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默想之目的




  金碧士說,在默想中,我們"與耶穌之間熟悉的友誼"日漸增長。我們沉浸於基督的光和生命中,在那種姿態中我們感到舒服。主常與我們同在(正如我們所說,無所不在)這個神學概念進而成為光輝燦爛的實體。"他與我交談,與我同行"不再是敬虔的口頭禪,反而成為日常生活直截了當的描繪。

  請諒解我:我不是討論一些柔軟、輕佻、老友式的關係。這樣感性的描述只顯示我們對聖經所啟示給我們,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的主,認識得多麼膚淺,與他的距 離多麼遙遠。在《啟示錄》一書中約翰告訴我們,當他看見那坐寶座的基督時,他僕到在他腳前,好像死了一般。我們也當如此( 1:17)。不,我是論及一種實況,那實況與門徒在樓房上所感受的更相似。他們同時體驗到高度的親密以及肅然的尊敬。

  在默想中所發生的事是,我們製造了情感和靈性上的空間,容許基督在我們心中建造一間內在的聖所。《啟示錄》第320節所說,"我站在門外叩門……" 的情景,本來是為信徒寫的,不是為非信徒寫的。我們這班已經把我們的生命交付給基督的人需要知道,他多麼渴望與我們一同坐席,與我們相交。他渴望在那內在 的聖所中與我們同享持續不斷的聖餐宴席。默想便把門打開。雖然在特別的時候我們從事特別的默想,然而默想的目的乃是把這活的實質帶進生命的整體中。那是一 種可供手提的聖所,把我們整體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帶進裡面。

  這種內在的團契能改變內在的人格。我們不能點燃這內在聖所的永恆火焰而仍舊保持原狀,因為這屬神的火焰會把一切不潔之物都燃燒淨盡。那常與我們同在的教師,時常都會引導我們進入"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14:17)

    一切對他陌生與他不配合的東西,我們都必須捨棄。不,並非"必須"而是"願意",因為我們的慾望和渴望會越來越與他的方式配合。在我們裡面的一切會越來越像一枚指針那樣,指向聖靈的指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