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修院制度的神學本質

   他們的默想訓練質量高,對神學的態度亦有些令人欣賞之處。
 
首先,他們認為接受上帝的話語重於明白上帝的話語。就如馬利亞,她沒有質問天使為何向她顯現,報懷孕生子的信息,乃是對上帝的順服,歡喜快樂地接受上帝的話;他們看聖經的態度也是如此。
 
然而我們福音派的傳統,卻認為接受上帝的話語時亦當明白這些話,因此,我們問很多的問題。我們的文化 亦傾向學術的思考,多於默想式的接受上帝的話語。
 
當然亦有些文化因素攔阻修士們學習,比如說,他們不懂希臘文,也不懂希伯來文,故此,他們對聖經一無所知,但他們卻反覆不斷地閱讀早期教父,如耶柔米(Jerome)所寫的聖經註釋。他們的態度是傳統式對聖經的接納,而非個人的查考。此外,他們亦受當代解經法的約束,這是我們今日所沒有的。
 
他們認為可以從四個層面去解經。
 
首先,他們和我們一樣,相信聖經字面的意思。聖經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寫成,有些事實是我們必需接受的,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聖經的「字面意思」。

   
第二,他們從道德的角度解經。他們會看某段聖經如何影響人的行為,然後再以個人生命在道德方面的發展來回應這些經文。

   
第三,符號或寓意的解經。因為聖經極其奧秘,因此,有必要用寓意式的解經法。存敬虔與戰兢的心接受這種解釋得來的答案。

   
第四,末世的解經。這種解經法是朝向未來的,他們從歷史的角度查考聖經,包括過去、現在和將來。

   
從這四個角度去認識聖經,自然默想就多過研究,他們不只求明白,乃是用心慢慢地細嚼消化。故此,修院神學的重點,乃是默想聖經,這與現代人對聖經的態度基本上就不同。
 
現 代人認為解經的第一步是分析,但很快就在歷史批判這一點上受阻。其實分析可以通用於任何文學著作,卻因而違反了聖經的神聖性。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有這麼多非 基督徒的聖經或神學學者,他們把聖經當荷馬的詩歌來研究。現代人以這般世俗的精神去研究神聖的聖經,是中古世紀修院制度所不容許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