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1年8月13日 星期五

盧雲神父實踐謙卑的例子

 

    盧雲經常傳講他“向下移動”的謙卑理念,無奈自己卻仍處身爭名逐利的試探中不斷往上爬。他勸導人們要參與群體,自己卻獨自生活。他建議要多作禱告,自己卻無暇禱告…。

 

    他擔心與事業成功的人一起,會使他失卻了最渴望的愛和感情。1983年他應邀前往法國特魯斯,走上他屬靈探索旅程的第一步。至1985年盧雲決定離開哈佛大學,告別“向上”的試探。進入「方舟團體」(LArche Community),據創辦人范尼雲後來憶述,當時的盧雲像是一隻迷失的羊一般。而范尼雲的一句:「也許我們可以為您提供一個家。」翌年盧雲便正式加入「黎明之家」(Daybreak),擔任牧職,踏上“向下”之路。

 

謙卑的姿態和道路

 

    盧雲在耶魯大學任教授時,是處於上升姿態;而他在「方舟團體」服侍弱勢群體,則是降卑姿態的實踐。他指出這世界要求我們走向上的道路,但耶穌告訴我們要走降卑之路,這使他一路走來充滿張力及困難,在轉變方向的過程中舉步維艱。

 

    盧雲的“降卑”是要降至與貧窮人一樣的貧乏,看來難以實踐的,但這卻是耶穌讓人認識上帝的方法。這通往貧窮、破碎和受壓制者的道路,雖是一條愛的降卑道路;卻成為愛的上升道路,能通往喜樂、平安和新生命。正如十字架的記號:從失敗變為勝利;從絕望變為希望;從死亡變為有新的生命。

 

實踐“降卑”-進入黎明之家

 

    盧雲在黎明之家的其中一項重任,便是照顧一個殘疾人亞當],不善於體力勞動、煮食、家務、生活照顧的盧雲,要負責他的衣食起居。起初盧雲把照顧亞當看成例行公事,希望最快速的幫他洗澡、刷牙、上廁所、餵他吃東西、扶他走路等等,所以顯得不耐煩,導致亞當癲癇發作。其後,盧雲與亞當漸漸接觸、親近、認識,終於他明白亞當的語言,也使他願意改變行事方式來適應亞當的節奏。甚至漸漸向他傾訴自己的秘密。盧雲也漸漸發覺亞當是與自己一起生活的,亞當會全心全意聽他說話及給他營造一個安全的空間。最終,盧雲從亞當身上找到他最渴望的愛、友誼、群體及歸屬感。

 

生命轉化

 

    盧雲從實踐“降卑”的過程中經歷到生命轉化,他形容每天與亞當相處的兩個小時是恩典;是一段給他默觀的時刻,讓他們一同去觸及有關上帝的事物,不單只感到上帝的同在,而且見到上帝的臉。盧雲稱這是一份以軟弱為包裝的禮物,卻能改變他。同時他發現真正的關懷是互相的關懷,亞當及其他「黎明之家」核心成員的生活,在不斷提醒:照顧別人的動人之處不在於施予,而在於從他們那裡接受禮物。亞當具體的教導盧雲什麼是上帝的愛。

 

    盧雲堅信亞當像耶穌一樣,被差遣到這世界,為要完成他獨特的使命。他與家人親密無間地在愛中一起生活,轉化了他的父母。他的恩賜、教導及他的醫治也轉化那些與他同住的弱能人士、探訪者、服務團體或其餘在黎明之家生活的人。他們經歷到平安、自我分析、重新發現自己的心靈等,當然也有沒經歷的。                                                                                                                                                                                                                                                                                                            

 

總結

 

    降卑的道路是走進和服事比自己弱小的人當中,表面看來人生由高走向低;但生命卻被轉化,由低走向高。盧雲呼籲我們都當尋找及實踐自己那條愛的降卑道路。透過不斷的禱告、忍耐和導引在教會中尋求,而每當在聖餐聚會中領受“餅”和“杯”時,我們便參與了耶穌降卑的道路。我們不再注視世上的種種;只會專注那份從天而降的禮物-耶穌基督。

 

    盧雲從耶穌的捨己建構他的“謙卑”理念;在服事亞當的過程中經歷那份“無能為力”的大能。當中若沒有主耶穌的吸引和聖靈的加力,盧雲不會有這樣的洞悉,也不會願意走這樣的苦路。盧雲印證了這位曾被定為天地都不要的耶穌,已經凡事作了榜樣,並賜下聖靈幫助我們成為似祂的人,這包括“謙卑”,卻又不僅只是謙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