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認識「靈修學」與「靈修神學」

 

在今日靈修學(spirituality)與靈修神學(spiritual theology)差不多是可以互換的稱法,但其實前者有些微差異,本多為天主教界中使用,可以算是較廣泛的詞彙。靈修學有系統地研究上帝的奧秘,重視人與上帝相遇的經驗。所以香港學者蔡貴恆喜歡以「靈程學」表達,強調這樣的靈性經驗無法以一種模式概括,是動態性的,如同朝聖的旅程,有個人生命的投入、心靈的變化與發現,也有團體共同創造、相交的過程。

 

    靈修神學則一般更具學術的考量,包含歷史及神學的角度,且對主觀體驗做時代性的考量及背景研討,並對各種基督教靈修加以描述、分類及評估,同時根據不同作者的時代及文化找出基督徒持守的原則。因此熟悉教會歷史,就會認識靈修學嗎?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兩者有一定程度的關係。當我們學習歷代的靈修傳統時,教會歷史的概念會一定程度的幫助我們,明白該傳統與操練在時代背景的挑戰下,何以寶貴並帶出復興與長遠影響。

 

    同時,教義神學(dogmatic theology)對靈修學及當中的應用,也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從早期天主教神學分法來看,將有助於瞭解彼此的淵源。從17世紀開始靈修神學,便與苦修神學(ascetical theology)及神秘神學(mystical theology)密切相關。早期天主教神學為了學術方便,將抽象思考、處理信仰告白的教義神學,與將活出教義完美(如基督)生活實踐的道德神學 moral theology)區分,兩者一為本、一為用,分開討論。對於新教徒的我們,這些客觀模式的教會屬靈傳統,可以說是在幫助我們走向成聖的「自我實現」之道。

 

    而原來天主教的道德神學分為苦修神學與神秘神學,為要表達成聖的雙重內涵:苦修神學以人所能的出發,探討如同運動員的鍛鍊要面對的──本份、紀律、努力、習慣、態度、德行等等的培養,將有助於人認識上帝、親近、效法基督,又了解何種的作為、情況等等將產生負面的果效。二十世紀基督教界頗受歡迎的屬靈操練著作──傅士德的《屬靈操練禮讚》及魏樂德的《靈性操練真諦》所討論的便是這個面向。另外,神秘神學相對於屬人的努力,探討的是屬上帝的隱密之事。探討上帝如何工作在人的裡面,因為若不是上帝的幫助,沒有人能夠真正認識祂、親近祂。二十世紀這兩大路線合而為一,成為靈修學或靈修神學──神學的一個範疇。總的來說,靈修神學是對過去教會歷史中,人如何與上帝建立活潑、個人的動力進展,做有系統的研究,相關中文出版品眾多,例如校園出版的《21世紀基督教靈修學導論》,橄欖出版的《靈魂的愛火》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