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到禱告,首先想到的是向上帝求恩典。這是我們基本的認識。
人必須先自己知道缺乏,才會到上帝面前,這是很自然的道理。這裡也是禱告開始的地方。
彼得在風大浪高的湖面上行走,將要沈下水底的時候,他知道自己不行,智窮力竭之下,急忙向耶穌大喊:“主啊,救我!”(太14:30),是最簡單的禱告,也是承認自己缺乏安全,缺乏力量,缺乏信心,而向主求救。當然,那也是他經驗禱告的有效,主立即伸手拉他上船。
在迦拿的婚筵上,歡樂的高潮,主不來湊熱鬧;是在當事人發現“沒有酒了”(約2:1-11),才去找到耶穌;耶穌才及時顯出大能。“這是主所行的頭一件神蹟”,也是一切神蹟的根本,在於這重要的認識。
這是說,話語的方式並不重要,認識所尋求的對象是誰,而且相信祂能。這是最低限度的條件。
自知缺乏
聖經上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1:5)。這是說,上帝“必”賜是確定沒有問題的;只在於人“若”認識自己的缺乏,應當向上帝祈求。誰能把水添進已經滿了的杯裡呢?你不覺得需要,還求甚麼?
我們本來一無所有,一無可誇,但可悲的現實是,缺乏如此認識,有太多參加禱告會的人空手回去,證明他們沒有空手而來。更可惜的是,不肯自己省察,改變,反而抱怨,反而灰心退後。這樣,禱告會的人少,豈是沒有原因嗎?
我們最基本的缺乏是甚麼呢?
“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3:23)。該知道這是我們最大的缺乏,而且人永沒有辦法可以自己彌補,因此唯有先向上帝認罪,求上帝赦免,再開始禱告。
讚美稱頌
其次,是讚美。上帝“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詩22:3)。
上帝是配得讚美的。上帝不是喜好稱讚奉承的君王,人的頌讚也不能給上帝增加甚麼。讚美不過是承認上帝已經有的,表明人對上帝的認識,承認祂配得我們的敬拜。有了如此認識,並如此敬拜上帝,會叫人更謙卑,俯伏,順服,遵從上帝。
祈求代禱
祈求是向上帝陳述我們的需要,求上帝賜下,或幫助我們解決面對的困難。這聽來似是有些功利主義,用上帝的資源於自己有利;實際上聖徒雖然有祈求的權利,卻應該是多顧到別人的需要。這是愛的真義,也是與上帝的心相近的。在舊約時代,祭司在上帝面前代表會眾事奉,肩牌上的寶石,刻著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以弗得胸牌上,也刻著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表明祭司滿胸心思,全是上帝的兒女,兩肩之力,全為擔當他們的軟弱。這正是我們在天上大祭司主耶穌基督的形象,也是表明我們基督徒作祭司的職分,在上帝面前為人代禱。(參提前2:1)
謝恩
信心獻上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必蒙天父垂聽而應允。因此,禱告的結束是謝恩頌讚。
有人說:在天上,只有頌讚而沒有禱告,因為一切都成全了。在地獄中,只有禱告而沒有頌讚,因為不會得到成全。在地上,有禱告,也有頌讚,因為禱告得到父上帝成全,就當感恩頌揚。
願上帝的兒女們,時常發聲向上帝呼求,也發聲頌讚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