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靈修神學的意義與核心

 

靈修神學Spiritual Theology)是一門研究基督徒屬靈生命的學科,關注如何在基督裡經歷生命的更新、靈性成長,以及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它結合了聖經教義、神學反思和實踐生活,幫助信徒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信仰,活出基督的樣式。

靈修神學的核心不僅是理解信仰,更是將信仰轉化為實際的生命經歷。它回答了「如何靠近上帝?如何活出聖潔的生命?如何經歷靈性成長?」等問題。

 

一、靈修神學的基礎

1. 聖經基礎

靈修神學的核心基礎是上帝的啟示,特別是聖經的教導。聖經展現了上帝如何與人建立關係,並呼召信徒在基督裡過聖潔的生活。

  • 與上帝同行的榜樣:如亞伯拉罕、摩西、大衛、保羅,他們的生命見證了屬靈成長的不同階段。
  • 基督的教導:耶穌基督是靈修的中心,祂教導我們如何禱告、順服上帝的旨意,並活出天國的價值觀(馬太福音 5-7)。
  • 聖靈的引導:聖靈內住於信徒心中,是屬靈生命成長的關鍵動力(羅馬書 8:9-11)。

2. 神學基礎

靈修神學關注的是上帝的屬性如何影響我們的屬靈生命:

  • 上帝的聖潔:呼召信徒過聖潔的生活(彼得前書 1:15-16)。
  • 上帝的愛:鼓勵信徒在愛中建立與上帝的親密關係(約翰一書 4:16-19)。
  • 上帝的恩典:提醒信徒,靈性的成長乃是依靠上帝的恩典,而非單靠自己的努力(以弗所書 2:8-10)。

 

二、靈修神學的核心主題

1. 與上帝的親密關係

靈修神學的目的是幫助信徒與上帝建立更深的親密關係。這種親密關係體現在:

  • 禱告:透過敬拜、祈求和默想,與上帝保持持續的對話(腓立比書 4:6-7)。
  • 讀經:在上帝的話語中認識祂的旨意,並讓祂的真理塑造我們的生命(詩篇 119:105)。
  • 默觀:安靜在上帝面前,尋求祂的同在和帶領(詩篇 46:10)。

2. 靈性成長的道路

靈修神學強調,屬靈生命是漸進的過程。

  • 悔改與重生:屬靈生命的起點是因信基督而重生(約翰福音 3:3-6)。
  • 成聖的過程:信徒透過聖靈的工作,不斷脫去舊我,穿上新我(以弗所書 4:22-24)。
  • 追求基督的樣式:成為更多像基督的人(羅馬書 8:29)。

3. 聖靈的引導與力量

靈修神學特別重視聖靈的角色,因為靈性的成長完全依賴聖靈的工作:

  • 聖靈的內住:確保信徒有屬靈的生命(羅馬書 8:11)。
  • 聖靈的果子:屬靈生命的成熟表現在愛、喜樂、和平等美好的品格上(加拉太書 5:22-23)。
  • 聖靈的恩賜:信徒使用恩賜服事上帝和他人,參與基督的使命(哥林多前書 12:7)。

4. 靈命的挑戰與得勝

  • 與罪的掙扎:靈修神學承認信徒在成聖過程中會面臨罪的誘惑,但上帝的恩典足夠幫助我們得勝(羅馬書 7:24-25)。
  • 靈性的枯乾:即便在感到上帝遠離的時刻,信徒仍要持守信心,因為上帝始終與我們同在(詩篇 42:1-2)。
  • 屬靈爭戰:信徒在生活中面對靈界的挑戰,透過禱告和倚靠上帝得勝(以弗所書 6:10-18)。

 

三、靈修神學的實踐

1. 個人靈修生活

  • 靈修計劃:每天有規律地禱告、讀經和默想,讓上帝的話語滲透到生活中。
  • 記錄屬靈日誌:記錄靈修中的領受和禱告,回顧上帝在生命中的帶領。

2. 屬靈的操練

靈修神學鼓勵信徒透過各種屬靈操練來親近上帝,例如:

  • 靜默與退修:抽離日常忙碌,專注在上帝的同在中。
  • 禁食:放下屬世的依賴,更專注於尋求上帝(馬太福音 6:16-18)。
  • 服事與奉獻:以行動表達對上帝的愛與感恩(雅各書 2:17)。

3. 靈修中的團契

靈修神學強調信徒需要與其他弟兄姊妹一起追求靈命成長。

  • 教會中的敬拜:集體敬拜是屬靈生命的核心部分,幫助信徒經歷上帝的同在(希伯來書 10:25)。
  • 小組分享:在團契中互相扶持、禱告和鼓勵(加拉太書 6:2)。

