲他們分享他與上帝為一的合一。
 
  使徒保羅說上帝宣稱罪人為義,並藉著聖靈內 住在信徒裡面;祂賜下屬靈的恩賜,結出屬靈的果子。保羅也提出上帝可知的啟示及不可知奧秘。他對於有些真理具有十足的信心,例如他說:「因為我深信無論是 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 上帝的受隔絕;這愛是我們的主基 督耶穌裏的。」(羅8:38-39)他描述上帝對猶太人及外邦人的旨意之後,下了一個結論:「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因為萬有都是本祂,倚靠祂,歸於祂。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阿們!」(羅11:33,36)
 
二、人與自己:聖經要我們愛自己
 
  耶穌說第二大的誡命是「愛人如己」(可12:31;參見利19:18), 重點是要愛鄰舍,但也暗示了要愛自己,有些近代作者企圖校正一些有關自我的錯誤教導,卻矯枉過正,聲稱人應當「先愛自己」,因為除非人先愛自己,否則無法 去愛他的鄰舍,因此人應當先不要理會鄰舍的需要,先處理自己心理上的問題。人應當優先滿足自己心中的慾望,不需要理會窮人的需要。
 
  這種說法完全違反經文本意。但反過來看,耶 穌也並沒有叫人「愛人恨己」。他乃是說人如何正確地顧惜自己,也應當同樣的去照顧其鄰舍。我們須辨明自愛與自私的差別。自愛牽涉到顧惜、滋養、責任、忠 心。自私則是剝削別人及將自己偶像化。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他人的痛苦上不是自愛,忽略對自己身體、心理及靈性應有的照顧他不是自愛。
 
  聖經描述人與上帝、與他人、與受造萬物的關 係,對自我的意義卻未明確定義。詩篇139篇默想上帝與人奇妙的關係,敘述上帝的創造、全知以及全在。創世記指出人有身體以及由上帝而來的生命氣息,此 「氣息」與「靈」為同一字。一般而言,聖經指人為有身體、魂、精神、心及靈的一體,並非如有些哲學家一樣,將這些元素加以獨立區分。不論人如何區分理智、 意志、感情、意識及潛意識、社會及個人,聖經都是以全人為單位。聖經要求全人去愛上帝、事奉上帝、讚美上帝。
 
  聖經指出人是按照形像及樣式被造,可見人是大有尊嚴與價值的受造者。但人墮落後卻受到罪惡及魔鬼的轄制。聖經指出人是受綑綁的,但也應許人能得到自由,因此在聖經明示的信息中暗示了人的整合及醫治。
 
  整本聖經都在呼籲人悔改離開罪惡,新約中最常出現的「悔改」一字意為回轉改變方向。藉著上帝的恩典,人不但多少得以知道是什麼使他們與上帝疏離,同時他得以接受新的生命及方向。
 
三、人與他人:聖經要我們愛他人
 
  耶穌用一個撒瑪利亞人救助路旁傷者的故事來喻第二大誡命。基督教的靈修觀不僅只限於「我的上帝與我」,而且還包括基督徒所寄居的世界中有需要的人。基督徒不但應當關顧窮人,同時也應當挺身而出,為遭受冤屈者伸張正義。
 
  不同的處境需要不同種類型的愛,我們對從電視上才認識到的落在古難中極需救濟的人,我們對他們的愛只限物質上的幫助,並沒有投入個人感情。在我們的親戚朋友及教會中,則有比較特別的關係,需要更加親密的愛。
 
  基督教的靈修觀並非限於個人,同時也是群體 的。聖經從來不將以色列或教會中的個人加以分別出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並非孤立的個人與上帝的關係,而是一個身子上不同肢體的關係。我們如同一個人民般守 主餐,分享主的身體及主的血,教會整體(而非獨立的個人)是基督的身體,聖靈的恩賜乃賜給信徒群體,而非只給個人的。
 
  就靈性的餵養而言,家庭是很重要的單位。我們彼此憐恤及信任,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孩子從家中學習如何禱告,如何靈修讀經,如何彼此饒恕,如何承擔責任。
 
  在信徒的成長過程中,屬靈的朋友也位重要的一席。除了信徒體以外,個別屬靈同伴或導師他能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盲點。別人知道我們的罪時,可以提醒我們,上帝有赦罪之恩,使我們更有能力認罪悔改。由別人口中說出來的恩言,往往比自我肯定更具說服力。
 
  基督徒倫理學研究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現代基督徒所面對的倫理問題十分複雜,我們必須聆聽專家所言,參考基督教的傳統及事例,幫助我們作具體的決定。重點是我們不應將靈性與倫理分開,免得導致靈性是避世、出世、不顧他人、只求自我滿足。事實上,倫理與靈性是不可分割的。
 
四、人與其他受造物:聖經要我們料理全地
 
  創世記兩次記載上帝的創造(1:1-2:4;2:4-25), 肯定這世界及人的存在都是好的。頭七天的記載重宣告:「上帝看著是好的」。第二個記載亦清楚顯示上帝的認可。兩個記載都要人治理全地。現代社會卻為了貪圖 人的方便與舒適,恣意濫用自然資源。基督教世界觀的基礎是「世界是好的,但世界並不是上帝」。有些人因大自然的美麗及能力,視之為上帝加以敬拜。然而聖經 卻要我們敬拜造物主,而非受造物。有些人因為自然界的殘酷及變幻無常而加以輕視或濫用,但聖經卻要我們作自然界的好管家,忠心治理。
 
  基督教靈修並未常給予自然界應得的注意。約翰一書指出:「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2:16)顯然不是指約翰福音3:16上帝所愛的那個世界「上帝愛世界(譯註:原文為世界),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世界一詞最起碼有三種意義:第一是指上帝看著是好的受造萬物(創1);其次是指世界人(約3:16);最後是指人的罪惡。基督教靈修常因第三種意義的而導致誤解。天主教的修士及新教的敬虔主義者嘗試愛上帝而不愛世界。
 
