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此部落格請點一下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新敬虔運動與約翰·司格圖(John Scotus Eriugena, 約翰·司各特·艾留根那)

 

📖 「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雅各書 4:8
📖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 1. 什麼是新敬虔運動?

新敬虔運動(New Piety Movement / Pietism 是一場強調 個人靈修、內在敬虔、效法基督 的基督教運動,興起於 11-12 世紀,後來在 17-18 世紀影響歐洲的敬虔主義(Pietism)。
核心思想:
1️
信仰不僅僅是神學知識,而是內在生命的更新。
2️
強調默想、靈修、禱告,並透過內在經歷親近上帝。
3️
效法基督,願意為主受苦,追求聖潔生活。
4️
影響修道運動、神秘主義傳統,並塑造後來的福音派靈修觀。

💡 新敬虔運動挑戰了「僅靠外在宗教儀式」的信仰觀,使基督徒開始重視個人與上帝的關係!


📖 2. 什麼是約翰·司格圖(John Scotus Eriugena)?

📍 約翰·司格圖·艾留根那(John Scotus Eriugena, 810-877 年) 是一位 愛爾蘭的神學家、哲學家、基督教神秘主義思想家,活躍於 9 世紀的法蘭克王國(法國地區)。

他的貢獻

  • 被視為「西方基督教神秘主義之父」,他的思想影響了後來的 新敬虔運動
  • 他的神學融合了 奧古斯丁、柏拉圖主義、東方教父的思想,特別是靈性成長與與上帝合一的概念。
  • 他強調 人能透過內在默想與靈修來親近上帝,進入更深的屬靈合一(Mystical Union with God)。
  • 他的思想對 中世紀的修道靈修傳統、新敬虔運動,以及 16-17 世紀的敬虔主義(Pietism 產生影響。

💡 約翰·司格圖的神秘主義思想,成為新敬虔運動發展的基礎!


📖 3. 約翰·司格圖的神學與新敬虔運動的關聯

📖 「上帝是萬物的起源,萬物都應該回歸於上帝。」(約翰·司格圖)

1)「上帝的超越性」與「內在經驗」

  • 約翰·司格圖認為: 上帝是無限的,超越人的理解,但人仍可以透過內在的靈性操練來親近祂。
  • 新敬虔運動也強調: 信徒應該在內在敬虔、默想與靜修中經歷上帝,而不只是透過教會的禮儀。

2)「敬虔與理性」的平衡

  • 約翰·司格圖認為: 真正的智慧不只是理性知識,而是來自對上帝的默想與體驗。
  • 新敬虔運動也強調: 信仰不應該只是一種「神學知識」,更應該是一種「生命的改變」。

3)「萬物歸於上帝」的神秘主義思想

  • 約翰·司格圖強調: 所有受造物的終極目標是「回歸上帝」,這是一種靈性的轉化(Theosis)。
  • 新敬虔運動也認為: 人應該透過敬虔的生活來追求與上帝合一,最終完全歸屬於基督。

4)「靈修生活」與「上帝的同在」

  • 約翰·司格圖認為: 人可以在禱告、默想、內在敬虔中體驗上帝的同在。
  • 新敬虔運動也強調: 信徒應該透過靈修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而不僅僅依賴外在的宗教儀式。

👉 約翰·司格圖的神秘主義思想,對新敬虔運動的內在靈修、默想、敬虔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


📖 4. 新敬虔運動如何發展約翰·司格圖的思想?

1. 推動「內在靈修」

  • 約翰·司格圖認為: 默想與靜修能使人親近上帝,這影響了後來的修道靈修傳統。
  • 新敬虔運動發展出「敬虔生活」的模式,使每位信徒都能透過默想與上帝親近。

2. 發展「神秘主義」的傳統

  • 約翰·司格圖的神秘主義影響了修道運動(如克呂尼修道院、熙篤會、西維克多修道院)。
  • 新敬虔運動承襲這些傳統,並發展出更多的屬靈操練(如靜觀禱告、苦修、默想聖經)。

3. 強調「個人信仰」與「敬虔生活」

  • 約翰·司格圖的思想啟發人們追求個人的內在屬靈經驗,而非僅靠教會儀式。
  • 新敬虔運動讓信徒意識到,真正的敬虔來自內心的轉變,而不僅僅是外在的宗教行為。

4. 影響後來的宗教運動

  • 約翰·司格圖的影響,使神秘主義思想延續到 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十字架的若望(St. John of the Cross 等靈修大師。
  • 新敬虔運動成為 16-17 世紀歐洲「敬虔主義(Pietism)」的基礎,影響了循道衛理宗、摩拉維亞弟兄會、福音派靈修傳統。

👉 新敬虔運動發展了約翰·司格圖的思想,使神秘靈修與個人敬虔成為歐洲基督教的重要靈修傳統!


🔥 5. 結論:新敬虔運動與約翰·司格圖的影響

📌 1. 約翰·司格圖的神秘主義思想,強調內在敬虔與默想,影響了新敬虔運動。
📌 2. 新敬虔運動發展了他的思想,使信仰不只是理性知識,而是個人靈修與敬虔生活。
📌 3. 這場運動影響了修道傳統、神秘主義運動,甚至塑造了後來的敬虔主義與福音派靈修。
📌 4. 今日基督徒仍可從中學習:信仰不只是頭腦的認識,更需要內心的經歷與生命的轉變!

