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把我們的眼目從一切人事物上面掉轉開來,單單注視耶穌。”羅炳森師母在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九日的聖經課裡這樣說。
就在一周後,她面臨了她生命中極艱難且慘痛的經歷之一,而必須實行自己所說的教訓。
羅炳森先生有好一段時間身體欠佳,無論他自己或他的太太當然都沒有想過要採取什麼措施,只是單單依靠主,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所有的同工們也都同心合意地 採取這樣的態度。除了相信神醫的教訓以外,他們自己不也曾經歷過神醫的偉大奇跡嗎?至於羅炳森先生自己從未生過什麼大病,當然也不會經歷到他太太所曾經歷 的上帝醫治的大能。因此他不明白要一直為身體上的得勝禱告並爭戰,正如他的太太,布魯克長老和布魯克太太所曾做的一樣。
如今他受到仇敵的攻擊,縱然他堅信上帝醫治的大能,但他的態度卻顯得有些淡漠,也無疑地帶著一點氣餒和沮喪的感覺。當有人建議他請別人為他的情況禱告時,他說他相信一個人應當為自己禱告而沒有考慮這個建議。在這當兒,他似乎很少為自己禱告。由於纖維腫瘤加上腹中積水,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然而,在他最危險的時刻,他也從未想過要求助於人血肉的膀臂。
儘管他的態度和情況是這樣,羅炳森師母仍鼓起勇氣且滿懷信心地為她丈夫的生命來爭戰。她聚集了她的同工們,大家同心合意地獻上許多的禱告達數小時之久,懇求上帝為著祂榮耀的緣故使他好起來。有一個住在城裡的同工這樣描述道:“那是一場極有力的哀求。即使一個不是身在信心家庭的人,也可以感覺得到。”
四月二十八日,剛好是羅炳森先生四十二歲生日以後的兩周,他被主接去。對他而言,羅炳森師母知道這正是他所希望的,也是好得無比的事;對她和主的事工而言卻是一件極慘痛的失敗和致命的一擊。
現在羅炳森師母如何承受仇敵這樣的攻擊呢?她曾多次說到上帝要祂的子民“靠主常常喜樂”,“凡事謝恩”,而且祂要祂的子民心裡充滿榮光,那麼她自己如何呢?現在如何呢?
有一個同工在她丈夫死後去看她,想要給她一些同情,堅定她的信心和盼望。她的確很感激他的仁慈,但她答道:“我想現在我們的心要充滿榮光,不是嗎?”
她確實是如此。絕對如此!完全如此!
但是那一場為羅炳森先生所獻上的許多強有力的代求落空了嗎?全然白費了嗎?
“不!”主這樣向她保證。祂那偉大的經營之手,要把這場禱告的祝福轉移到所有的事工上。
“讓我們轉敗為勝。”這是羅炳森師母生命中最基本的信條之一。她一直把她的眼目從一切人事物上面掉轉開來,單單注視耶穌,如此她就能夠繼續不斷地看見祂的榮耀,並住在祂的榮耀裡。
由於她得勝了自己的憂傷,自然而然能夠帶著權柄和體諒,去勸慰那些處於相同情況的人:
“讓我提供你一個思想,這是上帝要我給你的:在幽谷中喜樂——當我們與祂同行,眼目注視祂同在的陽光時,它不再是一個陰暗的幽谷,而是一個非常美妙的幽谷。”
“每次我寫信給你時,上帝總是把這首讚美的曲調擺在我裡面,要提醒你常常讚美,不要注意其他的一切,甚至最親愛的人離我們而去也不要在意。耶穌豈不是最溫柔,最聰明,最親愛的那一位嗎?”