  基督徒常常忽略他們應當治理全地,這是靈性的一部分。詩篇因自然界而讚美上帝(詩104),耶穌使用自然界的比喻(「天上的飛鳥」、「野地的花」),基督徒應當欣賞上帝手所作的工,在生活及經濟上對自然加以維護並料理,免得被入摧毀。
 
  聖經記載有新天新地、肉身復活、受造萬物得贖重生(羅8:19-25)。這些有關末世的教導顯示我們不應當對自然漠不關心,反而應當如同上帝一樣地加以重視,並準備好迎接未後的日子,那時自然界將會經過某種形式的銳變,成為新造的世界。

保羅的靈修

一、保羅必須學習如何裝備自己

保羅得了一次特別的呼召以後(9:3-6),必須悔改順服在主面前。接著他也需要學習裝備自己,他說他曾有三年在亞拉伯曠野(1:17),我們相信這段時間是他安靜學習的時間。

他必須以事奉來証明自己的心志(9:26-30),他也要學習在一間教會中事奉,讓人看見他的事奉如何(11:25-26)

二、保羅依靠聖靈勝過試探

保羅把他自己的經驗告訴信徒(7:21-24),目的是要信徒學習他如何勝過(7:25)。這是他必須親自去克服勝過的試探,也學習從得勝中認識上帝的能力(8:11,17)

三、承認自己的軟弱,學習順服

保羅提出他身上有一根刺(林後12:7),雖經過多次的禱告主並沒有把它拿開,反而學習如何依靠主恩典(林後12:9),也必須藉著這軟弱去學習順服。

四、完全擺上的事奉心志

我們發現保羅是被安提阿教會設立差派出去傳福音(13:3)。後來有多次的宣教行程。在這些行程中遇到許多的苦難(林後11:21-33)

保羅說他的一生是以基督為至寶的(3:8)。也說明「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1:21)
   
保羅的事奉是以一種獻祭的方式去認識(2:17-18)

五、在困難中學習得勝的生活

在監獄裏,保羅不只是吩咐信徒要喜樂(2:18;4:4),而且他自己也要喜樂(1:18)。為了事奉主,他的一生充滿了困難(林後11:23-33),但是這些困難並沒有使他放棄,反而更加勇敢(林後11:21)

主耶穌的靈修


「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
 
讓我們討論耶穌的靈修生活,看看有什麼地方是可以效法的。
 
一、耶穌遵守當時的宗教要求
 
按照福音書的資料,耶穌表面的形像就是一位遵守猶太宗教儀式的人。
 
耶穌在安息日常到會堂去敬拜。清楚記錄的一次在迦百農(1:21;4:31),另一次在拿撒勒(4:15)。他似乎是受會堂群眾歡迎的人,不只是讀經講道,也行神蹟和醫治(1:39;4:23;4:44)。他也在逾越節到連同朝聖的人上耶路撒冷去,並到聖殿去,也在聖殿走廊教導(11:15;14:19;21:12;26:55;19:45;22:53)。可見在會堂和聖殿中,他是一位教師。他的門徒也在耶穌升天之後到聖殿去(24:53),並且是時常去(2:46),也在禱告時間去(3:1)
 
他不只說明如何來到聖殿禱告,也力行說明如何作私人的禱告;在曠野(1:35;5:15),在山上(6:46;14:23;6:12),在客西馬尼園(14:32-41;26:36-44;22:41-45)
 
他也遵守逾越節的晚餐(14:12-16;26:17-19;22:7-15)。認識到他的穿著是遵守摩西的律法(15:38-40)。耶穌也遵照當時的要求,像其他分散各地的猶太人一樣,繳交半塊錢(連同彼得是一塊錢)的稅項(17:24-27)
 
這一切記錄足夠說明福音書的作者有意指出耶穌是一位遵守當時宗教活動的猶太人。
   
二、耶穌超越當時律法的要求
 
在耶穌的時代,律法已變成了繁文縟節。猶太教把摩西五經的律法與訓誨共化成613條。有248條是應當履行的(Mandatory Commandments),另365條是禁止行的規條(Prohibitory laws)。另外,還有許多口傳的律法教導,更有許多關於聖潔律法的教導。這些教導多數是由當時的拉比和文士去執行。耶穌說他來不是要廢掉律法,找出其源本意義和目的,把613條的律法總結在兩條誡命中(12:28-34),天把許多道德倫理的教導總結在一條金律法(7:12)目的不要他們 "" 守,而是要 "" 用。藉著這些精簡的教導不只他可以勝過法利賽人的要求,也教導門徒守住了律法的要求。
 
三、耶穌禱告
 
「次日清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可1:35
 
耶穌有他個人的靈修生活,不只是按聖殿的要求到時間要禱告,也反對那些「假冒偽善」,「站在十字路中間,又故意叫人看見」的禱告(6:5-15)。耶穌教導人怎樣禱告:「進屋...關上門」,也不要像外邦人(各希臘神教徒)認為要使神聽到你的禱告,就要盡可能把越多神的名字先提出來。門徒只需奉一位父上帝的名禱告就可以了,也設了一個標準的主禱文。
 
耶穌為自己禱告(17:1-5),也為門徒禱告代求(17:6-26)
 
在最緊張的時刻,耶穌懇切的禱告上帝(22:44)
 
四、耶穌願意遵守上帝的旨意
 
在耶穌的事奉中,他只求天父的意思來工作(5:30)
 
耶穌願意遵行上帝的旨意,既使他可以選擇不接受這旨意(22:42)
   
