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這裏卻教導我們,禱告天父賜下飲食呢?
理由很簡單:因為可以禱告,所以不必憂慮。而且這樣禱告,正表明不憂慮。這就是信心的應用。這樣的仰賴上帝,知道一切都是上帝賜的,才會生發感恩的心。
[基本的需要]
“日用的飲食”,是基本的需要,並不是貪求財富,不是“妄求,要浪費在宴樂中”(雅四:3)。
貪財的人,是因為有缺乏的恐懼,也就是沒有信心。而信主的人仰望上帝,不必怕缺乏,所求的,既然是基本的需要,不是貪欲無饜,正是安恬知足的說明:“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6,10)。
[仰望上帝供應]
因為求“賜給”是祈求仰望主,祂是“眾光之父”,是萬福之源,是“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雅一:5)。
聖徒有了這樣的認識,就不會再奴顏婢膝,討人的喜悅,期求人的賜予。
聖經說:“祂賜食給走獸,和啼叫的小烏鴉…耶和華喜愛敬畏祂和盼望祂慈愛的人。”(詩147:9,11)這是何等美好的描述!
“今天”賜給我們,是相信上帝的信實,相信祂會持續的供應,不是像夏天會枯乾的水溪。既然沒有上帝會缺乏停止施恩的恐懼,何必自己積蓄在倉裏?他就像在曠野的以色列人,每天收取天降的嗎哪,喝那從隨著他們的靈磐流出來的活水,而不虞匱乏(出16:21至17:6)。
[不要憂慮]
主耶穌說:“你們要先求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太六:33-34)這是告訴我們,人不要捨本逐末,只要追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不必擔心上帝已經應許預備的。
人自己背負著沈重的憂慮,是一個極重累人的擔子。行天國窄路已經艱難了,哪需要再加上這樣的重擔?何況人不論怎樣也憂慮不來,自己能積蓄的水總是有限,如果離了上帝活水的泉源,而去經營努力“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二:13),該是多麼愚蠢的事?更不用說,人並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縱然積存了又有甚麼用?那位創造並掌管萬有的主,養活飛鳥,也眷顧野草的主,會把所需要的“都要加給你們”,豈不是最好?
[耶和華以勒]
上帝到今天仍然是“耶和華以勒”,“在耶和華的聖山上必有預備”(創22:14)。
對於因信耶穌基督得上帝稱義的人,就是能登聖山親近上帝的聖徒,“上帝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羅八:32)
感謝主,祂的應許是永遠可靠的。
祂是耶和華以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