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靈操練(Spiritual Disciplines)本是為了親近上帝、塑造基督的樣式,但若不留意,這些操練也可能成為人誇口的手段、或達成某種屬靈野心(spiritual ambition)的工具。以下是幾個面向,探討如何藉著屬靈操練來預防屬靈野心:
一、什麼是「屬靈野心」?
屬靈野心指的是人把屬靈的活動(如禱告、讀經、事奉、禁食等)當作達到自我成就、地位或他人認可的手段,甚至試圖藉此「為上帝做大事」來證明自己而非真正順服上帝的旨意。
例如:
- 追求講道台的影響力而非真理的彰顯。
- 希望成為「屬靈權柄」而非僕人領袖。
- 熱心服事,但心裡渴望被看見或得到稱讚。
二、屬靈操練如何幫助對付屬靈野心?
1. 操練「隱密」中的靈修
耶穌教導我們在隱密處禱告(馬太福音6:6),不為被人看見。故意把操練留在上帝面前、不對人炫耀,能幫助我們將注意力轉向上帝而非自己。
👉 實踐:每天有一段完全不為分享、講道或教導預備的時間,純粹與上帝獨處。
2. 操練「禁食」的降服
禁食不只是放棄食物,更是一種向上帝表示:「我不靠自己活著」,是一種自我降卑。真正的禁食會暴露我們內心的渴望,提醒我們:「我需要的是上帝,而不是成就」。
👉 實踐:將禁食的時間用來認罪、傾聽上帝聲音,而非換取屬靈能力或祝福。
3. 操練「沉默與安靜」來抑制自我中心
現代人習慣透過聲音與言語來控制場面或主導氣氛。操練沉默能讓我們學習放下自我、聆聽上帝,讓上帝來主導,而不是自己掌控。
👉 實踐:每週安排幾段無聲時光,不發言、不求感動,只單單等候上帝。
4. 操練「簡樸」與「捨己」來打破自我建構
屬靈野心常與對掌控、物質、名聲的慾望交織。操練簡樸(如生活節制、減少物慾)可以對抗「屬靈的消費主義」。
👉 實踐:檢視服事或講道是否被個人形象或平台影響,學習刻意讓出資源、機會或榮耀。
5. 操練「彼此認罪」與「靈命同伴」的關係
與可信的屬靈夥伴建立開放的生命分享,是預防屬靈野心的關鍵。有人能指出我們的盲點,也能提醒我們生命的動機是否偏離了主。
👉 實踐:建立固定的Haverim(屬靈夥伴)群體,彼此誠實分享、代禱與提醒。
三、結語:回到基督的榜樣
耶穌的事奉充滿能力、智慧與影響力,但祂卻選擇走「僕人」的道路(腓立比書 2:5-8),這是屬靈操練的最高目的:讓我們更像基督,而不是讓我們更像一個「成功的屬靈領袖」。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5:48)
不是為了自己得榮耀,而是為了反映上帝的聖潔與心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