五、耶穌過聖潔的生活
 
耶穌不只是指責那個時代的罪惡(5:21-48),也叫人不要假冒為善(6:1-17),也教導如何過聖潔的生活(6:25-7:5)
 
他不能忍受不聖潔的事(2:12-16)。他也要求人要完全聖潔,就如天父是完全的一樣(5:48)
 
連外邦人的官員審問他的時候也承認查不出耶穌有什麼罪來(18:38;19:6)
 
耶穌勝過一切的試探,只是沒有犯罪(4:15)
 
六、耶穌積極的事奉上帝
 
耶穌道成肉身(藉著人的身子生出來),為了拯救世人住在人間(1:14),竭力不懈在各地傳講福音,叫人悔改信福音(4:23-25;1:14)。他的事奉把上帝擺在第一位,即使家人不理解他(3:31-35),日夜的工作(14:15),甚至連飯也不得空吃(3:20),也不怕逼迫(11:7-8)。他願意進入被人低視,最需要的人當中去傳福音(9:10-13),直至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完成天父所托付的事奉。
 
他也設立門徒(3:13-19),說明跟從主的代價(8:27-34),也派遺門徒出去傳福音(6:7-12),最後吩咐他的門徒要把福音傳遍天下(28:18-19)

從歷史來的學習


一、初期教會:我們必須向這時期的殉道者學習。學習他們那種背十架受苦的心志,尤其是在逼迫的環境中。也學習他們如何團結一致,當一個肢體受苦時,教會其他肢體就為受苦的肢體禱告。
 
二、中古世紀:從沙漠教父的身上,讓我們學習如何在生活中與上帝獨處,給上帝一個空間。沙漠不只是在荒蕪之地才有,在都市也有。學習時時在寧靜先看入自己,然後獲取那種看入別人內心的屬靈能力。
 
另外,從耶穌的禱文中讓我們學習如何禱告,上帝的憐憫。
 
  在熙篤會的屬靈「封閉花園」告訴我們必須學習對上帝單純,因為上帝是忌邪的上帝,人不能讓其他東西取代上帝。
 
三、宗教改革時期:從馬丁路德認識人必須全靠上帝的恩典來改變生命。也認識到解經的人必須謙卑,並且靠聖靈去體會經文中的情感。路德也指出基督徒心中有二個律,作個屬靈人就必須過依靠屬靈的律的生活。
 
四、清教徒:從清教徒身上,學習他們如何重視禱告、敬拜、讀上帝的話語、內心的潔淨的屬靈生活。
 
五、潘霍華告訴我們上帝的恩典是重價的,作為主的門徒隨時必須付上這重價的生活。另外,從宣教士的身上,學習他們奉獻和信心的生命。
 
六、從倪柝聲的身上,讓我們認識到信徒必須作一個「屬靈人」;是一位被聖靈引導來生活的人。我們不會讚成二元論及三元論,堅持聖靈可以引領我們整個人來過屬靈的生活。人必須破碎和順服聖靈。
 
七、王明道告訴我們必須重生。「重生就是再生產一次...這次的生產是由水和聖靈而來。」而重生的途徑是知識(從聖經得來的知識)-信心(就是信仰和接受耶穌基督的行動)-行為(重生的生命表現)。在這個信的過程當中,一個人必須明白他在上帝面前的罪惡情況,願意痛心悔改。王氏也讓我們認識屬靈的意義是:「說話、行事、待人、作事,都不照著人的樣子行,只順著聖靈而行,並且在生活滿有聖靈所結的果子。」

梅頓: 徹底孤寂絕對謙卑為的是要愛主


   藉著獨處,許多人猛然驚覺,原來許多忙碌根本是不必要的,許多所謂重要的會議根本是不重要的,原來生活是那麼簡單樸實。人們慣於以繁忙來避開生命,拿自 以為重要的填滿在主前的安靜,設立許多職等、位階虛度人生,還自認為是上進高昇、為人群求益;對梅頓來說,獨處是一種補贖、心靈的淨化,但只有上主的恩寵 可以使之昇華。

  「隱修者在隱密中和上主如此接近,以致於除了祂之外,他們對誰都視若無睹。……他們已經失去了自己:他們的領受和上主的賦予之間已經沒有區分,……他們已經在祂裡面了;憑藉著純潔、絕對謙遜的心,他們縮減成虛無,與祂融合為一。」

   長久以來,修道院即是頗令好奇受吸引的地方。後來又得知天主教的修道院中有一種更嚴格的團體,他們的會士終身守緘默,中文裡頭也有人稱這一團體為啞巴修 會,而梅頓即是屬於這一團體之一員。內心很想知道梅頓何以成為啞巴會士,他的心靈世界究竟如何;他的《七重山》敘述自己浪跡天邊後來歸返天父世界的心路歷 程。

  

【隔離一切面對自我】

  「當社會的組成份子不再懂得什麼是內在的獨處,這個社會就不再能夠藉由愛而結合在一起; 到最後,它只能以暴力的、濫用的權威捆綁在一起。」梅頓認為科技的發展無法醫治暴力、濫權、自私,唯一的方法是靈性的治療;除非人找到內在的孤獨及寂靜, 否則將無法聆聽福音愛的信息。獨處的意義在於預備讓愛起作用。當一個社會忙亂到一種無可救藥的地步時,一種大自然野生的或不知名的暗流竄起蔓延,似乎也唯 有這樣的方式才能 叫世人安靜下來,甚至強迫隔離獨處。

  

【徹底孤寂絕對謙卑】

  「要成為隱居者而非個人主義者。不要只關注於改善提升自己的生活。……這是下流無恥的奢華享受……我的孤寂屬於社會,也屬於上主。……孤寂獨特的職責便在於使思想和警醒更加深入。(要)與疏離感的掙扎對抗。不要使孤寂成為最糟糕的疏離。」

