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一般人對靈修之看法

 

    基督徒無法獨占靈修。他們使用靈修一詞,但非基督徒和今日的世俗主義者同樣也自由使用它。史威廉(William Stringfellow)在所撰《靈修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Spirituality)中提出靈修這一用語在今日可能具有的廣大含義。他說:

 

    靈修可能意味著禁慾的人生觀、超自然現象、所謂心靈控制術、瑜珈操、逃避現實的幻想、心靈之旅、欣賞來自東方的宗教、各式各樣的敬虔操練、因迷信而形成的妄想、密集的記錄書寫、肌力訓練、各式各樣的飲食療法、冥想、慢跑狂熱、修道院式的苛刻生活、苦修、荒野旅行、政治抗爭、默觀、禁食、殷勤款待、立志貧窮、非暴力、靜默、祈禱行動、服從、慷慨、聖傷顯像、隱居,或者,我想,除了以上所述還有更多,像是蹲坐在柱子頂端。

 

    當我們談到基督教靈修和世俗或人本主義靈修時,迫切需要辨別力。後者挑戰並且和基督教靈修相競爭。世俗/人本主義靈修的焦點在於人類的自我實現和幸福,與上帝無關。此種靈修強調的是內心和諧和個人成長,而不是與三一上帝的關係。沒有一定要相信上帝或超自然的存在,事實上擁有這種信念反而可能致使人們貧困。這樣的靈修觀邀請我們活得快樂並幫助他人,它最常讓人聯想到相連互通(connectedness)和萬物合一(oneness)、與自然融為一體、與他人和自我之間的關係,還有最後但同樣重要的一點,靈修作為自我超越;事實上超越自我構成了此種「靈修的核心」。因此,它代表著人類認知和情感發展的高峰。這種新式靈修有許多表現方式,用來描述它的用語包含「個人」、「主觀」、「兼容並蓄」、「有選擇性」、「後現代」以及「個人主義」。這個靈修之中的靈與聖靈無關,它指的是人的心靈或意識。人們最在意的問題是意義、身分和自我實現。他們不是在尋求「救贖」而是想要挽救和振興現有的生命。此種靈修不是在追求「稱義」,而是在尋找一種神聖的能量,可以給生活帶來內在的連貫性和活力,這往往是他們覺得缺乏的。

 

    人文科學(研究人類經驗的學科)對於研究靈修很有幫助,因為從此學科得來的知識可以用來反思人類的生活和經歷。然而,它通常未經批判便和流行心理學結合在一起,雖然這並不是說心理學對於我們理解人類毫無幫助。心理學可以描述個體生活的狀態,但它無法規定此個體必須按照哪些價值而活。

 

    從信仰的觀點來看,人跟上帝的關係與圓滿,往往不在心理學討論的範疇中,這也是使用心理學最大的危險,因為後者所在乎的,經常只有人的層面而已;基督信仰裡關於靈性的概念,並未好好被整合進來,類似「靈魂」這樣的用語,反而常常被「自我」與「人格」的語言給簡化了。更有甚者,就連救贖和成聖的關難,也被等同於人類的潛力,或是自我的實現與成長。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類似當年施萊馬赫(Schleiermacher)的問題,誤把對上帝的探討等同於對人的探討,認定透過研究和認識自己,便能研究和認識上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