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性生活中,教會一直十分重視,歷代以來不少修道團體成立,為的是見證基督和過一個聖潔的生活。東方的教會對修道 生活的發展比西方還早,繼有安多紐(Anthony)所倡導的獨居式修道生活,也有帕科繆(Pachomius)的群居式修道生活;在四世紀巴西流 (Basil of Casesarea)熱心提倡修道生活定立不同的規條,著重在修道生活中工作、祈禱和讀經,又訓練修道士救濟孤兒,援助有需要的人,奠定了服務性質的修道 傳統。這都是東方教會的修道傳統,西方拉了教會直至耶柔米(Jerome)、安波羅修(Ambrose)和奧古斯丁(Augustine)的勸告和標榜才 開始為西方教會所認同和接納。西方教會的修道主義並不一致,各修會有共獨特的規條,沒有彼此聯繫。直至五世紀,呂西亞(Nurisa)的本篤 (Benedict)的會規出現,並為各修會所接納,西方教會的修道生活才進入一個有規格的修道生活。
本篤(舊譯作「本泥狄克」是在四八O年生於呂西亞(Nursia)斯包來德附的翁布利(Ombrie)的一座小城,他是羅馬的貴族。傳說他自小便十分虔誠, 不時向聖母像長時問的默想和禱告,十四、五歲便得家人同意,離開家庭到山川中修道。本篤的生平充滿了神蹟,他不但對屬靈的事物洞悉一切,更滿有慈心,對跟 從他的修士作出嚴謹的教導和包容的寬恕。
本篤所創的修道模式,是一個群體共居,並必然嚴守規 條的修會。他的修道院位於卡西諳山(Monte Cassino),他為修道院立下的「規條(Rule)」,自第九世紀起,即為西方修道主義的標準,日後修道院的改革常以返回本篤當初立下的「規條」為準,十至十二世紀的克呂尼改革(Cluniac movement)即為一例。
本篤不大注重 學術研究;按大貴格利(Gregory the Great)的記載,本篤不肯接受高等教育,反倒重視苦修生活,以便成為「有智識的愚昧,和具慧眼的無知」(scienter nescius et sapienter indoctus)。這當然不是說本篤不學無術,事實上他精通拉丁教父的作品,他的教士也每天花上四小時聽課,默想聖經的屬靈道理,或研習教父作品,特別是偉大的修道著作,像巴西流和迦賢(John Cassian ,約360-435)。在每一個本篤修道院內,均有三個主要部門:學堂(教導立志過修道生活的年輕人)、圖書館及抄經所(scriptorium,抄聖經 的地方)。他們有自己的修道文化及自己的神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