  對他而言禱告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一些行動的方式。他所提到的十四世紀那些靈修人物皆是尋求安靜的人,全屬於密契主義(mysticism)方面的人士,都是著重祈禱的人。獨處、隱修不是為獨善其身。

   梅頓將獨處區分為:身體、外在的獨處與真正、內在的獨處,而內在的獨處其深淵是任何受造物都不可能滿足的。如此進到沙漠(曠野)中,並非為避開人群卻是 學習怎樣尋找人;獨處只是為達到目的方法,是次要的目的,真正涵蓋這一切的乃是上帝的愛、上帝本身。梅頓對教會內一種觀點提出異議,他指出教會中有人認為 「一面住在人群中,一面保持內在的獨處」是兩全其美甚至是更好的作法;對此,梅頓坦言,最後這些人「實際上,他們的生活被活動吞噬、被附屬物扼殺。他們不 可能有內在的獨處。……他們熱愛組織集會、宴會、會議、演講會……(天天)講數小時電話……」,還以為如此是在為上帝國行大事。

  

【擁抱上主完全降服】

  我們的生命,非凡是基督徒其實在面對一種抉擇:一個是那看似真實、自主的外在面具,而另 一個則是乍看之下微不足道,卻能將自己永恆地奉獻給生命真理的內在之人。梅頓告訴我們,此一看來不怎麼起眼的內在之我,被上帝的愛、聖靈吸引而進到基督的 奧秘內,使我們以一種不為人知、秘密奧妙的方式住在基督裡。基督徒所在意的即是這種內在生命的抉擇,捨棄那些看來有光亮外表的虛幻事物。

  梅頓所強調的是一種「隱修」的祈禱,它不只是一種方法而已,乃是一種安靜、單純、靜觀(默觀)及默想式的祈禱,當我們專注聆聽自己內在之聲時,會達到深度個人的整合, 使我們在靜默無息中全心降服。


    在寂靜孤獨中,「我完全被徹底服從上主的存在所包圍」,不再有自己,是順服的,徹底的降服。在隱修的祈禱或默觀中,我們會進入一種更確定、有個性的愛的臨在氛圍內,「這愛,以你所不能理解的方式,襲擊你的心靈和意志,使你不敢再用自己的活動去容納擁抱上主。」

  梅頓在告訴我們,一位降服的人是不再以自己的理性、意志、感情去窺視奧妙的上主;而是答應上主以祂自己的方式感動我們,讓我們逐漸懂得以祂的方式來看待我們自己、他人和上主,於是這個世界就變得和以前截然不同,因為處處有愛。

梅頓: 純淨的愛


   
默觀可能有三種開始的模式:

    是突然地倒空,豁然開朗,直到整個擁抱上帝的奇妙和深不可測,這是比較少見的。

    是像穿過沙漠,感受不到任何東西,只有內在的焦慮,但又在這幽暗中被吸引,你找到了一點點的平安,也願安於這樣的寂靜,已在這經驗中領悟到超然的平靜安穩,這是上帝向你顯明祂自己。

    是有種馨香之氣,雖沒有官能感受,但卻在深沉引人入勝的愛中安息,猶如耶穌山上變貌的那朵雲彩,彼得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這美麗、深沉、意義豐富的安寧,以結實的 平安充滿你。這是基督的臨在感,默觀者感受到基督隨時的陪伴和同在。

   
如果一個人有一刻鐘的經歷,是完全交付給上帝的,毫無疑問那一刻鐘他是純潔的,他會把一切榮耀歸給上帝,那是純愛的一刻。那純愛中可以盡心盡性盡意地愛上主, 這是眾追求上帝的信徒們一致的渴望,不是只要那一刻鐘,而是永永遠遠的。

    領受這純愛的是完全能享受生活的人,他們視萬物如敝屣,但萬物又歸他們所有。只有他們懂得欣賞這萬物,他們是真正懂得喜樂的人,他們是清心的人,他們得以見上主。

梅頓: 如何分享默觀


   
當我們的心思意念能完全脫離世俗受造物的愛慕時,上帝的愛就充滿我們。

    梅頓說:「經歷上帝和我們清除、掏空對上帝的造物之戀棧有多少成正比。」

    而經歷上帝的同在不是只想到自己,也要幫助他人來經歷祂的愛。一般有默觀經驗者,對於分享這樣的經歷通常是羞以啟齒的,但又渴望與人分享他的平安和喜樂。因為默觀生活如果欠缺友誼和交流就不完全。但需留意分享的態度要謙卑謹慎,否則會誤導、妨礙他人的尋求和上帝的動工。

    當你對默觀有新發現,不代表你一定要傳給人。因為梅頓認為:「與別人分享默觀經驗隱含兩份天職:一是做個默觀者,其次才是教人默觀。」

   
除了上帝以外,沒有人能教授默觀,因為默觀是上帝賜的。所以分享默觀的最佳方法不是分析、評論默觀,而是儘可能地不講論、不爭辯,退到心靈的靜默與謙卑中,上帝會在適當時間叫我們去做祂要我們做的事。不要有太多的自己,放心交給上帝,上帝自然做栽培的工作。

梅頓: 貧窮是最大的財富


   
貧窮但不至於赤貧的簡樸生活,是有助於進入默觀的。

    一位廚師、修鞋師傅比神學家更容易成為一個偉大的默觀者。然而理性研讀神學真理和神秘經驗不應互相牴觸,反而應該相輔相成;否則神學就沒有生命和屬靈的價值,默觀生活也不會有實質意義和肯定的方向了。

   
操練默觀者到一程度,開始厭惡自己、力不從心、提不起勇氣往前行。但不可思議地,就在這最無助的時候,碰觸到喜樂的開端。只要保持平靜,不會覺得那麼糟,甚至於感受到某種平安、豐盛、力量臨到我們心靈,最後領悟到這樣的貧窮竟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梅頓: 不該有的激情


