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沙漠的話語

 

 

《沙漠的話語》(The Sayings of the Desert Fathers,拉丁文稱為 Apophthegmata Patrum,意即「教父的箴言」)是一本極具影響力的靈修經典,記錄了沙漠教父(以及一些沙漠母親)在公元45世紀的屬靈智慧與生活片段。

這部作品既不是系統神學,也不是傳記,而是一系列簡潔、深刻、往往寓意豐富的話語或故事,傳承的是沙漠修士們日常生活中的智慧、默想與教導。


一、內容與形式特色

1. 結構形式

《沙漠的話語》主要以兩種編排方式流傳:

  • 按名字分類Alphabetical Collection
    如:以「安東尼」、「阿巴(Abba)馬卡里」、「阿巴波伊門」等為單元,記錄他們的話語。
  • 按主題分類Systematic or Thematic Collection
    如:論謙卑、論禱告、論沉默、論試探、論寬恕等主題。

2. 文體風格

  • 簡短直接,富有比喻與象徵性。
  • 常以問題與回應的形式呈現(如弟子請問:「阿巴,該怎樣得救?」)。
  • 不給出理論式的答案,而是提供屬靈洞察,激發讀者反思。

二、核心主題與屬靈價值

1. 悔改與內省

「有一位弟兄問阿巴波伊門:『我該怎樣面對自己的罪?』
阿巴回答:『誰真實地認識自己的罪,才比那看見天使的更有福。』」

沙漠教父強調對內心的認識與悔改,視之為靈命成長的根基。


2. 謙卑與不論斷

「有位修士犯罪,被帶到會眾中審問。他們請阿巴摩西參與,他拒絕。
最後他帶著一籃沙子來到會中,說:『我的罪像這些沙子,在我後面流下,而我卻來審判別人?』」

不論斷人、承認自己也不完全,是沙漠教父持守的謙卑之道。


3. 沉默與內在生活

「阿巴阿莫納說:『人若願意進入安息,就該學習沉默,因為多言令人心煩。』」

沙漠修士視「沉默」為與上帝交通的空間,也是抵擋誘惑與慾望的方法。


4. 持續的禱告與警醒

「有位弟兄問阿巴:『我應當持守什麼?』
他回答:『不住的禱告與不自滿的心。』」

他們追求的是整個生命成為禱告,不只是特定時間的敬拜。


三、現代應用與影響

《沙漠的話語》不只是歷史文獻,它至今仍對許多基督徒產生深刻影響:

  • 天主教靈修傳統 中,是本篤會、熙篤會、耶穌會等修道團體的重要靈修資源。
  • 東正教 中,是 Hesychasm(寧靜主義)的根基,強調內心寧靜與不住禱告。
  • 新教 近代靈修運動中(如亨利·盧雲、尤金·畢德生等人),也廣泛引用沙漠教父的話語來教導安靜、悔改與單純的信仰。

四、為你選讀:三則經典語錄

🕊阿巴安東尼:

「有一人說:『我禁食、禱告、默想並努力守誡命,還缺少什麼?』
上帝回答他:『去,進入沙漠,學會捨己。』」

🕊阿巴波伊門:

「被羞辱時若能保持沈默,就等於掛在十字架上。」

🕊阿巴艾弗雷姆:

「不要囤積言語,也不要為自己辯護。讓你的心比口更忙碌。」


如果你想深入閱讀這本作品,有以下版本可參考:

📚 推薦譯本與資源:

  • 《沙漠教父語錄》(中文版,作者:貝尼迪克特會編譯 / 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 The Sayings of the Desert Fathers, translated by Benedicta Ward (英文權威譯本)
  • 網上版本(如:Coptic Orthodox Church, OrthodoxWik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