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建構靈修學整合的方法論

 

「靈性」或「靈命」(spirituality)可以指一個人因相信耶穌基督的福音而有的新生命,這新生命藉著聖靈的更新,使人得以日漸脫離自我中心,經歷轉化 (transformation)而成長更像基督,並在生活、服事與工作中,因著感悟三一上帝的呼召,積極地回應與敬拜祂,發揮作光作鹽的見證,活出在基督裡的新人性(humanity),並參與祂國度而展現召命。整全(integral)的靈性觀所涵括的,包括群體性、社會性與末世性的多向度。因此,關於方法論的課題,要考慮整全與多向度培育,也要整合靈修理論與實踐行動、傳統延續與當代處境應用。因此有系統且有框架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有清晰的步驟進行靈修反省,也得以進一步在神學反思的基礎上建構靈修神學。

經典處境化

藉著修讀大公教會不同的靈修傳統與研究靈修經典,不單對自己的生命有進一步的反思,也因著加深對其他靈修傳統與群體的認識,對自己的靈修傳統得以有不同角度的對比與反省,得到新的洞察與啟發,以至於生命被感染進而在聖靈光照中被轉化。

將靈修理論與經典詮釋到處境中是一種對話的過程,這過程不是由上而下照單全收的應用方法,也不是一條線由前到後的邏輯步驟,而是一種不斷循環的交錯過程:就是在變化的處境中,能辨識出新的挑戰與需要,並觀察這些需要對教會牧養產生的訴求,因此也思考教會群體在面對挑戰時,所運用的靈修理論與經典的適切性,並觀察、分析與解釋因著運用靈修理論與經典所產生的轉變。一個活潑有生命的群體傳統,需要在改變的處境中,重新詮釋繼往的傳統,並尋求適切的理論和文本以豐富自己的實踐運用,整合新的實踐架構,提出新的應對方案,並繼續在對話中,不斷整合出對過往傳統的新理解,以調整在當代處境的應用。

整合的方法論

A. 第一個範疇是處境評量

意識處境轉變:社會處境因不同的年代產生新的改變,所出現的新需要與挑戰常常影響會眾生命掙扎的產生。不同年代的教會處境,也產生內部領導結構與會眾之間關係動力的改變,若能清楚地評量教會內外處境的轉變焦點,則可以朝建設性的方向,更新固有的運用資源與實踐框架,進而探討與開拓新的資源與解決方案。
檢討應對方式:個人面對社會與教會轉變處境中的需要與挑戰,會因每個人的性別、背景、個性、際遇與人生階段,產生不同的應對方式;而群體所依據的理論與傳統習慣,也會影響個人與群體在新處境中的反應。對於個人或群體應對方法的優缺評估,是產生新方向的開始。

B. 第二個範疇是文本分析

尋找適用文本或理論:在轉變的處境中,探討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說明其適用的理由與強處,包括對傳統中,已經被群體廣泛使用的文本或理論,也包括對其他未被強調文本或理論的探討與分析。藉此分析能夠聚焦討論文本或理論的強弱,從中吸取亮光和啟迪,將之補充在個人與群體的不足之處,針對處境的新需要提出建設性的指導與基礎。
對比相關文本或理論:在分析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時,進一步探討相關的作者觀點,可以視不同年代的作者對同一文本的運用,也可以是不同靈修作者對同一觀點的不同角度,透過對比的方式,反思不同作者的角度與詮釋方法,歸納出對文本或理論的神學反思,總結出基本的神學或理論反思。

C. 第三個範疇是實踐反思

分析與掌握實踐問題:透過調查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在教會的影響,運用問卷調察或是訪談,藉著分析所蒐集的資料,以坦承與求真的態度,評估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的不足與限制,或是優點與潛在可能發展性,掌握個人與群體靈性問題癥結所在,並透過探討、解釋與歸納主要問題之原因所在,進而尋找適合的解決之道。
神學反思與整合理論:將調查出的歸納結果與文本分析所得出的神學反思做對比,以調查結果評量文本與理論的適用性,對文本與理論提出建議與應用上的修正,也以文本分析所歸納的神學反思反省調查結果,這兩種的反思有助於整合出切合新處境的可行理論架構。

D. 第四個範疇是行動應用

提出行動方案:靈活地運用實踐反思所整合的理論框架,對會眾給予說明的基礎和成長的藍圖,並針對群體中不同的需要,加以調整而設計出應用的行動方案,例如對教會關懷的應用或是對婚姻家庭的應用等。使牧養與靈修陪伴的實踐,可以適切地幫助群體與個人的生命成長。
行動應用中修正:透過詮釋過程,讓新的理論框架進一步與當前新處境對話相遇,並從實際的交流與反思中,取得果效評估與影響回饋,分辨聖靈在其中的引導與提醒,以至於能對自己所選取的的靈修文本或理論再進行修正,以切合新處境中會眾的新需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