   
激動落淚、心靈震動之類的宗教熱情,對展開屬靈生命的初學者而言,或許是必要的。但如果完全依賴它,乃不智之舉,甚至是危險的。

    對追求內在生活者而言,他們很清楚這種對激情的依賴,對準默觀者而言是個危險障礙。比較健康的反應,是對這些激情暗藏反感。但面對這些場合,也不要反應太過激烈,保持平和視而不見,或虛心接受。

    但你要交給上帝,等候進入純屬靈的喜樂之中,不再放肆,乃全神貫注地進入那純潔的陶醉。激情並非完全不可取,而是要使其淨化、純然地、謙卑地順服聖靈的帶領,進入享受那聖潔的愛。

梅頓: 走過黑夜


   
默觀是上帝所命定,應該是新鮮又似曾相識的,但感官世界卻使我們好像對默觀陌生、遙不可及甚至不可信。如雅各的經歷:「耶和華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

    當我們從夢中甦醒時,驚覺在黑暗中擁有澄明,有一種純淨的、不帶絲毫不著邊際的證據的確信,充滿一種超越經歷的體驗,以及帶著沉靜的自信進入令我們完全無法言喻的深處之中。 我們好像跌入這無邊的深處,在平靜屏息的接觸中,永恆都屬於我們,不再渴求什麼了。因為好像處於完全的自由和財富,這財富不是你的,但又全都屬於你。這個 深處不是一個地方,不是一個界限,它是愛。不要試圖去思想、去形容它,在緘默無聲中,滿有平安、了無煩惱、毫無憂慮,不要想抓住它、佔為己有就會失去它。領悟「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必得見上帝。」

    梅頓認為這是一種「理解的恩賜」。

   
有 些人不相信默觀竟要在毫無美景、無樹木、無水的沙漠之地才能找到。他們想要的是有合乎理性的喜樂、憂傷得安慰的感官。於是有人想抽離這種幽暗裡的失敗經 歷,但也有人雖感到懼怕,卻感受到有股牽引的力量,帶領著他持續往更荒漠之處前進,領悟到這幽暗的核心是平安,有東西提醒他要保持靜止,信靠神,安靜聆聽 祂的聲音。當仍能專注那幽暗時,梅頓說:『一股微妙而難以確定的平安便會開始滲進他們的心靈,以一種深邃而無法解釋的滿足感充滿他們。不能抓住或是辨認不過卻是存在的。它是什麼?簡單說,就是「上帝」。』

    這旅程像是歷經千辛萬苦的曠野之旅後,來到了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雖眼不能見,卻有種習以為常的、平安的、神秘的意識,知道生活中一切作為都有上帝同在和帶領。

   
默觀禱告應是簡化且深入的屬靈活動,不作反思,不存意象,只帶著儆醒的期望等待上帝的旨意行在我們身上。過程中會有「焦慮不安」和「極度渴慕」兩者的張力, 如果能保持靜默虛空,會發覺對上帝的渴慕會愈來愈加重。此時要專注地倚靠祂,單單仰望祂,雖然沒有任何感官反應,但惟有祂是我的生命,我的喜樂,無可取代,那麼這極深的平安會在你靈魂中立足生根。

梅頓: 分心和心禱


   
有 關禱告的分心可不必太在意,有時分心反而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禱告的秘訣在於渴慕上帝和渴望見到上帝。有時被迫從受傷的心靈深處所發出的禱告,比起那平靜 安穩的心、有明確的觀點的,還容易進入禱告。比較令人擔心的分心,是你的意志遠離對上帝的專注,轉移到事工的計劃,和不斷地提醒自己你有多重要。這類壓力 使你 無法驅走腦海裡的雜念而進入禱告中。

   
很多書籍是教導默想和心禱的方法,重點在於讀者本身如何使用它。不是把書從頭到尾讀一遍,應該是有感動時就開始。不需將作者的結論當做是你唯一要遵行的,因為上主可能要給你不同的恩典,或是要領你到不同的境界。

   
默想是雙重的操練,一是有足夠的控制力來駕御你的思想,離開世俗雜務的攪擾,讓自己鎮定下來。其次是教導你如何意識到上主的臨在,進而持續地渴慕祂、倚靠祂。最終目的是達到樂於從上帝領受到自我的軟弱,自己需要完全地倚靠祂,並將一切讚美、尊崇、感恩和愛都歸於祂。

   
要達到默想的真正境界,並非只有參悟到上主的臨在。有時上帝會以黑暗為藏身之處, 使你參悟不到祂,而感到無助、絕望。此時如果你愈是無助愈是渴望與祂相遇,這種絕望和渴望之間產生了微妙的張力,即你的內心生出一種對上帝苦苦的渴慕,好像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滿足這份渴慕似的。

    梅 頓認為這非但不是失敗,反而這困惑,這幽暗,這無助渴望的痛苦,就是默想的實現。重要的是要堅固自己,不可放棄內心的禱告,只要堅持,聖靈將會帶領你該作 什麼。或許帶你進入全然單純又感情豐富的禱告中,或許使你經歷到超自然體驗:「曉得祂隱藏於雲深之處、並感覺到自己被吸引進入那個隱密處。」

梅頓: 愛仇敵和愛貧窮的人


   
有些人以為德行只要有一項就足夠了,但梅頓的比喻給我們極大的警惕:「一個人被一個敵人殺了,和被整個軍團殺了,同樣是死路一條。如果你沉溺在一個大罪的習慣中,雖則你可能好像具有其他的德行,你還是生活在死亡中。」

   
所以不要以為你有某一德行,身上的一切邪惡就可以被饒赦。耶穌說:「要愛你的仇敵。」

    不要以為憎恨那些與耶穌為敵的,就是愛耶穌。即使他們真的恨祂,但祂還是愛他們。也不要論斷你的仇敵,可能他也這麼論斷你。所以,除非你也愛他們,否則就不能連結於耶穌。

   
要過完美的聖人生活,除非過使徒行傳二章44節的「凡物公用」的生活,否則就不完美。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財產,並且處置它。但要思想上帝為什麼讓你擁有它?是不是要讓你能把它完全地施捨出去,在這當中找到喜樂和圓滿境界!

