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顯示具有 安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安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勞苦重擔者在基督裡享安息




    人不可能一直忙碌,是人就需要休息。但如何讓休息不僅恢復體力,更能夠提升效率?

    安息不僅能夠透過身體的休息達到恢復力氣,當我們仰望上帝,透過崇拜、靈修、參加退修會經歷上帝的同在,都能讓我們得力量。這力量並非狹義的指有體力或有精神,而是看事情更有眼光,處理事情更為敏銳整全,若以職場來說,安息得當確實能夠提升績效。

    當安息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力守安息的人們擁有內心的平靜與平安,才能享受到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的意義。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馬可福音二章27節)

    倘若因為服事使得周日不能成為我們的安息日,可以選擇在其他時間停下腳步來,把幾個小時或半天獻給上帝,無論是爬山、去海邊等親近大自然,或是與家人一起散散步、吃東西,讀經默想、聽上帝說話,總要堅守住與上帝親近的時刻。

    教會歷史千年來已經留下許多安息的榜樣,從中領受到屬於自己的安息方式,是每位基督徒需要即刻開始的改變。畢竟,安息是基督徒根本的功課,要跟隨耶穌,基本的生活元素一定要掌握。「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希伯來書四章11節)

騰出時間給上帝調整屬靈體質




    科技社會存在一些有趣的現象:主打「時間管理」的課程、書籍、講座總是門庭若市,永不退流行;強調多功合一的智慧型載具讓職場工作者一頭熱,使用後卻反而越忙越累。當「休息」成為奢侈,世界說要「慢活」,殊不知聖經早就教導更高層次的「安息」。

    「安息是一種學習像上帝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或有不同實踐「安息」的作法,但目的只有一個:透過安息達到與上帝、與人之間的連結,從關係的恢復與增進得到力量,使我們能以平靜且更為敏銳的態度迎向生活。

    當聖經早已經提到『安息』是主的吩咐,弔詭的是,基督徒卻很少帶頭奉行主的命令。

    不只傳道人忙個不停,不少弟兄姊妹周日到教會作禮拜也只 為滿足自我的需要,或是聽了安息的真道後,離開教會又回到「遺忘安息」的忙碌生活中。而服事過後的安息,對許多埋首事奉的基督徒來說更是挑戰。

    在社會大環境中確實很難將多年來自我對時空、工作與生活的掌握扭轉過來,因此要回歸安息,必須要絕對性的改變,跳脫出「追求物質生活要更好」或「多做事才是好的表現」的觀點,透過生活中一次次對「安息」的操練,騰出時間空間來給上帝、給人,讓自己的屬靈體質與生活一起被調整過來。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學習安靜操練的功課


    最初學習安靜操練的功課時,到水塘邊獨處還記得第一次的獨處經驗,那次非常深刻,忍受枯燥、無奈、焦慮和內心嘈雜的聲音,如此渡過了三小時,到最後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我終於靜下來,在禱告中親近上帝。

  從那一次起,一次又一次來到上帝的面前,經歷祂奇妙的同在。而且,不單在安靜獨處中,也在讀經、禱告、默想、敬拜中經歷主的臨在。真正的要訣並不在用那種方法,而是我們的心只否全心全意去尋求上帝的同在。

  心靈無法靜靜地連繫到主的活泉中,最大的原因是我們被太多的事務纏住了,所以即使我們在禱告中,也是拖累一大串的東西去尋找上帝,自然而然,我們的禱告心靈集中在解決問題上,而對上帝的同在莫不關心。

  能否改變一下我們的習慣呢?弟兄姊妹們,試一試禱告的目標以上帝為中心,全心讚美稱頌上帝,聖父充滿慈愛、聖子充滿恩典、聖靈充滿大能!三一上帝是榮耀尊貴的,祂本身就是我們禱告祈求的目標,有祂就夠了!在上帝的同在裏,萬事無足輕重,一切已在祂的掌握之中了。

  於是,先求上帝的榮耀,再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旨意臨在地上,才去為那些在生命的世務祈求,生命的優先次序就可以重新調校好了。而你,就來到主前,將心靈停泊在天父大慈愛的港口內,享受安息。願你時時刻刻飲用主賜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