 

四、靈修神學的果效

  1. 內在的改變:靈修神學幫助信徒經歷生命的轉化,越來越有基督的樣式(哥林多後書 3:18)。
  2. 與上帝的親密關係:通過靈修,信徒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上帝的同在和愛。
  3. 影響他人的生命:靈命的成長自然帶來服事的熱情,讓信徒成為世界上的光和鹽(馬太福音 5:13-16)。

 

五、結語

靈修神學是基督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將神學的深度與生活的實踐結合,幫助我們在信仰中不斷成長,並將基督的生命彰顯出來。無論是靈命的高峰還是低谷,靈修神學都提醒我們:唯有與基督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的生命才能被更新,活出祂的榮耀

挑戰:今天,你是否願意開始一個更規律、深入的靈修生活,並將靈修神學的原則融入你的每一天?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之《靈命操練禮讚》介紹

  

    本書探討靈命操練這一主題,書中分別討論默想、禱告、禁食、研習、簡樸、獨處、順服、服事、認罪、敬拜、指引、歡慶這十二個重命操練。作者學識淵博,旁徵博引,對不同操練皆有深入認識,且非常關注操練的具體踐行方法。

 

    作者經過多年研究與踐行,認為操練是為了獲得自由。我們的目標是自由,不是操練──如果操練變成焦點,就必淪為律法,相應的自由亦隨之消失。我們操練靈命,是為了讓屬天的愛進佔我們內心,以取代老習慣。如此,在不經意的時刻,我們的生命深處會源源湧出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我們不再疲於在人前隱藏自我,我們不再苦於表現正直良善──我們根本就是正直良善的,要放棄正直良善才是苦差!因為正直良善已經成為我們的本性。

 

    盼望我們透過本書,看到靈命操練的可貴兼可行之處,且讓它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如此,我們必能體現上帝賜予我們的自由與喜樂。

 

    「不知不覺,《靈命操練禮讚》已在全球各地許多人心中佔一席位,它是二十世紀後期基督徒攀登靈命高峰的嚮導。無論我去到哪裹,總會遇上被這本書改變了生命的人。它引領我們走上的生命之道,是無數與耶穌同行的聖徒走過的;它又教授我們可行的方法,藉此得嘗天國的滋味。這就是它的能力之祕訣所在。你若想親自體悟聖經所說的『上帝賜予的恩典生命』,傅士德肯定是你的最佳導師。」

──魏樂德(Dallas Willard

《靈性操練真締》作者

 

    「回顧過去二十餘年靈命旅程,我個人的信仰漸漸從只重理性與論點、高舉理智與論證,轉移到講求實踐與體驗……傅士德的《靈命操練禮讚》呼喚我們開展這種信仰。它告訴我們,僅僅相信是不夠的,上帝要的是實踐:敬拜的操練、靈命的操練、體驗信仰的操練。我深信這本書切中時弊!它是荒漠中的綠洲,讓現代人飲於屬靈活泉;它的源頭,是歷世歷代的基督教傳統。」

──韋柏(Robert Webber

《崇拜:歷久常新》作者

 

    「就像小孩子在下雨天於古老大宅的閣樓探險,發現了一皮箱珍寶,於是呼喚所有兄弟姐妹前來分享!傅士德所「尋獲」 的靈命操練,是現代世界擱在一旁並早已遺忘的,它如今重見天日──它是傅士德喜孜孜地呼喚我們去禮讚之事,因為,正如他向我們表明的,靈命操練是得喜樂之途,又是通向成熟靈性與豐盛生命之道。」

──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

《俗世聖徒:平凡人的靈性生活》作者

 

    「我們在這個紙醉金迷的世界該如何度日?這本書帶來寶貴而嶄新的提示。」

──史密德(Lewis B. Smedes

《寬恕始能忘記:治癒內心那不必要的傷害》作者

 

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之靈修操練

  

    我們只能完完全全倚靠上帝為我們成就轉變的工作,包括:內心的潔淨、靈魂的回轉、內在的建造,以及生命的蛻變。這份內心塑造的工作,可謂人類生命中最重要、最真實也最持久的事了。——摘自《聆聽的禱告》

 