梅頓: 超脫

    內在平安的秘訣在超脫。

    有 時默觀者以為生活的目的是找到收斂心神、內在平安和享受上主的臨在感。但梅頓認為這類屬精神上的愉悅感也是一種被造物,毫無節制地貪愛這種愉悅感就是一種 貪愛。然而,可怕的是這類貪愛往往不易察覺,且所產生的害處比物質的貪愛還更大。因此,許多的默觀者永遠沒有在上主浩瀚的喜樂中找到深度的親密,只能得著 那小得可憐的安慰。更有些默觀者忙碌於自認為重要的活動與事工,甚至有著一切活動都要成功的強烈慾望,為了就是要來取得上主的喜悅。但這些被自己的紊亂願 望所支配的人,是不可能收斂心神的。

    梅頓說:「如果你放棄這些願望,只追求一件事--上帝的聖意,祂將在辛勞和衝突及試探中給你收斂和平安。」

   
默觀的本質就是要完全接受上主的意志,不必太在乎感官的經驗和一切知識性的理解。因為要到達上主的道路,是要透過很深邃的幽暗,這些附屬品都要被上主純淨的光照和臨在所擊敗。

梅頓: 對基督的默想


   
放大鏡可以集中陽光的熱,令乾葉或紙片著火。基督的奧秘將上帝的光和火集中於一點,叫人的靈燃燒起來。基督透過道成肉身的鏡片,把祂屬天的真理和愛聚焦在我們身上,令我們感受到那份熾熱。

   
通 往默觀的路是一個在基督裡的信念,一個認真思考在基督生平和教訓而產生的信念。耶穌的樣貎無人知曉,我們不必強迫自己去想像耶穌的樣貎,以為只有透過這想 像才能進入默觀。給予我們超自然生命的是信心,不是想像力;是叫我們稱義的信心,引領我們進入默觀的信心。「義人必因信得生」,不是靠想像力得生;想像力 只是偶然介入。倘若你需要以想像來提醒自己你所信的基督,那就即管運用你的想像力吧。但是如果你能夠運用你對祂的信心,而不用常常費神想像出一些關於祂的 畫面,那就更加好:你的信心就會更單純、更無暇。

   
有 些人的禱告的開始會尋求一幅基督的圖像,是易如反掌的。但有些人就未必,反而會因此使腦海裡充滿難題和紛擾,而難於禱告。事實上,單是耶穌的名,或是對基 督形像模糊、不經分析的看法,便足於保持信心而完全浸泡在對基督單純愛的意識裡;耶穌藉著祂自己的愛和祂屬天的使命,實實在在地臨在我們的心靈中。這種充 滿愛的意識,比任何單靠想像出來的東西更真實、更有價值。

    需不需要用想像來與上帝接觸,因人而異,有助於你的就用,妨礙的就要避開。但更重要的是,要在聖靈的引導下,完全地順服祂,活在基督的恩典中。

梅頓: 教會之傳統與革命

   教會最大矛盾,是她本是傳統的,又是革命的。但又不是矛盾,因為基督宗教的傳統,和其他傳統不同,它是永恆的生活的革命,因為它否定了人類的情慾所強烈附和的價值和標準。

    對 那些溺愛金錢、逸樂、名譽和權勢的人,這傳統說:「甘貧樂道,走到社會的下層,在人群中居末位,與被欺凌的人生活在一起,愛他人並替他們服務,不要使人服 務你。當他們擠開你的時候不要抵抗,為那些傷害你的人祈禱。不要尋求逸樂,離開那些滿足你感官和思想的東西,在饑渴黑暗中,穿過那好 似瘋狂的曠野去尋覓上帝。肩負起基督十字架的擔子,就是基督的謙虛、神貧、聽命和棄已,那麼,你們將能為自己的靈魂找到平安。」

   
這裡是傳統,又是最徹底的革命,也是唯一的真革命,因為其他的革命都要把別人殲滅,而這個革命卻是要叫你把你的自我置於死地。

梅頓: 人性弱點就是不愛上帝

   戰爭的根源是恐懼,他們不信任任何東西,因為已經不再信任上主。唯有信任上主,才有可能坐在談判桌上,不是因為相信他們,而是因為相信上主。因為只有愛就是謙卑能除去戰爭的根恐懼。不要去愛想像中的和平,應該要去愛別人,要愛在萬有之上的上主。不要去恨那戰爭的發動者,而是要恨你自己的靈魂中的情慾和騷擾,這些才是戰爭的主因。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仇恨史,人與人之間互相憎恨,根本就是地獄的寫照。梅頓這麼說:「由果子可以認識樹。假如你希望明瞭現代國家的社會和政治史,請你研究地獄。」

    如果愛自己勝過愛上帝,萬物就變成我們的敵人。倘若我們愛上帝勝過一切,就會在萬物中看見祂的旨意,並擁有祂所賜的喜樂,理所當然地不會在意、憎恨別人了。

梅頓: 謙卑是完美人格所必備的條件


   
在偉大的聖人身上,你會發現完美的謙卑和完美的人格是一致的。聖人之所以為聖人,是因為他有謙卑。上主所造萬物沒有一個是相仿的。謙卑也是,每個人的謙卑都有其獨特性。這種獨特性不僅是外表、見解、品味、辦事方式的問題,而是靈魂深處的問題。