“他所要說的話似乎是‘常常喜樂’。”
(在羅炳森先生身上,顯著的特點之一乃是他對音樂的愛好;這可以從他生前所收集的許多首絕妙的福音詩歌看出來。他最喜愛的詩歌是“我已活在哈利路亞之一 方”(頌贊詩選三十八首)。當羅炳森先生自己“活在哈利路亞之一方”時,他就帶著大能力,將別人帶到這一方來;比方當他在聚會中舉起長長的雙臂讚美時,上帝 的榮耀就降臨在整個聚會裡,而他的講道也同樣是在上帝的榮耀裡。)
就在一周後,她面臨了她生命中極艱難且慘痛的經歷之一,而必須實行自己所說的教訓。
羅炳森先生有好一段時間身體欠佳,無論他自己或他的太太當然都沒有想過要採取什麼措施,只是單單依靠主,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所有的同工們也都同心合意地 採取這樣的態度。除了相信神醫的教訓以外,他們自己不也曾經歷過神醫的偉大奇跡嗎?至於羅炳森先生自己從未生過什麼大病,當然也不會經歷到他太太所曾經歷 的上帝醫治的大能。因此他不明白要一直為身體上的得勝禱告並爭戰,正如他的太太,布魯克長老和布魯克太太所曾做的一樣。
如今他受到仇敵的攻擊,縱然他堅信上帝醫治的大能,但他的態度卻顯得有些淡漠,也無疑地帶著一點氣餒和沮喪的感覺。當有人建議他請別人為他的情況禱告時,他說他相信一個人應當為自己禱告而沒有考慮這個建議。在這當兒,他似乎很少為自己禱告。由於纖維腫瘤加上腹中積水,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然而,在他最危險的時刻,他也從未想過要求助於人血肉的膀臂。
儘管他的態度和情況是這樣,羅炳森師母仍鼓起勇氣且滿懷信心地為她丈夫的生命來爭戰。她聚集了她的同工們,大家同心合意地獻上許多的禱告達數小時之久,懇求上帝為著祂榮耀的緣故使他好起來。有一個住在城裡的同工這樣描述道:“那是一場極有力的哀求。即使一個不是身在信心家庭的人,也可以感覺得到。”
四月二十八日,剛好是羅炳森先生四十二歲生日以後的兩周,他被主接去。對他而言,羅炳森師母知道這正是他所希望的,也是好得無比的事;對她和主的事工而言卻是一件極慘痛的失敗和致命的一擊。
現在羅炳森師母如何承受仇敵這樣的攻擊呢?她曾多次說到上帝要祂的子民“靠主常常喜樂”,“凡事謝恩”,而且祂要祂的子民心裡充滿榮光,那麼她自己如何呢?現在如何呢?
有一個同工在她丈夫死後去看她,想要給她一些同情,堅定她的信心和盼望。她的確很感激他的仁慈,但她答道:“我想現在我們的心要充滿榮光,不是嗎?”
她確實是如此。絕對如此!完全如此!
但是那一場為羅炳森先生所獻上的許多強有力的代求落空了嗎?全然白費了嗎?
“不!”主這樣向她保證。祂那偉大的經營之手,要把這場禱告的祝福轉移到所有的事工上。
“讓我們轉敗為勝。”這是羅炳森師母生命中最基本的信條之一。她一直把她的眼目從一切人事物上面掉轉開來,單單注視耶穌,如此她就能夠繼續不斷地看見祂的榮耀,並住在祂的榮耀裡。
由於她得勝了自己的憂傷,自然而然能夠帶著權柄和體諒,去勸慰那些處於相同情況的人:
“讓我提供你一個思想,這是上帝要我給你的:在幽谷中喜樂——當我們與祂同行,眼目注視祂同在的陽光時,它不再是一個陰暗的幽谷,而是一個非常美妙的幽谷。”
“每次我寫信給你時,上帝總是把這首讚美的曲調擺在我裡面,要提醒你常常讚美,不要注意其他的一切,甚至最親愛的人離我們而去也不要在意。耶穌豈不是最溫柔,最聰明,最親愛的那一位嗎?”
“他所要說的話似乎是‘常常喜樂’。”
(在羅炳森先生身上,顯著的特點之一乃是他對音樂的愛好;這可以從他生前所收集的許多首絕妙的福音詩歌看出來。他最喜愛的詩歌是“我已活在哈利路亞之一 方”(頌贊詩選三十八首)。當羅炳森先生自己“活在哈利路亞之一方”時,他就帶著大能力,將別人帶到這一方來;比方當他在聚會中舉起長長的雙臂讚美時,上帝 的榮耀就降臨在整個聚會裡,而他的講道也同樣是在上帝的榮耀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