🙏 願我們學習新敬虔運動的精神,活出真實的信仰,並在默想與靈修中親近上帝!

 

新敬虔運動的重要人物(Key Figures of the New Piety Movement)

 

📖 「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 11:1
📖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太書 2:20


📜 1. 兩位關鍵人物:拉哲利斯(Ratherius)與笏哥(Hugo of St. Victor

新敬虔運動 強調 個人靈修、默想、與基督合一的體驗,這樣的靈性發展受到兩位重要人物的影響:

拉哲利斯(Ratherius, † 974 年) —— 神秘主義的推動者,強調個人默想與內在靈修。
笏哥(Hugo of St. Victor, † 1141 年) —— 巴黎聖維克多修道院的老師,系統化敬虔靈修的方法。

💡 這兩位人物的思想,塑造了後來的修道靈修傳統,並影響了十字軍運動的宗教精神!


📖 2. 拉哲利斯(Ratherius, † 974—— 神秘靈修與默想

📖 「你要默想祂的話語,讓你的靈魂沉浸在上帝的光中。」

拉哲利斯是誰?

  • 他是一位 神秘主義思想家,主張「信仰不只是外在的儀式,而是內在的經歷」。
  • 他提倡「個人默想」與「內在靜修」,影響了修道院的靈修生活。
  • 他用 主觀的方法解釋信仰,強調「信心」與「個人內在領悟」的關係。

他的主要貢獻:
1️
鼓勵信徒默想(Meditation),進入與上帝的親密關係。
2️
推動神秘主義(Mysticism),相信靈魂可以透過默想體驗上帝的臨在。
3️
影響修道院靈修傳統,使修士們專注於內在的靜默與敬虔。

對十字軍運動的影響

  • 他的思想鼓勵信徒「效法基督的受苦」,並願意為信仰而戰。
  • 十字軍戰士受他的影響,認為戰爭不只是為了政治,而是一場「屬靈的征戰」。
  • 他們相信,透過苦難、禁欲、獻身,可以更深地體驗基督的犧牲。

👉 拉哲利斯的影響,使基督徒開始追求「內在的基督體驗」,不再滿足於外在的宗教儀式!


📖 3. 笏哥(Hugo of St. Victor, † 1141—— 靈修的三個步驟

📖 「你們要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雅各書 4:8

笏哥是誰?

  • 他是 巴黎聖維克多修道院的教師,是 12 世紀最重要的靈修神學家之一。
  • 他致力於發展 基督徒如何透過內在操練來認識上帝,並建立系統化的靈修方法。

笏哥的三個靈修步驟:

1️ 感官的知覺力(Sense Perception

  • 即使人類因罪墮落,但仍保有對世界的基本感知能力。
  • 透過觀察世界,基督徒可以認識上帝的創造之美。
  • 例如:透過大自然、聖經故事、聖禮來體驗上帝的臨在。

2️ 發現屬靈的意義(Spiritual Meaning

  • 所有外在世界的事物,都有屬靈的象徵意義。
  • 例如:紅色代表基督的寶血,白色象徵純潔,十字架象徵救贖。
  • 基督徒應該學習「超越表面現象」,尋找更深層的屬靈含義。

3️ 依靠聖靈來得著真理(Union with God through the Holy Spirit

  • 最終,只有聖靈才能帶領人進入真正的神聖知識。
  • 信徒應該透過祈禱、靜默、默想,讓聖靈在內心運行。
  • 唯有與基督聯合,人才能真正認識上帝的本質。

他的目標:

  • 讓信徒 不只是理解神學概念,而是親自體驗基督的救恩。
  • 幫助基督徒進入更深的「與基督合一」(Union with Christ)。

👉 笏哥的影響,使基督徒開始注重內在生命的培養,而不只是外在行為的改變!


📖 4. 新敬虔運動帶來的影響

1. 信仰從「理性知識」轉向「內在體驗」

  • 傳統的基督教信仰注重教義與神學討論,而新敬虔運動則強調 個人的屬靈經驗
  • 信仰不再只是「知道上帝」,而是「親自經歷上帝」。

2. 「效法基督」成為靈修的中心

  • 信徒開始重新認識 「為人的耶穌」,並立志活出基督的樣式。
  • 追求聖潔、禁欲、獨身,成為許多人的靈修選擇。
  • 這種精神影響了修道運動,使修道士願意過簡樸、敬虔的生活。

3. 促進了「基督的苦難神學」

  • 許多信徒開始默想基督的受難,並願意為主受苦。
  • 這種信仰態度影響了十字軍戰士,他們相信自己的戰爭是「為基督而戰」。

4. 奠定了後來的靈修傳統

  • 拉哲利斯的 默想與內在敬虔,影響了後來的加爾默羅會靈修(如大德蘭、十字架的若望)。
  • 笏哥的 靈修步驟,成為後來的修道院操練與靜觀禱告(Contemplative Prayer)的基礎。

🔥 5. 結論:新敬虔運動的核心啟示

📌 1. 真正的信仰不只是外在的儀式,而是內心的經歷。
📌 2. 默想與祈禱是親近上帝的重要途徑。
📌 3. 效法基督的愛與受苦,使我們更像祂。
📌 4. 神學知識應當轉化為屬靈的體驗,而不只是理論。

🙏 願我們學習新敬虔運動的精神,不只是理解信仰,更要親身經歷基督的愛!