    真正謙卑的人,並不會去在意生活上瑣碎的事,會單單專注於如何幫助他更愛上主的事物上,其他一概置之一旁。他也能瞭解每個人的差異性,唯有上主真正清楚你是誰,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走上主所要你走的路。謙卑的人是不會強求自己成為什麼的人,而是完全順服上主的旨意。

   
完全謙卑的人是不會有絕望的,而且也不會存在自憐這東西。梅頓強調:「謙卑是通往信心的惟一關鍵,而屬靈生命是由謙卑開始的:因為信心與謙卑是不可分開的。」

    謙卑的價值是無可限量的,謙卑的開始就是幸福的開始,完全的謙卑就是喜樂的充滿。謙卑的人是不會被讚美亂了分寸的,他會把別人對他的讚美全歸給上帝,因為他不在乎自己,只在乎上主。

梅頓: 互為肢體


   
人是自私且具有野心的,有人是踩在別人的頭來獲取高位,剝奪窮人所賴以為生的,為自己錦上添花增加財富,好提昇自己地位,把所有人給比下去。梅頓說:「度這種生活的人,是生活在死亡之中。」

    有一種人,在上主的帶領之下,能犧牲奉獻刻苦耐勞完成某些聖工,他的良心得到平安,進而自滿地自以為是聖人,把別人的建言當作童言,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當 自己和世界隔離唯我獨尊時,這人就永遠地迷失而無藥可救了。

   
有 些人選擇隱居目的是想逃避厭惡的人類社會,以為這樣就可以成聖。但此路不通,也找不到真平安。到曠野隱居,是相信它不但能幫助你愛上主,也能幫助你愛其他 的人,才是唯一正確而合法的理由。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所提的「肢體」概念,每個人都有不同恩賜,各司其職,人與人都是密不可分的肢體,離了你我就什麼 都不能。

   
自我催眠是默觀的反極,因為梅頓認為:「神秘生活最可怕的幻覺之一,是企圖把自己囚禁在自己的靈魂中,這樣去尋找天主,用坐禪的方法塞閉所有外在現實,把自己踡伏在自己的思維中,隔離世界和人類。」

   
幸好用過此方法的人是從來沒成功過的。我們愈與上帝認同,就愈能認同其他一切與上帝認同的人。祂的愛會活在我們裡面。祂的靈會是我們合一的生命,我們會以同一 種愛神愛我們和愛自己彼 此相愛和愛上帝。耶穌祈求所有的人都能合而為一,像祂與天父合一裡面一樣地合一。在聖父裡,上主無限的愛永遠都在展開;在聖子裡,那愛永遠是圓滿;在聖靈 裡,那愛是完美的,不斷更新,一直靜靜地靠在其永恆的源頭裡。三位一體的愛是永不止息的,上帝的生命與快樂是絕對的無限、完全、源源不絕。所以,在上帝裡 面不能存有自私,因為上帝的三個位格是彼此依存的關係,這關係是無私的。上帝的生命是完全的默觀,我們的喜樂和生命注定除了參與祂們的生命之外,就一無所 有。

   
當 人的愛達到完全時,就是默觀榮耀的上帝之時,我們不可分割的人格,雖保有各自的獨特性,卻會合而為一,以致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所有其他人身上找到自己。上帝 如烈火,祂煉淨我們如精金一樣,將我們從自私的個人特質的雜質中分別出來,然後將我們融合起來,成為合一,反映上帝三位一體的生命。

梅頓: 默觀是甚麼


   
默觀者並非脫離世俗過隱居生活,相反地,他看見一切被造物,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他清楚明白萬有都出自於創造主,所見所聞都與這位萬物之主發生關係,因為萬有都出於祂。(歌羅西書1:16)

上主原本要透過所 創造的萬物,來吸引我們親近祂,但矛盾的是,這令人目不暇給的世界卻讓人遠離祂。萬物皆美好,但人的慾望無限,並誤用上主所賜的自由意志,選擇自己所喜悅 的,致使陷入自我迷失和痛苦中。而想要找回自我,唯有重新回到上主,領悟出「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裡面,你們在我裡面,我也在你們裡面。」(約翰福音14:20)

話中的真義時,才驚覺到我的平安與喜樂都源於祂,因為祂的創造都是美善的。

   
什 麼是默觀?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梅頓給我們一個簡易的啟蒙:「默觀是一個人的理性與靈性生活的最高表現。它就是那生活的本體,全然 清醒,充分活躍,完全知道自己活著。它是個屬靈奇觀。它是對生命、對存在的神聖本質油然而生的敬畏。它是對生命、對醒覺、對存在的感激。它是個頓悟,清楚 認識到我們裡面的生命與存在是出自一個看不見的、超越的、無限豐盛的源頭(Source)。默觀,最重要的是,領悟到那源頭的實在。」


   
梅頓進一步說明:「默觀不能教,甚至不能清楚說明。只能暗示、提議、示意,以符號代表。若想嘗試分析它,愈是客觀科學便會把它的真正內容掏空,因為這個經歷是超乎言語和理性所能及的。」

梅頓: 默觀的平安


  默觀是在基督內、在上主慈愛的恩寵中獲得平安。梅頓將他深刻的體會對我們述說,默觀是本著遠離世俗、不直接參與世界的戰鬥這樣的精神, 卻在一種更高、更精神化的層面上,為爭取和平而戰。這是一種帶有隱修、隱藏、孤獨、靜默,而從上主領受力量的平安,這也是在基督內的平安;這場戰爭是人同 自己的死戰,他需依賴上主的恩寵而攻打自己、戰勝自己,最後是能和自己和平相處不再恨自己。

