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時代,有一位修道院的僧侶,伯納多(Bernard of Clairvaux),他觀察數百位修道院僧侶的屬靈歷程,寫了一本書叫《愛上帝論》(On Loving God),是從上帝的角度來看這問題的。
伯納多觀察修道院的僧侶屬靈過程有四個不同的階段。
開始是「為了自己而愛自己」。沒有人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所以人活著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滿足自己的需要。中國人說的更徹底:「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是這種依照人類本能需要的生活方式,下場是恐懼、孤立,內心不能滿足,沒有平安。
事實上,伯納多的觀察是,大多數人很快的就會放棄這個階段,進入下一階段的屬靈生活。
屬靈的第二個階段,伯納多叫做「為自己而愛上帝」。在這個階段裡,生命的重點仍在自己,然而人已放眼看外面的世界,了解世上除了自己還有別人存在的事實。所以人愛上帝,是因為希望上帝會幫助他解決他的困難和問題。
不錯,人知道要認識上帝也樂意服事上帝,但在這個階段,上帝是為了人而存在的,當上帝沒有照人的時間表解決人的問題時,人和上帝的外交關係就在人的憤怒中破裂了。無疑的,「為自己而愛上帝」的生活也不能滿足內心。大多數有宗教信仰的人大概都停在這個階段。
屬靈的第三個階段是「為上帝而愛上帝」。在這個階段,人體會到上帝的存在,認識上帝,敬拜上帝。
但動機不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創造萬有的上帝是真神。認識上帝的奇妙和存在,是生命喜樂的動力和中心。
理論上,「為上帝而愛上帝」應是我們全力以赴最高的屬靈目標,還會有什麼比「為上帝而愛上帝」的屬靈生活更美呢?
最高等的境界
然而出乎意料的,伯納多還提出了第四個屬靈的階段:「為上帝而愛自己」。
要了解這點,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在世上我們最不容易接納的人是誰呢?我們是否看別人都比我好,別人比我聰明,別人比我運氣好?
世界為什麼對我不公平?為什麼我要這麼倒楣?然後翻開創世記,在第一章裡記載,上帝看祂所創造的,上帝說,事實上重覆七次地說「上帝看是好的」或「上帝看是甚好的」所以,為什麼上帝創造,因為上帝看是好的。為什麼有生命?因為上帝看是好的。
伯納多所提「為上帝而愛自己」的境界,強調的就是生活中大小困難,上帝看都是「好的」。生命的責任,是積極樂意接受至高者的安排和看法,從上帝的觀點來生活。認識上帝,愛上帝,也熱愛上帝賜給我們的生命,以致不自卑自憐,自怨自艾,凡事感恩,常常喜樂,不斷讚美上帝,就是屬靈生活最美的殿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