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禱告的重要



  構成真實祈禱的基本條件是:人的缺乏與上帝的豐盛。

  或者說,我們需要祈禱,因為我們有需要;而上帝能滿足我們一切的需要。如果不是這樣,根本就不需要禱告;如果不真實認識自己的需要,就說不上禱告。

  聖經告訴我們:人如果知道自己缺少,就應當向主去結果是主必賜給他(雅一:5)。

  主耶穌所講關於禱告的比喻中,總是說到缺乏,需要,是驅使人向上帝祈求的因素。這也告訴我們,人應該知道自己不是上帝:上帝是完全的,沒有缺乏,也沒有改變的可能;人有缺乏,有需要得到滿足。這是人跟上帝基本的差別。

  我們讀詩篇,會發現大衛的禱告中,表達兩種極特殊的情感:自己的缺乏和求助,對上帝的信靠和仰望。例如:

但我是困苦窮乏的;上帝啊,求你速速到我這裡來!你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耶和華啊,求你不要耽延。(詩七5

耶和華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詩一四一:3

祂從禍坑中,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詩四2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裡倚靠祂,就得幫助。(詩二八:7

  這類的詞句還有許多。

  在解經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裡有些話是超越作者當時的經歷,我們相信,那是基督的靈在先知心裡,感動他寫出預言基督的心境(路二四:44;彼前一:10-12)。但有一些是只合於作者情境的,卻有超乎常人的敏銳感覺,好像是用顯微鏡來看現實,而不缺乏真實感。這種靈裡的感受,正是生命成熟的表現,也是禱告得應允的原因。

  所以,這是禱告的先具條件。求主使我們有這樣的看見,使我們不要自滿,更不要假作富足,不肯承認自己的貧窮;求主使我們真渴慕主,尋求主。馬利亞在她的尊主頌中,說到有權能的上帝的原則:祂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一:53)。我們真該知道自己的不足,才可以得到上帝賜的真富足。

  真知道禱告的重要,才會真重視禱告。

  認識我們需要上帝

  如果人以為自己對上帝沒有需要,那才是他最大的需要。

  邦茲 (Edward McKendree Bounds, 1835-1913) 說得好:只有上帝能移動山,但信心和禱告能感動上帝。他又說:我們每天需要禱告,正如每天需要飲食。

  今代人的基本問題,不是由於缺乏飲食,很多人都在想法子減肥;不少人也拒絕屬靈飲食,造成心靈飢餓,以至患貧血症,原因在於忽略禱告。

  在亞哈王的以色列,是祭壇荒涼的時代,也是天不降露,不下雨的時代,於是遍地饑荒。救濟的辦法,不是改進耕作的方式,不是改進禾麥的品種,不是更努力的勞動,而是要歸向上帝,恢復祭壇,向降雨的耶和華禱告。

  教會中有話說:參加主日早晨聚會的人多,是因為組織好;主日晚上的聚會人多,是因為講員好;禱告會的人多,是靈性好。這話相當真實。同時所顯示的,正是教會的問題,是教會只注意在主日早晨聚會人多,甚或努力活動,而忽略禱告。試看現在的教會,有多少個熱烈的禱告會?

  如果就一般教會禱告會的荒涼來看,需要禱告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這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不是不認識活的上帝,就是缺少活的基督徒。

  你們要休息

  聖經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詩四六:10

    我們正處在山搖,地動,海漲的時代。人作過許多的努力,也有同樣多的失敗紀錄。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為上帝使用,作宗教改革的事工。那是教會最黑暗,最需要改革的時候;當作的工作多,反對的勢力大,他孤單而且力弱。他知道,如果憑自己的力量,只有失敗。在那時候,要作的事情很多,爭戰更非常猛烈,但他用很多時間禱告;他說:教會百廢待舉,要作的事那麼多,如果不多用時間禱告,我就全然無法應付。

  但這位改革的偉人,是禱告的偉人。他依詩篇第四十六篇所譜出的詩歌,是宗教改革的戰歌,也是真理的教導。但不要忘了,詩的重點是: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這就把我們的心,從呼喊爭戰的疆場,回到安靜的內室。這才是真正得勝的關鍵所在。馬丁路德詩歌的主旨,不是激勵人靠血氣拚命,而是說明人力的微不足道,無法是撒但的敵手,只有靠賴上帝的大能。他在黑夜中唱出了信心之歌,上帝與祂的僕人同在,使真理的旗幟高舉而得勝。

  現在,是需要仰望主顯出大能右手的時候。

  為此,我們應該更多的禱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