    活在這世代,生命的疲弱就像無孔不入的寄生病菌,如影隨形、無聲無息地附著在每一個宿主身上,連號稱上帝兒女的基督徒也無法免疫。我們依然時常感到不滿足和缺乏安全感,而需不斷汲取各種外來的「營養素」和「興奮劑」,如:知識、人際關係、健身、美食、屬靈特會等,各種能讓我們感覺好一些的東西。傅士德對此評論道:「我們這個時代的禍因是淺薄。事事尋求立時的滿足乃是一個基本的屬靈問題。今天最迫切的需要不是要有大量聰明能幹的人,或者大有恩賜的人,乃是有深度的人。」我們的淺薄是由於我們對在上帝裡面的豐盛深邃沒有體會;我們缺乏一種以上帝為中心的生命實質,以致被許多短暫易逝的東西所奴役。

 

    傅士德向我們展示了古典靈命操練的目的,乃是號召我們越過表面的生活進入深處,讓上帝在那裡能夠改變我們,將人從自私和恐懼的奴役中釋放出來,得著自由。他向我們介紹了多種古典靈命操練,每種都讓人驚嘆其深刻的真理內涵,並詳載了清楚的操作指導。每一項操練都有其相應的自由,例如與「順服」這項操練相應的自由,是叫我們放下那永遠都要「照我的意思而行」的重擔,像傅士德說的:「在順服中我們終於有自由去看重別人。」

 

    傅士德論「簡樸」的操練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特別對資訊爆炸、物慾橫流的當代社會尤為箴言。他指出,當我們缺少一種「屬上帝的中心」時,對安全感的需要會讓我們瘋狂的依附物質。而「簡樸」就是自由,是叫我們回到應有的景況,讓我們按正當的方法看待自己。而其核心,就是把「屬上帝的中心」活出來。簡樸解放我們對「大量」、「眾多」的迷思,叫我們重新「清心致於一事」,能夠如馬利亞般「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十42

 

    古典屬靈操練提供一條路徑,使我們得嚐上帝恩典的滋養,當我們真正嚐過那美善的滋味,就會知道惟有祂,能使我們靈魂真正飽足和健壯。

 

 

 

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之靈修介紹

     有位默默無名的美國小鎮牧師,把自己在教會成人主日學的教導,匯集成書,交給出版社。這個出版社不知道是缺少書稿,還是其他原因,居然也就將此書付梓。上市之後,暢銷的成績令作者和出版社都大吃一驚,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就是傅士德《屬靈操練禮讚》的出版過程。至今,美國及華人基督教界都很注重傅士德的著作、演講以及事工。

 

    如果知道傅士德幼時所在教會,就不難理解他為何朝靈命進深的方向發展。傅士德出身北美友誼教會(Friends Church),這是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清教徒教派,大家比較熟悉的另一個名稱叫「貴格會」。貴格會以安靜等候聚會、啟示講道、聖靈同在、內在之光等屬靈特質見稱。但傅士德真正得救是在高中時,「青年歸主」機構的校園學生工作對他產生很大的影響。傅士德的教會在學費上支持他去完成喬治福克斯大學(喬治福克斯是貴格會創會人)及富樂神學院的學業,然後開始在南加州的一個小鎮牧會。

 

    求學階段有兩件事情對傅士德日後的信仰,產生絕對的影響:教會一位嚴肅的年輕牧師,帶著一群學生,維持了兩年整的查經課程——單單細查羅馬書。這紮實的羅馬書查經,堅固了傅士德的信仰及神學思想。另外,潘霍華的見證及其《追隨基督》這本書,讓傅士德決定在世界上將信仰活出來。到現在,那本早已韋編三絕的《追隨基督》還在傅士德身邊。

 

    傅士德自己的屬靈操練,是經年累月教會服事和固定退修的結晶。剛進入教會服事,他就發現所學有限,雖然自有名的神學院畢業,但他牧養的是一個八十人左右基層教會,連個中產階級人士都沒有。傅士德向教會長老爭取每年四次為期一週的退修時間,讓他尋求並裝備教會服事的力量。透過這樣的退修,傅士德學習在上帝裡面的靈命成長,並藉由閱讀古典靈修著作,例如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大德蘭的《七寶樓台》等,形成教會的屬靈操練教導路線。

 

    傅士德教會附近的一所大學,有位教授在教會中和他一起服事,這位教授就是魏樂德(《靈性操練真諦》作者,校園出版)。當傅士德上成人主日學時,會友可能會意思意思來聽一下;但當魏樂德上課時,會友不但搶著去聽,還會帶著錄音機,而傅士德也跟著這麼做了。因此,傅士德取消了所有成人主日學課程,僅由魏樂德上課,魏樂德不把會友看成無知百姓,反而給他們許多功課。長此以往下來,教會會友不但不排斥,反而都建立起很好的信仰基礎。這是他們兩位一起將知識和實踐結合的服事。

 

