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基督教形成時期聖樂(A.D. 300-590)

 

  西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頒布米蘭諭令(Edict of Milan),使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從此教會音樂有了新的地位。西方教會有一所音樂學校是用來訓練及收藏音樂的,後來被火燒了。

    貴格利一世(Gregory the Great)後來在那焚毀的廢墟中找到很多的聖樂資料。為了教化許多加入教會的人,音樂就成了聚會時教導的媒介,藉著詩篇、頌讚、會眾歌唱,思想神的恩典,也教導聖經的教訓。

    西元367年老底嘉大會中(Laodicea),決議在聚會禮拜時,只能頌讀聖經中的經文及詩歌,不可歌頌私人的創作,然而卻促成以基督教道理寫成詩歌,使教會音樂蓬勃發展。  

    這時期產生了許多有名的教會音樂作家,創作了許多聖樂經典,也提出對「聖詩」的看法。如聖巴西流(St. Basil A.D. 330-379)在他所著的書『講道詞』(Homilies)中提出聖靈會藉著音樂來提醒人,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一些真理。又如約翰、屈梭多模(St. John Chrysostom, A.D. 345-)認為音樂內有超自然的意義,他提出「當歌者明白自己所唱,所歌頌的,就隱含聖靈的恩典」,又提出要用感情唱聖詩,看重聖詩情感的表現。  

    還有聖安波羅修(St. Ambrose 340-397),他是米蘭的主教,作了許多聖詩對抗亞流主義。他作的聖詩使信徒易記,其創作被稱為聖安波羅修式的聖詩(Ambrosian Hymns),使得拉丁文聖詩在教會音樂歷史中,佔了極重要的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