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渴望上帝活潑的聲音




  有些時候,我們內在的一切都與裴弼(Frederick W Faber )所寫的這首短詩起共鳴:

  靜坐思想上帝,
   何等歡欣!
  想及這意念,述說這名字,
   世上再無更高的福祉。

  但是那些從事默想的人士曉得,更常的反應是靈性的懶慵、冷淡,以及缺乏一顆渴望的心。人類似乎有一種不斷的趨勢,就是讓別人為他們向上帝講話。我們得 到二手的信息便覺滿足。以色列人所犯的一項致命的錯誤是,他們堅持要一個人作他們的王,而不肯安於神權政治,讓上帝直接統治他們。在上帝所說的話中我們可 以體驗到傷心的氣息:"他們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撒上 8:7)

    宗教史乃是一個故事,說明人們迫切爭取要一位王、一位中保、一位祭司、一位牧師、一位媒人。這麼一來,我們便毋須親自到上帝面前去。這種方式可以讓我們省了去改變,因為到上帝面前必須改變。這種辦法十分方便,因為它使我們享有宗教的體面,但不必要求在道德上改變。我們毋須仔細觀察美國的情景,便可認出人們都迷戀於這種間接的宗教。

  這就是為什麼默想對我們有那麼大的威脅。它大膽地號召我們親自到永活上帝的面前。它告訴我們,上帝繼續不斷地說話,並且想對我們說話。耶穌和新約各卷的作者清楚顯明,這不是單為宗教的專業分子──祭司──而是為每一個人而設的。所有承認耶穌基督為主的人都是上帝的普世性祭司,因此也便可以進入至聖所, 與永活的上帝交談。

  要使人相信他們能夠聽見上帝的聲音似乎很難。華盛頓救主堂的教友在這件事上曾經試驗多時。他們的結論是:"我們自以為是第二十世紀或者第二十一世紀的 人;然而,我們有跡象表明一個人能夠獲得像亞拿尼亞所領受的那麼清晰的指引,……'起來,往直街去'",為什麼不可能呢?

    如果上帝是活的,並且在人類的事情上活躍,那麼,今天怎不可能聽見他的聲音,順從他的指引呢?所有認識到他是與我們同在的教師和先知的人,都能聽見,而且實在聽見了他的聲音。

  我們如何能得到渴慕聽他聲音的心志呢?"這種想要轉向上帝的渴慕是一種恩賜,任何人幻想他能直截了當地開始默想,而不必事先祈求有這樣去做的慾望和恩賜遲早會放棄的。然而渴慕默想的心志,以及能開始默想的恩賜,其實就在默許我們將獲得更多的恩賜。"

    尋求和得著那"恩賜",乃是惟一的東西,能推動我們在內在的旅程中繼續前行。而正如阿爾拔(Albert the Great)所說的:"聖徒在冥想中對冥想對象之愛,乃由上帝的愛所燃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