    多年後的今天,傅士德成立了「Renovaré」事工。Renovaré是拉丁文「給予屬靈新生命」的意思。傅士德藉著傳統基督教靈修操練,透過各種主流的基督教宗派優秀靈修法,讓各地各方的基督徒靈性得以更新塑造。他有句名言「我信故我行」,也是取自拉丁文。Renovaré藉著教導與操練,讓信徒有屬世屬靈的平衡生活、靈命突破更新成長、增進彼此團契關係、學習聆聽上帝的聲音並順服遵從,以及穩定的信仰之路,服事上帝,服事人。傅士德主張:家庭和工作場合就是我們靈命操練的地方。Renovaré是一個整合性的團隊服事,不但是基督教各宗派的連結,也是傳統和當代的連結。

 

    有人問傅士德,經歷了長久的靈命更新及操練,往後數年希望被上帝有怎麼樣不同的陶造?傅士德的回答是:希望更多學習在患難中的喜樂。他當然不是指戰爭飢荒等的苦難,在美國大概還不至於碰到。他認為日常生活中各種人際關係及環境際遇,就足以產生許多讓我們受苦的事情。我們每位想必都有同感。在這些事上,傅士德希望除去毀壞信仰的負面言行思想,持續倚靠上帝,操練喜樂,度過各種艱難光景。

 

    透過閱讀傅士德,我們可以有卓越、整全的屬靈操練。

 

 

 

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之屬靈傳統禮讚及其他

  

     傅士德多年來在北美及世界各地,長期及系統地推動「靈命更新運動」。1998年,傅士德又寫了《屬靈傳統禮讚》,中譯本2001年由香港天道書樓出版。此書可以說是靈命更新運動的基礎和解說。作者將聖經基礎及歷代不同的屬靈傳統結合在信仰的體系裡,更實踐於信徒靈命的操練及生活中。這本書不只對整個基督教在靈性合一上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更是迷惘及失落於劇變與急變世界中,生命追尋者的解渴清泉。

 

     在此書中,傅士德介紹了六大基督教屬靈傳統,包括:靜觀(充滿禱告)、聖潔(充滿美德)、靈恩(充滿靈力)、社會公義(滿有憐憫)、福音(以道為中心)和道成肉身(聖禮)。他透過檢視聖經人物及古往今來的代表性人物,從他們發人深省的生平,讓每一個傳統得以活現出來,而且作者也探討了每一項傳統的獨特貢獻。

 

    不僅如此,傅士德同時指出了每一項傳統的強項與弱點,而且提出實踐的方法,讓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應用每一項傳統。他深信每一項傳統都可以帶來屬靈成長,但是,最完整的更新是來自綜合每一傳統的強項。

 

    除了這兩本屬靈操練的書以外,傅士德也與哈默絲合著《讀經力量大》,在此書中提到「禱讀聖經」,包括誦讀、默想、祈禱、默觀4個步驟。他說:「聖經是一本力量之書,你覺得生活疲乏,沒有能力時可以從聖經支取無比的力量。因為聖經有喜樂的力量、有剛強的力量、有盼望的力量、有勇氣的力量、有溫柔的力量;聖經還有反敗為勝、不屈不撓、勇於真實、展翅飛翔、起死回生的力量。」聖經是個力量的寶庫。

 

    傅士德也寫了另一本佳作《簡樸生活真諦》,他從聖經根源和歷代聖徒論述入手,進而實踐內在、外表和團體的簡樸。他更寫了《基督徒看錢、性與權勢》,詳加探討,讓信徒能正確地看待這三方面的問題。

 

    1992年他又出版了《禱告真諦:尋找心靈真正歸宿》,在這本書中,傅士德把靈性操練活用於禱告中,他把這些向內移動、向上移動和向外移動的動作稱之為「進入禱告的三種運動」,這有助信徒在平凡、屬世和日常生活經驗中健康成長。

 

    這位北美著名福音派靈修先輩於2008年與美國加州魏士蒙學院(Westmont College)院長畢比(Gayle D. Beebe)合著出版了《一生渴慕神──基督徒靈修七徑》,中譯本2009年由校園書房出版,書中兩人為讀者提供7條得能力的靈修路徑,介紹了26位教會歷史上的靈修大師,內容十分豐富,他的摯友魏樂德(Dalas Willard)推薦:「閱讀此書就像闖進了一個讓人驚奇的房間,他們打開了一道門,裡面充滿了基督那難以窮盡的寶藏。」

 

    傅士德多年來一以貫之地推動著信徒靈命成長和教會更新,引領信徒走出這個時代「淺薄」。他本身就是個化操練為生命禮讚的榜樣,是個教人尊敬的靈修學者與作家,我們可以說他是屬靈操練的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