    梅頓發人深醒地說:「隱修平安的祕密不是在心理學寧靜的膚淺層面去尋找,而是在那無極底的深淵裡去尋找,人們稱此深淵為上主的仁慈」

    默觀、祈禱(心禱)、曠野生活從外表看來是平靜幾近無所事事,實際上在我 們內心世界或靈性生命中卻是進行激烈的交戰,基督徒自根本上知道,他無法靠己得勝,他是呼叫基督聖名,在基督裏得勝。

  梅頓的靈修觀是典型基督信仰三一上帝論式的靈修觀;基督徒的靈修從人這一方面來說,實在沒有任何特別的功德可言,因為是天父和救主遣發自 己的聖靈,揀選人在基督的奧秘內,藉由教會(基督的身體)見證上主的慈愛,梅頓引用約翰福音十五章16節的話,叫蒙召受選的人不能忘記:「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祂就賜給你們。」

    人當全心全意尋求上主。

  梅頓與奧古斯丁或十九世紀英國的紐曼樞機主教他們的心靈特質頗相類似,都是認真追求真理的人,而梅頓更注重默觀祈禱的操練,成為一名苦修隱居 者,但他又比紐曼樞機更積極討論公共事務;紐曼樞機並非深鎖在教會庭院中的學究,他也經常進到貧民區從事牧靈工作。我們可以說,真正的靈修者必會逐漸捨棄 所有的來跟隨耶穌基督,擁抱窮人為受壓迫者說話,並也不敢忘記社會關懷;解放神學家的心路歷程不也是奧古斯丁、紐曼、梅頓 甚至盧雲所曾經歷的嗎?

    盧雲到過拉丁美洲學習,後來離開哈佛大學轉到方舟服務殘障人士;本來盧雲前往南美是為去幫助窮人,但當他在窮人中久住後,他深深感到,他自己主要工作卻應該是讓拉丁美洲的窮人來教育、改變北美富裕的人們,盧雲稱這是「施受顛倒的任務」,這正是聖靈臨在的現象。

    盧雲在祕魯貧民區的 體驗讓他在靈性上跨出一大步,梅頓在苦修院的隱修生活,讓他獲得曠野的智慧、體驗聖靈的工作,十字架的靈修神學是獨特的揀選生命。

梅頓: 福音的批判性

  盧雲看待梅頓是一名〝默觀的批判者〞(contemplative critic),盧雲說:「我更深切的欣賞梅頓的直觀(intuition),就是默觀與革命是兩種激進主義(radicalism)的形式,它們是永不 能分割的。」

    基督教會所宣講的福音,所呼籲度過的基督徒靈性生活是相當傳統的,卻又是革命性的,因為「聖教會的生命,是上主自己的真理,因聖靈輸入聖教會,沒有別的真理可以取而代之。......這傳統必然地常是革命,因為它否定人類情慾所強烈附和的價值和標準。......這 傳統說:『甘貧樂道, 走到社會的下層,在人群中居末位,與被欺凌的人生活在一起,愛他人並替他們服務,不要使人服務你。當他們擠開你的時候不要抵抗,為那些傷害你的人祈禱。不 要尋求逸樂,離開那些滿足你感官和思想的東西,在饑渴黑暗中,穿過那好似瘋狂的曠野去尋覓上主。肩負起基督十字架的擔子,就是基督的謙虛、神貧、聽命和棄 己』。」

    梅頓認為這是「最徹底的革命;事實上,它是唯一的真革命,因為其餘的革命,皆要求把別人殲滅,而這革命,是要叫你把你的自我置於死地。革命的真諦,是把一切完全改換。但政治的革命,除了表面外,永遠不能改變任何東西。那時將利用暴力、政權從這一黨轉移到另一黨,......人為的革命根本無所改革。唯一能真正推翻人類不義和邪惡的感召力......就是時時更新著我們所分享的上主的生命,這生命便是人類之光。」

    真正的革命是在默觀中開始, 是一種棄絕自己的基本行動,是在上主的寬恕、扶持、愛中方能完成,真正的默觀並不是靠人類用思想的努力去達成的,乃出於上主的恩典。

  但是梅頓更提醒我們,理解基督信仰的道理是達到默觀最方便的道路,因此,他希望每位信徒對基督信仰要有精確、銳利、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說基督徒 「應呼吸真正傳統的澄淨氣氛,能夠用正確的術語闡釋他的信仰,並能用正確的觀念解釋這術語」,梅頓的意思不是叫每個人都得讀大部頭、艱澀的神學鉅著,梅頓 指出真正的神學家,是領受上主所賜謙卑饑渴的人,是能夠在緘默、理智的孤獨和心裏貧窮的謙虛中,追求語言所不能真正解釋、超越理性和人類本性 的真理的,梅頓認為直到我們已經超越神學家的語言和孤立概念,否則神學尚非真正開始成為神學。同時,默觀者當他要將對上主簡單卻又深刻的體驗向人溝通時, 默觀者必得在神學家的輔助之下,默觀者所使用的語言需不偏離教會正統信仰,默觀者若未曾費心研讀神學即揚言神學不過是乾草,則此一默觀者我們當留意他。

    在梅頓的思想內可以發現有一種辯證性或辯證法(dialectics),這種的特質使他既是默觀者又是社會關懷者,也使他能是真實的基督徒卻又可深入東方思想(莊子與禪),梅頓不以為這些因素是互相對立的,他發現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上何嘗不是如此,十字架上我們會遇了對實與空辯證完整的基督式表達,梅頓在這樣的領悟中教導世人「在行動的世間默觀」(contemplation in a world of action);道成肉身是〝神性──人性〞的一種統合,生命在此動態過程中轉化上昇。福音是好消息,但能對世人、世俗社會同時有一種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